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曾任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商務部技術總監和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工藝),高級工程師,獲建設部科技成果1項;獲得國傢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範工程榮譽證書;於2009年受環保部邀請,作為水處理專傢參加環保部對山東的總量減排檢查組執行核查任務;發錶論文4篇,專利4篇,完成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再生水中非常規汙染物深度處理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發與推廣應用。在桑德期間負責方案、投標、可研和施工圖等工作的協調、管理和審核,同時負責國際項目的前期技術支持工作管理和協調。曾赴沙特、孟加拉、泰國、黎巴嫩、斯裏蘭卡和尼泊爾等國進行項目勘察、技術交流和項目洽談。所參與的內濛古伊泰煤製油煤基閤成油汙水處理工程獲得國傢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範工程。 在北京德基清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期間擔任副總經理兼總工,主管公司技術管理工作,完成ETS生態汙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市場推廣,該技術通過建設部科技成果評估,被評估為國內領先水平,並獲得2項專利,期間完成市政、工業廢水和河流治理領域20餘個工程項目的從設計到施工調試的全程技術審核、協調和管理。 在北京美華博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現更名博天環境)工作期間研發一體化鄉鎮汙水處理設備,獨立完成全套施工圖的繪製;基於美華博大成立十數年的圖紙,按不同工業廢水類型總結提煉各類廢水的特點、水質、各工藝段設計參數、運行中的問題、設計問題和設計建議書;研發UASB三項分離器,並將其應用於乳品廢水施工圖設計中,獲得成功,大大降低瞭三項分離器的成本。
目 錄第1章工藝設計中的基本概念1
1.1工程設計的特點1
1.2工程設計要求的素養2
1.3製圖注意事項4
第2章工程設計前期的信息資料收集8
2.1新建項目8
2.2改擴建項目11
第3章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標書編製12
3.1編製深度12
3.2可研評審的主要內容12
3.3編製中需要協作的內容15
3.3.1協作專業和部門15
3.3.2編製方案、可研和標書文件的工作順序15
3.4設計提示16
3.5價格估算18
3.5.1投資價格構成18
3.5.2價格估算方法19
3.5.3數據資料積纍20
第4章物理和化學處理工藝21
4.1粗格柵及提升泵站21
4.1.1接口數據21
4.1.2粗格柵渠22
4.1.3集水池28
4.1.4汙水提升泵站30
4.2調節池36
4.3細格柵39
4.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39
4.3.2細格柵的柵隙選擇40
4.3.3細格柵設計40
4.4沉砂池45
4.4.1鏇流沉砂池45
4.4.2曝氣沉砂池47
4.5混凝反應池52
4.5.1核心設計參數52
4.5.2設計提要52
4.6沉澱池54
4.6.1基本設計思路54
4.6.2中進周齣輻流式沉澱池57
4.6.3平流式沉澱池61
4.7高密度澄清池65
4.7.1結構圖66
4.7.2工作原理66
4.7.3藥劑選擇67
4.7.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68
4.7.5設計思路68
4.8V形濾池72
4.8.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72
4.8.2布置型式72
4.8.3工藝過程72
4.8.4設計思路78
4.9濾布濾池81
4.9.1運行方式82
4.9.2設計接口條件82
4.9.3設計思路82
4.10氣浮84
4.10.1渦凹氣浮85
4.10.2溶氣氣浮85
4.10.3淺層氣浮87
4.11臭氧氧化89
4.11.1工藝設計概述89
4.11.2臭氧設備間91
4.11.3臭氧接觸反應池93
4.12巴氏計量槽96
4.13迴用水池97
第5章生物處理工藝99
5.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99
5.2生物池設計共性思路100
5.2.1工藝計算100
5.2.2設計思路101
5.2.3生物池的超高103
5.2.4生物池的放空103
5.2.5設備選型104
5.3AAO池104
5.3.1流程設計105
5.3.2進水配水106
5.3.3迴流係統107
5.3.4AAO池型108
5.3.5曝氣器選擇108
5.3.6微孔曝氣器109
5.3.7風管設計110
5.3.8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3
5.4氧化溝113
5.5帶選擇區SBR115
5.5.1SBR單體設計思路115
5.5.2各功能區設計117
5.5.3放空和走道闆設計118
5.5.4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9
5.6升流式厭氧汙泥反應器(UASB)119
5.6.1厭氧反應器的原理119
5.6.2厭氧反應器的結構120
5.6.3易被忽略的堿度問題120
5.6.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22
5.6.5設計思路122
5.7水解酸化池130
第6章消毒處理工藝133
6.1二氧化氯加氯間133
6.1.1二氧化氯發生器概述133
6.1.2設計接口條件134
6.1.3設計思路134
6.1.4電氣自控設計137
6.2液氯加氯間138
6.2.1工作原理138
6.2.2設計接口條件138
6.2.3加氯量的計算139
6.2.4設計要點141
6.3接觸消毒及迴用水泵站143
6.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43
6.3.2設計思路143
6.3.3設計要點144
6.4紫外消毒146
6.4.1選型計算146
6.4.2設計要點147
第7章汙泥處理工藝149
7.1汙泥泵站149
7.2汙泥消化150
7.2.1汙泥好氧消化150
7.2.2汙泥厭氧消化152
7.3汙泥脫水係統160
7.3.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61
7.3.2汙泥含水率161
7.3.3汙泥濃縮方式162
7.3.4汙泥濃縮池的主要設計參數162
7.3.5汙泥濃縮機和脫水機設計共性思路163
7.3.6汙泥貯池167
7.3.7帶式壓濾機169
7.3.8隔膜式闆框壓濾機173
7.3.9離心脫水機175
第8章鼓風機房180
8.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80
8.2鼓風機的選型180
8.3鼓風機的布置方式181
8.4幾種常用風機簡介183
8.5鼓風機房基礎及附屬設施設計184
第9章加藥間186
9.1設計接口條件186
9.2設計思路186
9.3溶藥池188
9.4儲藥池189
9.4.1常規藥劑儲藥189
9.4.2甲醇儲藥189
9.5常規藥劑加藥泵190
9.6甲醇加藥係統191
第10章除臭係統193
10.1臭氣主要成分193
10.2臭氣來源193
10.3除臭係統組成和設計接口條件194
10.4設計思路194
10.5臭氣收集係統設計194
10.6除臭生物濾池197
第11章附屬建築給水排水和消防200
11.1參考規範200
11.2設計思路201
11.2.1與汙水處理工藝相關的建築設計201
11.2.2給水設計202
11.2.3排水設計204
11.2.4室內消防設計205
11.2.5室外消防設計206
第12章相關專業施工圖設計條件209
12.1電氣、自控和儀錶209
12.2建築與結構210
12.3暖通211
第13章總圖施工圖設計212
13.1總平麵布置圖212
13.1.1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步驟212
13.1.2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注意事項214
13.2水力高程圖215
13.2.1高程設計基準215
13.2.2設計步驟216
13.3總管綫圖217
13.3.1工藝管綫總圖218
13.3.2排水管綫總圖219
13.3.3道路和雨水管綫總圖222
13.3.4給水管綫圖226
13.3.5管道的材質和敷設228
13.3.6電磁流量計井230
13.4工藝管道和儀錶流程圖231
13.4.1設計內容231
13.4.2PID圖結構232
13.4.3儀錶圖形符號233
13.4.4儀錶功能標誌233
13.4.5儀錶功能標誌以外字母含義236
13.4.6格柵PID239
13.4.7泵站PID240
13.4.8A/O池PID241
13.4.9鼓風機房PID242
第14章校審要點243
附錄246
1.工藝設計常用圖集資料246
2.工藝設計常用標準、規範及其他資料248
參考文獻258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對“工程實踐”環節的深度挖掘,這一點在很多理論性教材中是缺失的。我關注的重點一直是如何將實驗室裏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解決方案,而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書中對不同類型汙水(如市政、工業高濃度、特定行業廢水)的處理路綫進行瞭細緻的對比分析,不僅羅列瞭A/O、SBR、MBR等主流工藝的優缺點,更深入探討瞭在不同地區水質標準和土地資源限製下的優化選擇策略。例如,在討論汙泥處理處置章節時,作者詳細對比瞭厭氧消化、乾化、焚燒等多種技術的經濟性和環境影響評估標準,這對於項目的前期決策至關重要。讀到關於設備選型和能耗優化的部分,我立刻感受到瞭作者豐富的現場經驗,他清楚地指齣瞭行業內常見的“過度設計”陷阱,並提供瞭規避方法,這些都是書本知識難以直接傳授的寶貴經驗,讀起來讓人感覺像是在跟一位資深的項目經理進行私下交流。
评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相當講究,封麵采用瞭素雅的深藍色調,配閤著簡潔的字體排版,透露齣一種專業而沉穩的氣息。拿到手裏,能明顯感覺到紙張的質感很不錯,印刷清晰,排版布局也考慮到瞭讀者的閱讀體驗,行距和字號都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內容結構上的用心,章節之間的邏輯銜接非常自然,從基礎概念的引入到復雜工藝的深入探討,層層遞進,讓人感覺每翻過一頁,知識體係都在穩步搭建和完善。它不像有些技術書籍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一種較為平實的語言,將看似高深的工程原理娓娓道來,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很快找到閱讀的切入點。比如,在介紹基礎的水力學計算部分,作者不僅僅給齣瞭公式,還配上瞭形象的圖示和具體的工程案例分析,極大地增強瞭理解的直觀性。總體來說,這本書的硬件和初步的結構設計,已經讓人對其內在的知識密度和實用價值抱有很高的期待。
评分作為一名工作瞭幾年,希望實現技術躍升的工程師,我對這本書的深度要求很高,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失望。它在高級主題上的處理,展現瞭遠超入門指導的專業水準。例如,關於高級氧化技術(AOPs)在難降解汙染物去除中的應用,書中不僅停留在原理介紹,而是詳盡地分析瞭Fenton、臭氧催化、電化學氧化等技術的參數敏感性分析,以及如何根據齣水水質目標設定反應器的接觸時間。更令人驚喜的是,作者還引入瞭過程控製與自動化(Process Control and Automation)的視角,探討瞭如何利用SCADA係統對關鍵工藝點進行實時監測和智能調控,特彆是針對衝擊負荷和水質突變的應急預案設計,這無疑是提升汙水廠運行穩定性和效率的關鍵。這種將化學反應動力學、工程放大效應和現代控製理論融會貫通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技術視野,讓我看到瞭將傳統工藝推嚮智能化運維的潛力。
评分這本書的另一個突齣優點,是它極其詳盡的規範引用和案例支撐。在探討設計計算時,作者反復引用瞭國內外的最新標準和規範條文,使得書中的所有設計參數和安全裕度都有據可依,極大地增強瞭設計的可靠性和閤規性。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安全和環保規範的部分,書中對工藝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有毒有害氣體防護措施、以及環境風險評估的流程描述得非常到位,體現瞭作者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程理念的堅守。此外,書中穿插的大量實際工程的“教訓與經驗總結”,非常具有啓發性。很多次,我正疑惑於某個設計細節為何要采用特定構造時,翻過一頁,作者就用一個簡短的“某項目初期發生堵塞事故,原因為……”的敘述,完美解答瞭我的疑問。這種用鮮活的失敗案例來反哺設計思路的教學方法,比單純的成功案例更有警示和教育意義。
评分從閱讀的愉悅度來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介於學術論文和技術手冊之間的,非常適閤需要快速檢索和係統學習的專業人士。它不像純粹的教科書那樣堆砌公式,而是加入瞭大量的圖錶和流程示意圖,這些視覺輔助材料的質量非常高,綫條清晰,標識明確,很多復雜流程圖隻需看圖便能掌握其核心邏輯。比如,在介紹膜生物反應器(MBR)的組件布局和清洗方案時,所配的係統集成圖簡直是一幅精美的工程藍圖。另外,作者在撰寫過程中似乎很注重對讀者知識儲備的尊重,它沒有對讀者進行過度的知識前置假設,而是將一些必要的數學基礎和化學原理進行瞭精煉的復習,確保瞭讀者在進入核心內容時,基礎是牢固的。這本書在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之間找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它既能滿足新手建立完整知識框架的需求,又能提供足夠多的高階細節供資深從業者進行技術復核和創新參考,實屬難得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