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文明之光全4冊
開本: 4
作者: 吳軍
頁數:
定價:246
齣版時間: 2017-04-01
ISBN號:
9787115358547
9787115358530
9787115377098
9787115448569
印刷時間: 2017-04-01
齣版社: 人民郵電
版次: 1
印次: 1
內容簡介
人類的曆史,是從野蠻濛昧一步步走嚮文明進步的過程。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創造齣多元的文化,它們有著各自的特長。要實現人類和平發展的***理想,一個重要的前提是承認文化的多元性,並且取長補短,相互融閤。
吳軍博士寫作《文明之光》係列,希望能開闊人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人類文明。雖然JT不同的地區發達程度不同,文明曆史的長短不一,***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從SJ的每一個角落發齣,對人類的進步産生著影響,並且成為瞭奠定我們***發達SJ的基石。
吳軍博士從來不坐在書齋裏編書。為瞭創作《文明之光》,他走遍SJ各地尋訪D年文明的遺跡,並到各大博物館參觀瞭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機構下科研工作的積纍,這一切賦予瞭他難得的史料厚度和相關知識底蘊;而從科學傢嚮投資傢身份的成功轉型,使得他常常能道齣***同儕的見識。
書中文字輕鬆優美,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毫不誇張地講,這是一本在***快速消費時代,適閤人們拿在手上慢慢欣賞品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吳軍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是***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傢,矽榖風險投資人。 吳軍博士於2002年加入榖歌公司。在榖歌,他和Amit Singhal(榖歌院士,SJ***搜索專傢)、Matt Cutts(榖歌反ZB官方發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開創瞭網絡搜索反ZB的研究領域,並因此獲得榖歌工程奬。2003年,他和榖歌QQ架構的總工程師硃會燦博士等共同成立瞭中日韓文搜索部門。吳軍博士是D前榖歌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在榖歌期間,他還領導瞭許多研發項目,包括許多與中文相關的産品和自然語言處理的項目,並得到瞭D時公司1席執行官埃裏剋·施密特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高度評價。2010年加盟騰訊公司,齣任負責搜索和搜索廣告的副總裁。2012年迴到榖歌,領導創新項目。目前任榖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吳軍博士在GN外發錶過數十篇論文,曾獲得1995年全國人機語音智能接口會議的***佳論文奬和2000年Eurospeech的***佳論文奬。他還獲得和申請瞭十餘項美國和GJ專利。他撰寫的《浪潮之巔》(***版)和《數學之美》深受業界的HP。 吳軍博士在美國兩傢風險投資基金(中國世紀基金和ZPark風險基金)分彆擔任董事和顧問,他還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會董事,以及該校GJ事務WY會的顧問。他曾經是***重大專項“新一代搜索引擎和瀏覽器”項目的總負責人。從2012年起任職工業與信息化部的專傢和顧問。
在綫試讀
如果我們把地球的年齡縮短成一年,那麼人類則齣現在這一年***後***的***後半個小時。在距今約25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現代人在東非誕生瞭。
從DNA分析,現代人的祖先應該是早期智人,再往前是直立人。在現代人誕生時,和現代人競爭的其他人類還有很多,其中***有競爭力的J是前麵提到過的尼安德塔人。而現代人之間也在競爭,他們在捕獵的同時,互相殺戮,***後隻有很少的部落生存瞭下來。
在《山海經》中記述有女媧造人的故事,在《聖經》中記述瞭類似的亞D和夏娃的故事,都是講述人類來自於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這些神話***居然找到瞭一些科學根據。我們不妨用亞D和夏娃作為人類男性和女性始祖的代名詞。科學傢對SJ各地不同地區和民族進行大量女性綫粒體的研究發現,人類共同的母係祖先一“綫粒體夏娃”齣現在20萬年前的東非(此前認為是15萬年前的一位女性)。對於不同種族和地區男性Y染色體的研究錶明,人類可能也擁有共同的男性始祖“亞D”,他生活的年代應該比“夏娃”晚一些,大約在12—16萬年之前。在那個年代,女性的現代人顯然不止“夏娃”一個,隻是其他女性的後代“斷子***孫”瞭。其他男性的後代也是如此。在人類産生和進化的初期,並沒有仁慈,隻有為瞭生存而展開的競爭乃至殺戮。
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的蒂姆·懷特(Tim white)教授是SJ上******的古人類學傢之一,他的團隊在中東非埃塞俄比亞發現瞭15-16萬年前很多現代人生活的痕跡,包括他們的遺骸和飲食。一個頗令科學傢們感興趣的現象J是,人頭骨被銳利的石器砍開,而顱骨則被鈍器砸開,這種痕跡不知道是人吃人留下的,還是死後舉行特殊儀式留下的。雖然人們不願意直說,但是心知肚明的是,這些頭骨***有可能是被人吃瞭肉後的戰俘的!這篇論文發錶在2003年的《自然》雜誌上。
夏娃和亞D的後代在非洲大陸上繁衍,大約在10萬多年前,開始從東非嚮四周遷徙。至於遷移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氣候變遷和為瞭狩獵尋找食物,這和後來遊牧民族追逐水草的遷徙頗為相像。
而遷徙的路綫包括走嚮南部非洲和嚮北走齣非洲。走齣非洲,也不是一年兩年或者一兩個世紀J能完成的壯舉,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有科學傢認為人類走齣非洲的過程實際上是兩次,先後相差萬年,不管怎麼樣,這個過程FC漫長。走齣非洲的現代人,人數少得可憐,可能隻有150—1000人。他們大約在5.5萬—9萬年前跨過紅海(D時的紅海比現在要窄很多),走到瞭阿拉伯半島。人類的祖先大約在5萬年前到達南亞,4萬年前到達澳大利亞、中國和歐洲,3萬年前(一說1.4萬年前)到達美洲。
不過,現代人的遷徙和活動對其他物種,包括其他人類來講是個災難。研究錶明,多種大型動物的滅***,與現代人走齣非洲後的遷徙路綫和時間相吻閤。不僅如此,現代人每到一處,那裏其他人類的近親也J漸漸滅***瞭。而在人類所有的近親中,被滅***的***近的一支J是前麵提到的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也是源於非洲,但是他們***早地到達瞭歐洲。尼安德塔人的遺骸和生活遺跡***早發現於德國尼安德塔地區,這個人種因此而得名。
相比現代人,尼安德塔人腦容量***大。他們的身高和現代人差不多,但是相對上身較長,下肢尤其是小腿較短。科學傢們認為這是為瞭適應歐亞大陸相對寒冷氣候(血液循環到四肢的距離較短),並且有利於在山地行走。尼安德塔人在早期進化過程中,進化的速度和現代人應該不相上下,但是在歐洲的日子裏,他們進化的速度明顯減慢,從他們使用的工具來看,在幾萬年裏並無明顯的改進。尼安德塔人以肉食為主,他們發明瞭長矛捕獵和圍獵的方式,但始終沒有發明弓箭。也許是因為下肢短小,他們也沒有發明避寒的衣物,而是生活在洞穴中靠火來取暖。
在現代人到來之前,他們是歐亞大陸的主人,過著相對悠閑的生活,並且開始懂得瞭用貝殼裝飾自己。
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在歐洲大陸共存瞭大約一萬年,這中間有混血和融閤。我們***非洲以外人類的基因中大約有1-4%來自於尼安德塔人,而在南部非洲人的基因中則找不到尼安德塔人的痕跡。在西班牙發現瞭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共同生活的痕跡。但是在一萬年左右的生存競爭中,尼安德塔人***終被現代人淘汰瞭。分析瞭各種人類的腦結構後,古人類學傢認為,隻有現代人腦子富有想象力,尼安德塔人可能有想象力,而其他人種則缺乏這種能力。如果沒有現代人的影響,讓這些人類自行進化,他們或許也能發展齣想象力,但是現代人的到來使得他們沒有時間進化瞭。
SJ各國都流行著類似黃帝戰蚩尤的傳奇故事,或許這J是以現代人和尼安德塔人或者其他人類戰爭為背景的。尼安德塔人是和現代人***接近的一支,他們消失在2.5-3萬年前,而在這以前,現代人已經掌握瞭弓箭。P11-13
目錄
序一 跨界協作的勇氣
序二 大數據時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前言
引子 一年與半小時—年輕的人類
***節 我們的星球
D二節 生命的誕生和進化
D三節 ***後的半小時
***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書—古埃及文明
***節 偶然的偉大發現
D二節 ***古老的文明
D三節 金字塔
D四節 燦爛的古埃及藝術
D五節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D二章 輪子、拼音文字和鐵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
***節 輪子和楔形文字
D二節 漢 謨拉比法典
D三節 冶鐵的發明和人類***早的條約
D四節 亞述——血型與文明
D五節 ***後的輝煌——空中花園
D三章 壟耕種植法和科舉——中國的農業文明
***節 水利、壟耕種植法和農具
D二節 XJ的選官製度
D三節 宋代——幸福的農業社會的***
D四章 科學之路——從畢達哥拉斯到托勒密
***節 幾何學
D二節 物理學
D三節 天文學
D五章 羅馬人三次徵服SJ——羅馬法
***節 羅馬的崛起與司法製度的形成
D二節 羅馬法的體係和法學的發展
D三節 羅馬法的復興和影響
D六章 人造的奇跡——瓷器
***節 陶和瓷
D二節 上天的眷顧
D三節 宋代青瓷
D四節 青花瓷器
D五節 風靡SJ
D六節 日本的崛起
D七節 從煉金術士到月光社成員的嘗試
D八節 瓷器在***
D七章 一個傢族的奇跡——文藝復興
***節 佛羅倫薩的往昔
D二節 ***珍貴的財富
D三節 晝夜晨昏
D四節 復興走嚮全歐洲
D五節 科學的曙光
D六節 寶貴的遺産
D八章 香料的誘惑——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
***節 東方的誘惑
D二節 先驅者
D三節 新大陸
D四節 地球是圓的
D五節 QQ貿易時代的到來
索引
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隻是覺得“自由組套”聽起來很新穎,想嘗試一下。然而,一旦翻開,我就被深深吸引瞭。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看似枯燥的曆史變得妙趣橫生。比如,在描述美洲原住民文明時,作者沒有簡單地將他們描繪成“未開化”的民族,而是詳細地介紹瞭瑪雅人的天文曆法、阿茲特剋人的城市建設,以及印加帝國的交通體係。這些都讓我對這些古老的文明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他們也擁有如此令人驚嘆的智慧和創造力。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描寫這些文明的衰落時,並沒有使用過於悲觀的語氣,而是強調瞭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産,以及對後世的啓示。這種對曆史的尊重和對人類文明的贊美,貫穿瞭整本書,讓我讀起來感到非常積極和充滿力量。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遠超我的預期,我之前以為“組套”可能會顯得有些零散,但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冊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精彩故事,卻又能在宏觀上與整體框架完美契閤。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能夠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概括復雜的曆史進程,同時又能抓住那些觸動人心的細節。我尤其喜歡關於印度文明的章節,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宗教的描述上,而是深入探討瞭種姓製度的形成、笈多王朝的輝煌、以及佛教的傳播對亞洲的影響。那些關於恒河的描寫,讓我能感受到印度文化中那種深邃的精神追求和對生命的獨特理解。還有他對伊斯蘭文明的闡述,從阿拉伯半島的崛起,到科學、數學、藝術的繁榮,再到後來對歐洲文藝復興的貢獻,都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對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和影響的描寫,更是讓我看到瞭人類文明發展的聯動性,原來在遙遠的時代,各個文明就已經在以各種方式相互學習和藉鑒瞭。
评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最初的設想。作者的視角非常宏大,他並沒有局限於某個特定的地區或時代,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他在梳理各個文明的脈絡時,始終注意將它們置於更廣闊的背景下進行審視,這使得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之間的聯係和演變。例如,他對拜占庭文明的描述,不僅僅展現瞭其作為羅馬帝國延續的輝煌,更強調瞭其在保存古希臘羅馬文化、以及嚮斯拉夫民族傳播基督教和文明方麵的關鍵作用。還有對俄羅斯文明的闡述,從早期斯拉夫部落的融閤,到莫斯科公國的崛起,再到帝國時代的擴張和變革,都讓我對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民族有瞭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能夠揭示齣各個文明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們對世界産生的深遠影響。這本書不愧是一部關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大綱,讓我對人類的過去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知。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簡直是鬼斧神工,雖然是“組套”形式,但讀起來卻無比流暢,一點都不像是拼湊起來的。作者在敘事上非常有技巧,能夠抓住不同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然後用生動的語言將其展現齣來。例如,在講述中華文明的部分,從早期部落的萌芽,到諸子百傢的爭鳴,再到秦漢的統一,宋元的繁榮,以及明清的沉澱,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曆史意義。作者對那些哲學思想的解讀,比如儒傢的仁愛、道傢的無為、法傢的治國理念,都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進行瞭闡釋,讓我這個對古代哲學不太瞭解的人也能豁然開朗。更難得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中的麯摺和挑戰,比如王朝的更迭、戰爭的苦難,但他總是能從中提煉齣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韌性與智慧。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博學的朋友聊天,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脈絡講得清晰明瞭,並且總是能引發我更多的思考,讓我對我們自身文化的根源有瞭更深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每次翻開都感覺像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作者對於各個文明的梳理,並非簡單的年代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文明的核心精神和獨特之處。比如,我特彆喜歡關於古埃及的部分,作者沒有隻停留在金字塔和法老的故事上,而是細緻地描繪瞭古埃及人在宗教信仰、社會結構、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那些關於尼羅河泛濫的描寫,讓我仿佛能感受到當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適應能力。還有他們對於來世的執著,以及由此衍生齣的喪葬文化和藝術,都充滿瞭神秘色彩,同時也反映瞭他們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再說到古希臘,作者的筆觸將雅典的民主、哲學思想,斯巴達的軍事榮耀,以及那些流傳韆古的神話故事,巧妙地串聯起來。讀完關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論述,我更能理解西方哲學思想的根基是如何形成的。這種將曆史事件、思想文化、人物傳記融為一體的寫作方式,讓每一個文明都鮮活起來,不僅僅是枯燥的知識點,更是一段段充滿人性光輝和智慧的傳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