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六講

魯迅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郜元寶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一 “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
1. “心学”与“文学”的开始
2. 中西语言接触之际的双重误读
3. “心”与文学翻译的理想
4. “国民性批判”、“鉴别灵魂”与“深知民众的心”
5. 万恶之始:历代文攻武卫的“治心”
6. 自白其心的创作
7. “吾愿先闻其白心”:以心应世的法则
8. “心里的尺”:探寻出路的指针
9. “吐露本心”:“转变”关口的支撑点
10. 余论
二 神思之心和学之心——文学与学术的分途
1. “心”之源与晚清士人之风气
2. 鲁迅与章太炎
3. “冰”之喻:突破门墙
4. 文学·学术
5. 文学家的根本立场
三 “心生而言立”——语言之路:同一与差异
1. “鲁迅风”·“胡适之体”
2. 通儒语言·专家语言
3. “内涵”·“外发”
4. 炼字不苟,其美在骨
5. 善用不同的语言资源
6. 不同的主体定位
7. 动态的汉语本体
8. 现代汉语两种原型的不同命运
四 “言立而文明”——从小说到杂文
1. 小引
2.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3. 《野草》、《朝花夕拾》及其他
4. 杂文:概念·问题结构·智慧形态
五 自由“的”思想与自由“地”思想——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1. 自由主义者与鲁迅
2. 共同的文化营养
3. 察其言而顾其行
4. 自由主义的讽刺者的自由
5. “的”与“地”:根本分歧
6. 通过“文学”来表达“自由”
7. 自由与平等
8.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六 反抗“被描写”——现代中国的自我表达
1. 看电影时忽然想到
2. “被描写”与被别人描写
……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魯迅六講》基本上是作者1999年在韓國高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時所寫,或者也可以叫做寂寞之書吧。那時候,常常一個人關在後山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裏,上課之餘,就翻看隨身攜帶和在高麗大學能夠藉到的有限的幾本魯迅著作,有瞭感觸,便急切地寫成文章。年底迴上海,稍加修改,就交給上海三聯齣版社瞭。

2000年齣書之後,許多朋友都曾建議修訂。其中比較平庸的部分,更有人建議刪去。有好幾次,作者也幾乎動手這麼乾瞭,沒想到修改自己的文章竟如此睏難,好像非有颳骨療傷的勇氣不可,但作者非關雲長,大肆修改的計劃也就隻好取消。

原來的“六講”,正文一字不動,但為瞭醒目,把一些小標題提到目錄上來瞭。

作者想,新文章、舊文章,還中涇渭分明為好。舊作改來改去,弄得和新寫的差不多,不要說不尊重曆史瞭,即便以今日之我攻打昨日之我,誰敢保證就一定是明智之舉呢?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思想成体系,作者确实读得广,读得细

评分

##太多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神思啊神明啊心啊之类的,搞不懂啊。占据半壁江山的文论不错。最后一篇《关于”伤逝“》让我看到了《伤逝》的另一种解读。

评分

##郜老师对鲁迅很多问题的看法还是非常深刻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评分

##从心学的角度讲鲁迅倒也是新视角,比起汪晖之类大讲存在主义还是靠谱些,可惜作者的阳明心学素养不行,讲得并不是那么妥帖。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鲁迅整体的把握很到位,但具体篇目分析就很不到位。我一直认为鲁迅是把自己放的很低的一个人,他的独立与自由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可以利用但无法改变和摧毁”,而并不像郜元宝抬得那么高贵冷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