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修訂第六版) 李澤厚

正版現貨!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修訂第六版) 李澤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康德
  • 李澤厚
  • 批判哲學
  • 形而上學
  • 認識論
  • 中國哲學
  • 文化批判
  • 學術著作
  • 修訂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新脚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6002
商品编码:27109703734
丛书名: 批判哲学的批判(修订第6版)
开本:32
出版时间:2007-11-01

具体描述

   上麵的産品參數信息由天貓提供,僅作參考,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的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修訂第六版)
作者或編譯者:  作者:李澤厚 著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齣版社
ISBN:  9787108026002
  46元
齣版日期[僅參考]:  2007年10月
裝幀及開本:  精裝32開
頁數[僅參考]:  464頁
其他參考信息:  我的確很高興看到近期西方康德研究的“路嚮”與我三十年前《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有相當接近處。這就是從傳統偏重康德的先驗主義、個體主義、理性主義、第二批判,轉到重視康德的經驗主義、集體主義、感性主義、第三批判和康德有關政治、曆史、宗教的許多論說;也就是說轉到重視康德的人類學和曆史觀並據此來解讀康德。
——李澤厚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寫成於“文革”,初版於1979年春。一讀者言曰,讀此書始知什麼是哲學,倆們著名美國華人學者曾不約而同地認為此書乃有關康德哲學的佳中文著作。該書一掃陳陳相因的論調模式,論述瞭康德先驗論在哲學史上的樞紐意義,談論瞭認識論(真)、倫理學(善)、美學和目的論(美)三大領域中的主要哲學問題究竟何在,作者創造性地運用實踐觀點逐一予以後具體剖析,徑而申說瞭作者本人的哲學;強調使用和製造工具是人類社會的根基,以“人類如何可能“迴應瞭康德的”的著名課題。

   作者簡介
      李澤厚:著名哲學傢,湖南長沙寜鄉縣道林人,生於1930年6月,曾就讀於寜鄉四中,湖南省師範,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 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 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
     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傢。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 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啓濛的 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齣版瞭《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美學三書》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2010年2月,美國的世界性古今文藝理論選集《諾頓理論與批評文選》第二版,收錄瞭李澤厚《美學四講》“藝術”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層與始積澱”。這套文集由柏拉圖的論著選起,一直選到當代。李澤厚是進入這套一直由西方理論傢統治的文論選的位中國學人。

   目錄
內容提要
章 思想來源和發展過程
 一 時代背景和政治傾嚮
 二 思想資料
 三 牛頓和盧梭的決定性影響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種相互對立的哲學派彆結閤在一個體係中”
 六 “迴到康德”的現代思潮
第二章 認識論:(一)問題的提齣
 一 所謂“批判哲學”
 二 “先天綜閤判斷如何可能”
 三 二元論和唯心主義
 四 “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
 五 “綜閤”是改造對象
 六 關於數學的本質
第三章 認識論:(二)空間與時間
 一 時、空是“感性直觀形式”
 二 “經驗的實在性”和“先驗的觀念性”
 三 現代西方哲學批判康德的時、空觀
 四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
第四章 認識論:(三)範疇 
 一 範疇作為“知性純粹概念”
 二 “先驗構架”
 三 “知性的先驗理”:甲、“量”與“質”
 四 “知性的先驗理”:乙、“實體”與“因果”
 五 “知性的先驗理”:丙、“交互”與“經驗思維三準則”
 六 自然科學因果性理論中的康德主義
 七 “必然性的證明是在人類活動中,在實驗中,在勞動中”
第五章 認識論:(四)“自我意識”
 一 “自我意識”是康德認識論的核心
 二 “主觀演繹”
……
第六章 認識論:(五)“二律背反”
第七章 認識論:(六)“物自體”
第八章 倫理學:(上)道德律令
第九章 倫理學:(下)宗教、政治、曆史觀點
第十章 美學與目的論
後記
再版後記
三十周年修訂第六版後記
附錄:循馬剋思、康德前行

   精彩內容及插圖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