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疲憊嗎?你在忍受頭痛、背痛或其他慢性疼痛嗎?
你在經曆抑鬱和焦慮嗎?
這些都是身體發齣的信號——它在用尖叫嘗試與我們溝通。想要終結這一切,你需要懂得身體在說什麼。隻有學會聆聽身體,我們纔有可能得到徹底的治愈和終生的健康。
本書所分享的,是瑞鞦醫生診室中上韆病患曾使用過的整閤醫療方案,治愈的不僅是身體,還包括心靈:6組小測試,幫你調動身體智慧,找到引發壓力、失眠、疼痛、焦慮、抑鬱的根源;7組小練習,教你聽懂身體語言,改善飲食、睡眠、運動、人際關係、生活目標五個健康基本麵;28日療愈計劃,附上貼心的飲食清單、閤理的日程安排、優質的生活方式,讓你獲得你所嚮往的生活。
瑞鞦.卡爾頓.艾布拉姆斯
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整閤醫學領域權W,美國整閤醫學與健康學院(AIHM)委員會成員,加州聖剋魯茲整閤醫療診所創始人。瑞鞦醫生緻力於推廣身體的自療機製,從瞭解生活狀態與心理睏擾著手,輔助溫和藥物,引導患者通過與身體對話的方式遠離病痛與慢性消耗。她所治愈的患者不計其數,從身傢過億的企業傢到諾貝爾奬的獲得者。自2009—2017,她連續9年被當地媒體評為“傑齣醫生”。
引言 隻有你能治愈你自己
第一部分 重獲身體智慧
第1章 如何改進你的體商
練習1:調齣你的YES和NO
第2章 身體智慧養成法
練習2:腹式呼吸
練習3:身體意識
練習4:感覺的性質
練習5:身體感受
練習6:身體智慧活動
第二部分 戰勝慢性損耗
第3章 彆讓身體被掏空
第4章 終止慢性疼痛
練習7:改變疼痛
第5章 找迴你的力比多
第6章 減輕焦慮和抑鬱
第7章 療愈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三部分 與身體對話,治愈你的生活
第8章 飲食:比體重增減更重要的是滋養身體
第9章 睡眠:讓身體和精神都獲得休息與充實
第10章 運動:加強力量、平衡、柔韌性
第11章 愛:用友誼和熱情豐富心靈
第12章 目標:找到生活意義與謀生之道
結語 學會與身體對話
修煉身體智慧的28日計劃
附錄1應該對你很有用的信息附錄2專業資源
書名:《與身體對話:終結疲憊的自療啓示錄》
定價:88.00
ISBN:9787559608376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有限公司
齣版時間:2017年11月
頁數:368
開本:16
商品尺寸:23.6 x 16.8 x 2.6 cm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讀的書,不適閤急躁地快速翻閱。我喜歡它那種結構嚴謹又不失人文關懷的寫作風格。作者的文字有一種沉穩的力量,她似乎在用一種非常專業的態度告訴你,你的感受是真實存在的,你的疲憊不是矯情,而是身體發齣的真實信號,這對於很多長期被誤解或自我懷疑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安慰和肯定。書中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數據的引用也很有說服力,讓那些理論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有事實依據支撐的行動指南。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恢復力”的章節,它強調的不是如何避免壓力,而是如何在經曆壓力後更有效地“迴彈”。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極大地減輕瞭我對未來可能麵臨挑戰的焦慮感。我現在看待疲勞,不再是把它視為一個敵人,而是看作一個需要被理解和照顧的身體信息反饋機製,這讓整個應對過程變得積極和富有建設性。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帶來的改變是持久的。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不是因為看不懂,而是因為某些句子觸動瞭我內心深處,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思自己的生活軌跡。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它知道什麼時候該深入講解復雜的生理過程,什麼時候該停下來用一個溫暖的故事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身體溝通”框架,教我們如何識彆疲憊的“方言”——比如是哪種類型的疲憊,它來自哪個係統,以及我們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麼。這比那些隻會告訴你“多休息”的書要實用得多。它賦權於讀者,讓我們從被動的受害者轉變為積極的自我照護者。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疲憊的“機器”,而是一個需要精細調校和溫柔對待的復雜生命體,這種新的視角讓我對自己的健康管理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堪稱一場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它不像傳統的健康指南那樣給人強加指令,反而更像是一本引導你去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說明書”。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復雜醫學概念時的那種清晰和耐心。她沒有用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便提到一些生理機製,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讓人很容易跟上思路。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在於建立瞭一種新的自我關懷模式。過去我對待疲勞的方式是“硬扛”,總想靠意誌力去戰勝它,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陷入惡性循環。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硬扛本身就是一種對身體的持續消耗。它教會我如何識彆身體發齣的“故障警報”,並采取一種更溫和、更具建設性的方式去迴應。我開始嘗試書裏介紹的一些微調生活習慣的方法,比如調整進食時間、有意識地進行“能量恢復”的間歇,而不是等到徹底耗盡纔去休息。這種循序漸進的調整,沒有給我帶來太大的壓力,反而讓我感覺對自己的生活有瞭更強的掌控感,那種長期籠罩在疲倦陰影下的壓抑感正在慢慢消散。
评分老實說,我買這本書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因為市麵上關於“抗疲勞”的書籍太多瞭,大多都是曇花一現的“速效藥”。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癥狀緩解,而是深入挖掘瞭現代生活方式對人體係統造成的深層影響。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慢性炎癥”和“神經係統失調”的論述,這些概念我以前隻在一些科普文章中模糊地瞭解過,但這本書把它們之間的聯係解釋得非常透徹。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到的“纍”,其實是身體在長期超負荷運轉後發齣的係統性警告,而不是簡單的能量不足。這種由內而外的理解轉變,是任何保健品或快速療法都無法替代的。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的工作節奏和人際交往模式,試圖找齣那些不斷消耗我“電量”的隱藏源頭。這本書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通往更深層次自我覺察的大門,讓我能以一種更富有同情心和智慧的方式去對待我的身體。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常年被各種慢性疲勞睏擾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封麵設計很吸引人,那種沉靜中帶著希望的色調,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我一直以為疲憊就是沒休息好,或者年紀大瞭,或者就是壓力太大,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給你開一堆“多喝水、早睡覺”的口號,而是從一個更深層次、更科學的角度去探討“纍”到底是怎麼迴事。作者似乎很懂得我們這些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掙紮的人的內心感受,那種被掏空卻又找不到齣口的無力感。書裏提到的一些觀點,比如身體和精神之間復雜的反饋循環,讓我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身體是身體,精神是精神,兩不相乾,但現在纔明白,它們倆簡直就是一對密不可分的雙胞胎。讀完一部分後,我開始留意自己身體發齣的那些微弱的信號,以前那些被我忽視的頭痛、消化不良、情緒低落,現在看起來都像是身體在用方言嚮我“求救”。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有人情味,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醫學說教感,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者在跟你娓娓道來,分享他的觀察和心得。我真的很慶幸自己能讀到這本書,感覺像找到瞭一個能真正理解我的夥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