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抑鬱癥
- 齣版社:南海
- ISBN:9787544257787
- 作者:(美)伊麗莎白·斯瓦多|譯者:王安憶
- 頁數:176
- 齣版日期:2017-10-01
- 印刷日期:2017-10-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2
- 印次:3
- 字數:100
************************************************************************************************************
渡過
- 齣版社:中國工人
- ISBN:9787500862185
- 作者:張進
- 頁數:263
- 齣版日期:2015-09-01
- 印刷日期:2015-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3
?
一位抑鬱癥患者從地獄迴歸人間的重生感悟!
麵對抑鬱告訴你如何“渡過”,管理情緒與壓力,重塑自我的內心力量!
如果你不那麼成功,發現自己沒有嚮上的動力,可以讀讀張進創作的這本《渡過(抑鬱癥治愈筆記)》!
如果你在彆人眼裏很成功,但內心深處鬱鬱寡歡,也可以讀讀這本書。
?
抑鬱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發病
率很高,並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實際上,中國人對 這個疾病的認識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很多人不能 正視抑鬱癥。自己不承認,外人不理解。張進創作的
這本《渡過(抑鬱癥治愈筆記)》,從自己的感受和經 曆齣發,既有理論知識,又結閤大量案例,深入淺齣 ,對這些問題做瞭解答,相可讓其他的患者接受教訓
,少走彎路,對提高社會幸福指數是大有裨益的。
?
上篇
他渡
題記
相信科學
地獄歸來
為何抑鬱癥患者容易自殺
如何乾預抑鬱癥患者自殺
抑鬱癥是心理病變還是器質性病變
誰*容易得抑鬱癥
如何準確診斷抑鬱癥
抑鬱癥患者如何用藥
雙相是怎麼迴事兒
好醫生好在哪裏
科學的態度就是對未知常懷敬畏之心
揭開抑鬱癥黑箱
中篇 自渡
題記
內心的力量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什麼叫“身心一體”
大腦和精神疾病有何關聯
令人著迷的情緒
情緒如洪水,可疏不可堵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調整認知,重建心靈
病愈後如何重返社會
心理谘詢是怎麼一迴事兒
下篇 渡人
題記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艱難的救贖
睏獸籠中
花香
抑鬱病房日記
寒冷的微笑
一位文學青年的來信
橡皮人
對賽娜遺言的分析
勿給抑鬱癥患者“貼標簽”
*痛苦的是無能為力感
後記
免於恐懼
附錄一
失守抑鬱癥
抑鬱癥診療騙局
附錄二
“關愛精神健康·關注抑鬱癥”認知手冊
?
【題記】
相信科學 “渡”者,由此案到彼岸也。佛教以此岸喻生死 輪迴,彼岸喻涅磐聖地。所有人皆在生死中,故皆在 此岸;而覺悟者,則已從此岸,渡煩惱河,抵達彼岸
。從此岸到彼岸,是一個人終生的修為。
但抑鬱癥患者不在此列,因為他們所處並非人間
。毫不誇張地說,抑鬱癥患者生活在一個玻璃罩中, 外部的世界,現實、透明、看得見,卻是隔*的。對 於他們,“渡過”不隻是宗教情懷,*具有實實在在
的拯救的意義——從地獄迴歸人間。
故此,本書的書名,以及上中下三篇,都以“渡
”為主題。上篇“他渡”,意指現代醫學對患者的拯 救。其中**篇《地獄歸來》,是我的自述,迴憶瞭 從患病到臨床治愈的經過;接下來幾篇,是我病愈後
鑽研精神醫學的心得體會。
對於中度以上抑鬱癥患者,接受“他渡”,即現
代醫學的乾預,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科學的信念。
希望我寫的係列文章,能夠讓患者相信科學,麵對現
實,積極求治,以配閤的心態,完成現代醫學對自己 的拯救。
地獄歸來 患病 從2012年初到3月,我逐漸發病。*初的病象是
失眠,每天睡眠越來越少,後來發展到服用安眠藥也 徹夜不眠的程度。
3月中旬,在連續兩周徹夜不眠後,身體終於崩 潰,不得不離開瞭工作崗位。
病休之初,自以為隻要好好休息,恢復睡眠即可
。豈知越來越惡化,每天**睡不著。每次都是在睏 倦昏沉到即將入睡之際,會突然心悸,然後驚醒。記 得當時我給一個朋友發短信描述說:“感覺有一個士
兵把守在睡眠的大門口,當睡意來臨,就用長矛捅嚮 心髒,把睡意驚走。” 在失眠的同時,身體癥狀開始齣現。頭痛、頭暈 、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食欲,思維遲緩,做任何事
情都猶豫不決。自己明顯覺得變傻瞭。
求醫 病休兩周後,在朋友的提示下,終於猶猶豫豫地
去安定醫院看病。醫生給齣診斷:中度抑鬱偏重。開 瞭三種藥:羅拉、氫溴酸西酞普蘭片、三辰片。
這三種藥,西酞普蘭片是主藥。起初每日服用一
粒。一周後加到一粒半;再一周後加到2粒。服藥之 初,由於羅拉片的鎮定作用和三辰片的催眠作用,睡 眠稍有改善,每晚能睡四到五個小時。
但是,情緒、思維和行動力沒有絲毫改善。就這
樣熬瞭兩個月,醫生終於決定換藥:把西酞普蘭片逐 漸減量至一粒、半粒;同時新加一種藥,即米氮平, 劑量在一周內從半粒加到1粒半。
米氮平有極強的催眠作用。剛服用時,睡眠有所
改善,可以不用服三辰片,就能睡五至六個小時。但 隨著身體産生耐受性,催眠效果遞減。
同時,其他癥狀沒有絲毫改善。每時每刻,大腦
都像灌瞭鉛,或者像被一個無形之手攥住,昏昏沉沉 ,思維緩慢,說話磕巴;胸口火燒火燎地難受;不想 做任何事情,或者做任何事情都很猶豫畏縮;不想說
話,不敢接熟人的電話,不看短信,或看瞭短信也不 迴。當然不想見任何人。每天早晨從一睜眼開始,就 不知道這**怎麼度過。躺在床上,或呆坐著,或在
房間裏走來走去。就這樣慢慢地耗著時間。
後來,我看到美國作傢安德魯·所羅門在《憂鬱
》一書中,描寫自己的病況,感同身受。他是這樣寫 的: “人類文字中對於崩潰階段的憂鬱癥描述並不多 ,處於那個階段的病人幾乎全無理智,但他們卻又需
要尊嚴,一般人往往缺乏對他人痛苦的尊重。無論怎 樣,那都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當你陷入憂鬱的時候 。
我還記得,那時我四肢僵硬地躺在床上哭泣,因
為太害怕而無法起來洗澡,但同時,心裏又知道洗澡 其實沒什麼可害怕的。我在心裏復述著一連串動作: 起身然後把腳放到地上,站起來,走到浴室,打開浴
室門,走到浴缸旁邊,打開水籠頭,站到水下,用肥 皂抹身體,衝洗乾淨,站齣來,擦乾,走迴床邊。十 二個步驟,對我來說就像經曆耶穌的艱險曆程一樣睏
難。我用全身的力氣坐起來,轉身,把腳放到地上, 但是之後覺得萬念俱灰,害怕得又轉過身躺迴床上, 但腳卻還在地上。然後我又開始哭泣,不僅因為我沒
辦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而且還因為這樣讓 我覺得自己愚蠢無比
***********************************************************************************************************
渡過2
- 齣版社:中國工人
- ISBN:9787500864493
- 作者:編者:張進
- 頁數:272
- 齣版日期:2016-09-01
- 印刷日期:2016-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9
?
讀張進編的《渡過》,讓你學會與命運和解,與真實相遇;接納自己,知行閤一。
24個直麵內心、揭開生命真相的故事,撫慰心靈,給你堅定的信念;
13位知名專傢,理論結閤實踐,傳遞科學的力量,帶你走齣精神睏境。
經曆過精神疾病睏擾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幻象。有些患者在幻象的控製下,能看到彆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彆人聽不見的話,有著彆人所體會不到的內心感受。
?
張進編的《渡過》為繼《渡過》之後,財新傳媒
創始高管張進又一力作。本書中不僅有感人至深、充 滿治愈能量的戰勝抑鬱癥的故事,也有專業、科學的 理論探討,為正遭受抑鬱癥摺磨的患者及患者傢屬提
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是心靈療愈的權威指南。
?
上篇
幻象
題記 你所認為的幻象,其實是我的精神世界
一位急短障礙患者的心路曆程
兩個不同的我,交替在同一個身體裏
現在的危機,是為瞭規避另一場危機
一個姑娘的9種人格
我有一個叫D的朋友
女子行為異常,原是躁狂作怪
生活屬於你自己,和他人無關
我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9年發作8次,一位雙相患者如何看待疾病
中篇 光明
題記 你受的苦、遭的罪、忍的痛,後都會變成光,照亮
你的路
自信是自我接納
我如何一次次渡過自殺危機
那些壓不垮我的,隻會讓我變得*加強大
曾經以為我的世界就這麼坍塌,現在看來隻是新的開始
我能選擇和不能選擇的事情
一生的戰役
我為什麼能夠公開病情
孩子,彆怕,我們陪你走下去
我的抗鬱“三部麯”
我帶母親治病13年的經曆和教訓
一份來自美國的康復經驗
跑步是我的信仰——如何通過跑步治愈抑鬱癥
迴鄉
精神疾病患者**能夠過上正常生活
擺脫所有“害怕”,學著讓自己強大
下篇 知行
題記 如果我身處黑暗,你是能救贖我的光
如何幫助抑鬱癥患者?這裏有全病程指南
對抑鬱癥用藥利弊的完整錶述
如何判斷抑鬱癥藥物治療是否見效
母女關係往往是抑鬱之結
從糖尿病看抑鬱癥,兼談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美國如何治療抑鬱癥
用綜閤徵思維治療抑鬱癥
心理學如何對付強迫癥
心理谘詢治療有哪些技術手段
打開元認知心理乾預技術內箱
糾正認知誤區,收獲安好睡眠
抑鬱癥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有何區彆
康復是患者畢生的功課
後記 抑鬱不是你的敵人
?
中篇 光明
題記 你受的苦、遭的罪、忍的痛,*後都會變成光, 照亮你的路 沒有人願意得病,尤其是精神類疾病。
但是,疾病往往不期而至,讓你猝不及防。這個
時候,我們能做的,除瞭積極求治,*要接受得病的 事實,接受不堪的經曆;接納自己,包容彆人。
在*望中嘗試,在嘗試中等待,在等待中改變,
在改變中重生。這個世界不**,但我們仍然可以自 我療愈。
一位從疾病中掙脫而齣的患者說得好:你受的苦
、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後都會變 成光,照亮你的路。
**自信是自我接納 自信是人人都想獲得的東西,多數人卻可覓而不
可得。自信藏在瞭哪裏? 這兩年,經常有相熟或不相熟的朋友來找我,訴 說自己的病理或心理睏惑。病理問題相對好辦,雖然
凶險,但隻要找對醫生,正確診斷,對癥下藥,並不 難處理;難的是心理問題,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浮,連 坐標都不易找到,往往讓你無從下手。
不久前,一位美國留學生通過網絡找到我訴說苦
惱。他自小就是學霸,一路凱歌高奏,直至進入哈佛 。可是,在外人眼裏無比**的他,卻**不自信。
他說,自己其實能力很差,力不從心;外人評價高,
是因為他把真實的自己藏瞭起來,欺騙瞭大傢。他現 在*發愁的是畢業後沒有能力在美國立足,每天都糾 結於要不要迴國。
還有一位老兄,開瞭一個對個人來說挺大的公司
,小有資産,時不時就去海外度假。沒人知道,在強 大的外錶下,他內心惶惶不可終日。他覺得自己的每 次成功都是僥幸,外部強手林立,內部虎視眈眈;*
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這兩個人的來訪,讓我認識到一個現象:自信其 實和能力無關,和財富無關,和權位無關,和成就無 關。
曾經,我認為,一個人不自信,是因為不如人— —看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什麼是自信?心理學著作中定義很多,隨手摘引
兩則:“自信是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 的估價”;“自信是指人對自己的個性心理與社會角 色進行積極評價的結果”……
這些定義過於學究,且讓我作一個*感性的描述 :自信就是心裏踏實。再具體些:自信意味著一個人 對他所處的外部世界有把握,因此不憂不懼。
這麼說來,自信就不是一種恒定的東西,而是分
層的、變動不居的。一個人來到人間,終其一生,都 要麵對外部世界每時每刻的變化。而要用自己有限的 人生經驗,去把握無限復雜的陌生世界,何其難也!
自信,其實就是人類在尋求社會適應的過程中所 衍生齣的情緒體驗。如此說來,自信也好,不自信也 罷,應該是一種流動的心境。而鑒於人類的渺小,自
信隻能是暫時的,不自信是永恒的。
故此,上述學霸和企業主,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自己的弱點,
知道外部世界其實不由他掌控,內心深處纔會有 種種不可名狀的不安。而人的心理功能之一,是自我 保護,所以他們會用光鮮的外錶,掩藏內心對外部世
界不可知的恐懼。天長日久,心力交瘁。
這是一齣戲嗎?——很多看起來很自信的人,其 實是在努力錶演齣自信的樣子。
基於上述認識,我想,如何纔能獲得自信? 首先,不要強求自信。
人人都知道自信是一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會努力
追求自信、顯得自信。成功學之類的書暢銷就是因為 這個原因。殊不知,自信這種東西*難強求。從哲學 上看,世界是不可知的,**真理是不存在的,井然
有序是暫時的,萬物運行並不總有規律可循。因此, 希望擁有**的自信,隻是幻想,是精神上的**。
所以,不要害怕不自信。對比一下焦慮,也許可 以看得*清楚。
焦慮作為一種情緒是負麵的。但是,適當的焦慮
並非壞事。焦慮是一個人在麵臨不能控製的現實威脅 時所産生的情緒反應,其生理過程是:當麵對挑戰而 焦慮時,大腦丘腦下部區域一個小小的迴路會釋放壓
力荷爾濛,將身體置於高度警覺狀態,在短時間內調 動生命潛能,迎戰各種危機。等到危機過去,應激反 應就會自動關閉,從而休養生息。
和焦慮類似,不自信也是一種內斂的力量,剋己
、節製由此而生。不自信也可以激發人的鬥誌,逼迫 自己不斷拼搏和努力,“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亦 是好事。
其次,盡管不自信並非全是壞事,我們仍然有必
要去追求相對自信。正如心理學傢艾爾弗烈·阿德勒 (Alfred Adler)所言:“人們所有的成長動力與行 為目標,旨在追求安全和剋服自卑感。”
怎麼辦?很簡單,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從而調 整好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關係。
對人性和人生的覺察與反省,是一個人真正的強
大。如果缺乏自我觀照和觀察的能力,不管他在世俗 功業上多麼成功,靈魂中的焦慮,都是擺脫不瞭的苦 痛。
在一定程度上,這和道傢的觀念相應:“道常無
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 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自信是對自我的認識和接納。當看見內在的 自我,傷痛還在,卻不再抱怨。生命在穿越和成長, 生命的智慧在醞釀、發育。審視自身,相遇真實,纔
會真正瞭解生命、瞭解人生。於是纔有真正的自信。
想到這裏,我不禁心生感慨:人類的至理,不分
地域,不分領域,不分年代,其實是相通的。比如, 哲學傢鼻祖蘇格拉底早就問過:“你是誰?你從哪裏 來?你到哪裏去?” 這三個問題,如果誰能夠迴答,他就獲得瞭**
自信——以有限的經驗對無限世界的把握。
作者◎張進,本書編者,“渡過”公眾號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