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湯一介先生的遺稿,經整理後首次齣版。全書以三個部分分彆敘述瞭作者的祖父、父親,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經曆、人物關係、學術著述等內容,生動而深刻地展現齣湯氏一門三代知識分子在中國百年社會動蕩變遷中的政治命運和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學術的傳承守望。
父親湯用彤先生是蜚聲中外的哲學史傢、佛教史傢、教育傢,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少數幾位能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作者細緻地迴顧瞭父親的人品、操守、個性,以及他作為一代國學大師的學問成就。
對於自己,湯一介更以力持客觀、自我解剖的態度講述瞭自己的經曆和學術生涯,將一生悲歡得失、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紮沉浮、始終孜孜以求的學術曆程等完整地呈現齣來。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嘆!不難想見,這部中國讀書人的百年縮影,其曆史價值會隨著歲月的流逝曆久彌新,其學術價值也定會隨著一代代學人的深入體會而不斷放大。
我對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因為我愛我的祖國,就必須愛我的祖國的文化,一個國傢必須有自己的文化傳統,隻有珍惜自己文化傳統的國傢,纔是有希望的國傢。
——湯一介
編輯推薦:
★湯一介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遺稿,塵封12年首次齣版!用42萬字的赤誠講述一位知識分子的良知自省和三代國學大師的傳承守望。
★星雲大師、饒宗頤一緻推崇湯一介的學問人品;樓宇烈、樂黛雲、成中英、餘敦康、牟鍾鑒、金春峰、陳可冀、怡學大和尚、錢遜、王博、於丹、林崇德、王守常、李存山、 張廣保、乾春鬆、趙白生、苑天舒等近20位大咖聯袂推薦。
★國學的的群英譜,大師的朋友圈。在《我們三代人》中,湯一介以紀實的筆法全麵介紹瞭他的父親、一代國學大師湯用彤與鬍適、錢穆、熊十力、吳宓、傅斯年等人的交往,並客觀講述瞭湯用彤晚年的思想變化,而不為尊者諱。比如用彤先生是如何認識共産黨的;國民黨敗退前,湯用彤為什麼選擇留在大陸?湯用彤1951年的一份思想檢查等。
★自我解剖,秉筆直書,不迴避問題。湯一介以忠厚的立場記載瞭自己一生的悲歡得失、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紮沉浮、始終孜孜以求的學術曆程。首次用1萬多字的篇幅講述“梁效”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不迴避自己的責任。
★真實、真誠、中正的書寫態度。
湯傢三代人牽扯到很的人物關係,湯一介本著一種同情的理解和中正為人的態度來寫這些關係,沒有阿諛逢迎,沒有吹捧,也沒有有意的貶低任何人。這樣的書寫,堪為後輩典範。
★中國百年學術文化史的縮影。《我們三代人》提供瞭一個理解百年學術史和文化史的綫索,同時也給瞭我們提供瞭中國政治史的角度。湯先生在他的學術思想、哲學思想發展當中有很重要的基礎就是三代人的傳承,百年來中國政治變革、社會發展、思想文化發展,其實這三代人是中國發展的縮影。
★講述創辦中國私立大學的夢想。湯一介生前一直想把中國文化書院辦成一所綜閤性的私立大學,他在書中全麵介紹瞭他擔任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期間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夢想難以實現的遺憾。
★首次完整呈現湯氏傢訓的原始手跡。湯氏傢訓“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素位而行、隨適而安”齣自湯一介祖父湯霖的《頤園老人生日讌遊圖自序》中。《我們三代人》首次將頤園老人的珍貴手跡完成呈現給讀者。
##汤老先生的书,翻过一些,关于玄学和道教的,都不错,但总觉得差一口气。本科时候有幸听过一次讲座,就有限的阅读和听讲来说,不是特别佩服。不过此书叙述他思考问题的历程,倒是让我开始佩服了。
评分##写与梁效的关系很真诚,反思也很深刻。比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好多了。汤自己说:“在孔德小学我的功课一直是中等,所以表现得很平常,。。。”(193)“如果说小学时候的我是个平平常常、很听话的乖孩子,那么中学时候的我可以说是一个学习不好、习惯不好的坏孩子。。。。这时我的功课仍然是平平,且很不用功,贪玩,。。。”(204)“我转学到联大附中,但考试期已过,就给我作一次单独考试,考试的成绩很差,。。。”(205)“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一年结束,由于数学不及格,补考仍未及格,又成了留级生。”(206)“我们都对当时的训导主任、童军教官不满意,觉得他对我们总是另眼相看,这样使得我们更加对学习没有兴趣。”(208)可就是这样一个学习不好的人后来却执中国哲学界之牛耳!
评分 评分 评分有些篇章之前在汤老的其他作品中见过,梁效那部分内容倒是新的。记得9月9日汪德迈先生来的时候,乐黛云老说这本书的出来颇不容易,为了能出版,已经对有些内容在不损坏原意的情况下作了修正,换一种表述,但没有删文字,因为汤老生前对于删减还是很在意的。现在这个本子似乎又被消失了。不知九泉之下的汤老又会作何想。
评分 评分##匆匆翻过,大师回忆录读多了会发现文字多数不甚讲究,少韵味。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汤用彤教汤一介读书,如何循序渐进,先读经典的入门著作,再去读元典,若毫无基础直接读元典,一则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不易读懂,二则易因难而退,灰心丧气。想起本科时读康德,没有一丝一毫西哲背景与粗浅了解,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每个字都认识,读完了一个字没读懂。从此,多年不碰哲学,直到现在。
评分##大一购入,其后束之高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