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政治傳播簡明原理 | ||
| 作者 | 荊學民 | ||
| 定價 | 68.00元 | ||
| ISBN號 | 9787565709333 | ||
| 齣版社 | 中傳媒大學齣版社 | ||
| 齣版日期 | 2015-01-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 本書主要從政治傳播活動的基本結構、政治傳播主體、政治傳播內容、政治傳播中介、政治傳播客體、政治傳播效應、政治傳播形態幾方麵來研究探討人類信仰的發生、發展的基本機製和規律。對人類社會各種信仰領域和信仰現象以及人們對信仰的認識、思考、總結、概括進行科學的抽象、一般性的研究。本成果是學術界對於信仰理論研究的重大突破,既有重大的“學科”建設拓新拓展意義,又有理論觀點的學術創新意義。 |
| 編輯推薦 | |
| 作者介紹 | |
| 荊學民,男,1959年生,畢業於南開大學哲學係。哲學博士。中傳媒大學政治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傳媒大學“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特色政治傳播理論與策略體係研究》席專。 近年來先後主持並完成多個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研究專項、北京市社科研究規劃項目、中廣協社科研究項目。先後在人民齣版社、中社會科學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中傳媒大學齣版社等齣版學術著作多部;2008年轉型緻力於政治傳播的研究,主編“中政治傳播研究叢書”、《當代中政治傳播研究巡檢》,齣版專著《政治傳播活動論》。 在《中社會科學》、《求是》、《哲學研究》、《光明日報》、《文藝研究》、《馬剋思主義研究》、《現代傳播》、《江海學刊》、《天津社會科學》等刊物共發錶學術論文140多篇。 |
| 序言 | |
總的來說,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既能滿足學術研究者對係統性理論的需求,也能幫助那些希望提升自身傳播能力的大眾讀者找到實用的方法論。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信息社會運作機製感到好奇的人,它無疑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的優秀教材,為理解我們所處的復雜信息環境提供瞭堅實的基石。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設計感,色彩搭配沉穩又不失現代氣息,拿到手裏分量適中,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之前在尋找關於傳播學基礎理論的入門讀物時,朋友極力推薦瞭它。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清晰的邏輯和流暢的文筆所吸引。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和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剖析開來。
评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於“效果”和“倫理”這兩個議題的探討。它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技術層麵的討論,而是深入挖掘瞭傳播行為背後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考量。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關注傳播的效率和速度,卻忽略瞭其潛在的影響力。這本書提醒我們,強大的傳播力量必須伴隨著審慎的態度,這一點對於任何想進入相關行業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警示。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次充滿“頓悟”的旅程。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停下來迴味一下,常常會發現自己之前對某個傳播現象的理解存在偏差。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注重引導讀者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灌輸既定結論。這種啓發式的寫作風格,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熱情,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積極參與探索的學習者。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很有條理,從宏觀的傳播模型講起,逐步深入到具體的傳播技巧和策略。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信息流嚮和受眾反應時,引入瞭許多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案例,這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我發現自己不僅在學習知識,更是在重新審視自己日常接觸到的各種媒體信息,學會瞭如何更批判性地去看待它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