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正版: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978756333919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 作者 | 劉力紅 |
定價 | 30.00元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ISBN | 9787563339198 | 齣版日期 | 2006-07-01 |
字數 | 頁碼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522Kg |
內容簡介 | |
《思考中醫》又名《傷寒論導論》,作者以其對中醫經典的執著和熱愛,緻力於《傷寒雜病論》的研究解讀和疑難病癥研究。為瞭避免深奧晦澀,作者竭力將學術性與趣味性相結閤,對《傷寒雜病論》的研究,是個案特點和學術規律結閤研究的典範。該書名為“思考中醫”,是取思考時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所以它既是中醫書,也是傳統文化學術書,更是一本瞭時空與領域的人文社科書。 四氣調理人論篇第二--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這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晩乎。 |
作者簡介 | |
劉力紅,男,1958年生。醫學博士,教授。就讀於廣西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於院內師從陳亦人、陳治恒教授修習傷寒之學;於院外隨李陽波、王慶餘、曾邕生等師修習易、道、醫學。現供職於廣西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
目錄 | |
序 章 略說中醫的學習與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認識 1.理論認識的重要性 2.楊振寜教授所認識的中國文化 3.傳統理論的構建 二、學問的傳承 1.現代中醫教育的模式 2.形而上與形而下 3.師徒相授 三、尋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經典 1.曆史的經驗 2.掃清認識經典的障礙 3.三種文化 4.學習經典的意義 5.認識經典與現代 6.如何學好經典 第二章 傷寒之意義 一、傷寒論說什麼 1.傷寒的含義 2.雜病的含義 3.論的含義 二、認識陰陽探求至理 1.認識陰陽 2.傷寒總說 第三章 陰陽的工作機製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2.三陰三陽 二、陰陽的離閤機製 1.門戶概念的引入 2.陰陽的開閤樞 3.開閤樞病變 4.傷寒傳足不傳手 第四章 治病法要 一、醫者的兩個層次 1.下工層次 2.上工層次 二、臨證察機 1.何以察機 2.十九病機 3.抓主證,識病機 第五章 太陽病綱要 一、篇題講解 1.辨釋 2.太陽釋 3.病釋 4.脈釋 5.證釋 6.治釋 二、太陽病提綱 1.太陽病機條文 2.釋義 三、太陽病時相 1.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2.欲解時 3.欲作時 4.總觀六經病欲解時 第六章 陽明病綱要 一、陽明釋 1.陽明本義 2.陽明經義 3.陽明府義 4.陽明的運氣義 二、陽明病提綱 1.總義 2.脾約 3.正陽陽明 4.少陽陽明 三、陽明病時相 1.申至戌上 2.陽明病要 3.欲解時相要義 4.陽明治方要義 5.陽明欲劇時相 6.對高血壓病的思考 第七章 少陽病綱要 一、少陽解義 1.少陽本義 2.少陽經義 3.少陽府義 4.少陽運氣義 二、少陽病提綱 1.總義 2.彆義 三、少陽病時相 1.寅至辰上 2.少陽病要 3.少陽時相要義 4.少陽持方要義 5.《本經》中兩味特殊的藥 6.少陽之脈 第八章 太陰病綱要 一、太陰解義 1.太陰本義 2.太陰經義 3.太陰藏義 4.太陰運氣義 二、太陰病提綱 1.太陰病機 2.太陰的位性特徵 3.太陰的病候特徵 三、太陰病時相 1.亥至醜上 2.欲解時要義 3.欲劇時相 4.太陰治方要義 第九章 少陰病綱要 一、少陰解義 1.少陰本義 2.少陰經義 3.少陰藏義 4.少陰運氣義 二、少陰病提綱 1.微妙在脈 2.但欲寐 3.少陰病形 三、少陰病時相 1.子者復也 2.欲解何以占三時 四、對AD病的思考 第十章 厥陰病綱要 一、厥陰解義 1.厥陰本義 2.厥陰經義 3.厥陰藏義 4.厥陰運氣義 二、厥陰病提綱 1.消渴 2.氣上撞心,心中疼熱 3.飢而不欲食 4.食則吐蛔 5.厥陰禁下 三、厥陰病時相 1.醜時義 2.厥陰方義 結語 附錄:《思考中醫》九問 跋 |
編輯推薦 | |
★ 推薦閱讀:內證觀察筆記 治病書-中醫破執 民間良方 民間驗方 選擇中醫 走近中醫 茶之路 中醫治病開方實際上就是開時間。中醫治病的真實境界其實就是利用“藥物”的不同屬性來模擬不同的方、不同的時間、空間。時間可以用藥物來模擬,空間也可以用藥物來模擬…… 也好,孔子也好,都非常強調“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那中醫這個道是什麼呢?就是陰陽,就是時方!經典是中醫這門學問的基礎學科,而這個基礎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夠代替。因此,欲學好中醫,欲在中醫這門學問裏達到較高的境界,就必須重視經典,就必須重視這個基礎學科。 這本書除瞭學術性外,還頗具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可讀性很強的好書。這本書給我們的啓示之一是,要想真正讀透一部經典,恐怕要窮畢生的精力纔行。 在平常人眼裏,中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總覺得西醫幫助渡過瞭急、危、重等諸道難關,然後讓中醫來收尾,讓中醫來調養。因此,說到底,中醫隻能用來治一些死不瞭的病。而在另一些人眼裏,中醫隻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醫究竟是不是這麼迴事呢?就讓《思考中醫》來迴答這個問題。 |
文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