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翡翠鑒藏貳
定價:69.00元
作者:郭穎著
齣版社:文化發展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142013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99kg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顔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綠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閤體。另外在動漫中也有以“翡翠”為名的人物形象齣現。
翡翠又稱硬玉。顔色以綠為主,另有紅、黃、白等。紅者稱翡,綠者謂翠。其優劣標準在於色和地。論色當以綠為貴,越濃越鮮越佳;而地則要透、淨,具有水分感,俗稱“玻璃地”。色質俱佳的翡翠印難覓,是玉印,價高無比。
20世紀末期至今,盛世藏寶的觀念使翡翠的收藏熱一浪甚過一浪,翡翠已經不僅僅是裝點美化人們生活的珠寶飾品,更是傳播玉文化的使者。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翡翠的鑒僞抉真以及優劣評判成為瞭收藏翡翠的首要課題。
為此,我們特邀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編寫瞭《翡翠鑒藏》(壹至肆)共4本,全麵詳細地介紹瞭翡翠的曆史、文化、形成、雕刻工藝、種水色、紋飾、飾品種類、與相似玉器的鑒定、優化處理、價值評估、選購、收藏保養等各個方麵的內容。文字通俗易懂,圖片精美絕倫,圖文並茂,不僅讓讀者感受到翡翠蘊含的深厚文化,還能輕鬆獲得翡翠鑒僞抉真、選購、收藏保養等方麵的知識。
郭穎,1973年生於北京,1991年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專業,1998年、2001年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博士學位,完成有關翡翠礦物學與岩石學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留校任教,2003年獲聘為副教授。
郭穎副教授通過對翡翠岩礦及寶石學的深入研究,探討瞭翡翠材質與鑒賞、雕刻工藝與風格、翡翠文化等多方麵受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熱門話題,主編瞭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玉雕與玉器》,並多次作為特邀專傢接受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中央廣播電颱的專題采訪。近5年來應邀為多傢公眾媒體與行業媒體撰寫翡翠方麵的專業論文40餘篇,並在多傢珠寶專業網站上廣為流傳,在北京、上海等地進行瞭多次專題講座宣傳翡翠文化。
-----
這本關於翡翠鑒藏的書,簡直是翡翠愛好者的福音!我之前對手頭的幾件老物件總有些拿不準,尤其是那些色彩變化微妙的“帝王綠”和“冰種”,總覺得少瞭點判斷的底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傢坐在身邊,手把手教我如何分辨真僞、評估價值。書裏對不同産地翡翠的微觀結構描述得極為細緻,什麼“蒼蠅翅”、“翠性”的專業術語,不再是晦澀難懂的標簽,而是能真真切切在實物上找到對應特徵的指南。尤其是關於拋光工藝對光澤度的影響分析,簡直是點睛之筆。很多市麵上流行的優化處理手法,比如強酸浸泡和注膠,書裏都有配圖和詳細的對比案例,讓我差點就上瞭那些不良商傢的當。現在再去珠寶店,我都能自信地和銷售人員聊上幾句,雖然不至於吹噓自己是專傢,但起碼能做到心中有數,不再任人宰割。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它的定價,是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
评分我身邊有幾位是做玉石雕刻的同行,他們對這本書的評價齣奇地一緻,都認為它在“工藝鑒賞”部分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我們常常討論,好的玉料配上平庸的雕工,價值會大打摺扣,反之亦然。這本書詳細梳理瞭不同曆史時期,從清宮廷的“寫實派”到民國“寫意派”的雕刻風格演變,並配有大量對比圖例,展示瞭“因材施藝”的最高境界。對於雕刻師而言,這本書不僅是審美提升的教材,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尊重材料特性”的教科書。通過閱讀,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的一些作品,發現瞭一些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利用原料的色根來布局構圖。這本書的實用性,遠超齣瞭普通鑒賞書籍的範疇,它觸及瞭創作的核心。
评分坦白說,我最初買這本書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鑒賞指南”汗牛充棟,很多都流於錶麵,充斥著華麗的辭藻和不切實際的描述。然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告訴你“什麼是好翡翠”,更深入探討瞭影響翡翠曆史價值和文化意涵的社會因素。比如,書中有一章節專門分析瞭民國時期,名媛們對特定顔色和雕工翡翠的偏愛,是如何推動瞭某些流派的興起,這種結閤瞭曆史學和藝術史的視角,讓我對翡翠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中保持的剋製與客觀,沒有那種過度“神化”寶石的傾嚮,而是用嚴謹的科學態度來解析其形成與美學價值。對於我這樣一個對玉器文化有深度興趣的收藏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極佳的拓寬視野的讀物。
评分說實話,我最看重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對於“保養與修復”的篇幅。畢竟,收藏品如果不能妥善保存,再珍貴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黯淡。書裏關於翡翠長期佩戴的清潔保養方法,那些“佩戴即養護”的傳統智慧,被作者用現代的化學和物理知識進行瞭佐證,讓人信服。更重要的是,它對“過度保養”的潛在風險也做瞭警示,比如一些過於激進的清潔劑可能會損傷玉石錶麵的自然光澤層。這種平衡且負責任的態度,讓我非常欣賞。它不僅僅教你如何“擁有”,更教你如何“守護”這份翠色。對於已經積纍瞭一批老翡翠收藏的買傢來說,這部分內容簡直是無價之寶,提供瞭實實在在的維護指南,讓我的珍藏能夠更好地跨越時間的長河。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實在令人贊嘆,這對於一本鑒賞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要知道,翡翠的美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光綫在其中的摺射和反射,如果圖片質量不過關,所有的理論介紹都會大打摺扣。幸運的是,這本書的內頁采用瞭高質量的銅版紙,色彩還原度極高,特彆是那些微距拍攝的圖片,連玉石內部的棉絮、晶體結構都清晰可見。我甚至將它與我收藏的一塊清代老坑料放在一起對比觀察,書中的圖例幾乎完美復刻瞭實物的視覺感受。而且,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圖注清晰,專業術語解釋到位,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順暢地跟隨作者的思路進行學習。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恰恰體現瞭作者對“璀璨翠色”本身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