商品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稱: | 宗鏡錄(全六冊)一部書讀懂全部佛學精要, 吳越王、高麗王、雍正、南懷瑾等曆代帝王高僧推崇倍至的學佛書 |
作者: | (宋)釋延壽 著 |
市場價: | 198.00 |
ISBN號: | 9787560421001 |
齣版社: | 西北大學齣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 |
齣版時間:2015-5-1 | 版次:1 | 頁數: |
印刷時間: | 印次: | 字數: |
編輯推薦 | |
一本真正的佛學概論! 佛教以來位導師,第大的導師就是永明延壽禪師! 吳越王、高麗王、雍正、南懷瑾、藕益大師、圓照禪師、法湧禪師、永樂禪師、法真禪師等曆代帝王、高僧推崇倍至的學佛書! 《宗鏡錄》的資料搜集非常豐富,為後來的禪宗研究提供很珍貴的資料! 《宗鏡錄》全書凡一百捲,八十餘萬字,詳述禪宗祖師的言論和重要經論的宗旨,並刪去繁雜的文字,呈現全部佛法的精要。目標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宗鏡錄》以大量文字,從法相唯識宗的角度,對一切現象的生起、本質和相互關係等作瞭極為詳盡細緻的分析! 《宗鏡錄》所提倡的禪教一緻,對宋以後的中國佛學影響深遠! |
內容簡介 | |
《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五代宋釋延壽(904-975)的著作。全書多達一百捲, 分為三章,計八十餘萬字。捲至第六十一捲之前半部為“標宗章”,內容為“立正宗明為歸趣”;自第六十一捲後半部至第九十三 捲為“問答章”,內容以“申問答用去疑情”為主;第九十四捲至百捲為“引證章”,內容為“引真詮成其圓信”。所謂“正宗”,即“舉一心為宗”,此一心宗,“照萬法如鏡”。 延壽是法眼文益的嫡孫,法眼在《宗門十規論》裏鼓勵參禪的人研究教典,有頌雲:“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鬧,欲免心 中鬧,但知看古教。”都是針對當時的禪師們輕視義學落於空疏的流弊而發,延壽編集《宗鏡錄》的動機,當然淵源於此。 唐末以後禪宗産生許多流弊,釋延壽編纂《宗鏡錄》的用意之一是為瞭扶正當時禪宗的弊病。釋延壽提齣學佛的重要問題,邀請禪門各宗長老一起討論,並且將解答歸納整理,所以《宗鏡錄》是許多禪師的意見匯集而成的。重點特彆著重在唯識方麵。 |
作者簡介 | |
延壽禪師(公元904——975年),俗姓王,浙江餘杭人。時當吳越武肅王錢鏐崇尚佛教,在此環境影響下,大師於總角(幼年)之歲,即已嚮往佛教。年二十,便不再食葷。曾為餘杭庫吏,後遷華亭鎮將,督納軍需。年三十,吳越文穆王錢元瓘得知他慕道心切,於是順從其誌,聽其齣傢。延壽遂捨棄傢庭妻兒,剃度受戒,禮四明翠岩禪師為師。不久,入天颱山修習禪定,並參謁韶禪師,受其印可,成為清涼文益再傳弟子。年四十九,住持明州雪竇山資聖寺,據傳,這時從他參學的人已經很多。年五十七,受吳越忠懿王錢叔之請,住持杭州靈隱寺,為該寺世。次年,又受請住持永明寺(即淨慈寺),為該寺第二世;從學者達二韆餘人,倡禪淨雙修,指心為宗,四眾欽服,被後世弟子尊奉為淨土宗第六祖,開創的禪淨雙修,使淨土宗普及於民間,著《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四料簡》等,為後世淨土宗依據典籍。《宗鏡錄》一書即在此時定稿於永明寺演法堂。年六十七,延壽奉詔於錢塘江邊的月輪峰創建六和塔,高九級,五十馀丈,作為鎮海之用。年七十一,再度入天颱山,度戒萬馀人。次年圓寂。 |
目錄 | |
總目錄 文摘 序言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