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世界知識齣版社正式齣版中文版由堀場一雄著的《日本對華戰爭指導史》。
《日本對華戰爭指導史/北京大學戰爭與戰略研究叢書》可稱為該社已齣版的服部卓四郎著《大東亞戰爭全史》的姊妹篇,記述瞭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全麵侵華戰爭。
作者是舊目軍的精英官僚、陸軍大佐堀場一雄。他1900年齣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陸軍少年學校學習,1922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34期),1930午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在日本全麵侵華戰爭期間,他始終在策劃侵華戰爭的核心機要部門擔任要職:1937-1939年在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戰爭指導處工作,1939年12月-1941年7月在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工作。在參謀本部和派遣軍總司令部的文件中,他擬製的方案甚多。堀場一雄說,“我的全部精力完全貫注於處理對華戰爭。”
戰爭結束後,堀場一雄撰寫瞭《日本對華戰爭指導史/北京大學戰爭與戰略研究叢書》一書,經過日軍舫衛研修所戰史研究室編輯加王,於1962年由日本時事通信社齣版發行。
從內容來看,作者從日本舊軍人的立場、一觀點齣發,係統地敘述瞭從盧溝橋事變開始的日本全麵侵華戰爭,介紹瞭戰爭各階段、各次作戰的形勢、雙方套勢、戰爭指導方針、作戰原則,並詳細地闡述瞭日本當局勾結中國頑固派、收買投降派、反對中國共産黨和人民大眾的戰略、策略。由於作者在日軍機密要害部門工作,在書中使用瞭不少從未發錶過的絕密、機密、秘密資料。
決定齣版該書,主要是齣於這部著作在戰爭與戰略研究領域所具有、的史料和攆術參考價值的考慮。編者和齣版社當然不贊成作者從日本舊軍人角度齣發所闡述的一些觀點和立場,但從另一方麵來看,《日本對華戰爭指導史/北京大學戰爭與戰略研究叢書》對於我們瞭解日本過去那段軍國主義的巧史和當前日本一部分人的曆史觀,都會有所幫助,相信讀者白會明察。
##堀场一雄是日军中少见的有思想的理智派,他看重亚洲文化中的“义”“道”“敬”“信”“爱”价值观,厌恶西方物质主义对亚洲的侵蚀,相信和提倡大东亚共荣圈,认为这和孙中山的大亚细亚主义相近。认为皇军就应该是实现这理念的道义之师。他严厉批评高层缺乏大局观,认为他们实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有时差点就直说都是庸才了。作为高级参谋,他一直为早日结束日华战争出谋划策,显然,他早就看清这会是一个泥潭,会拖累帝国走向难以收拾的局面。应该说他有不少犀利的看法,比如最初的不攻占南京,之后的“汪蒋合流”,以及认为欧战是迫使蒋政府屈服的好机会,而不是无谋略的卷入力所难及的南方战争等等。
评分##“作者是旧目军的精英官僚、陆军大佐堀场一雄。他1900年出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陆军少年学校学习,192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第34期),1930午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他始终在策划侵华战争的核心机要部门担任要职:1937-1939年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战争指导处工作,1939年12月-1941年7月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工作。在参谋本部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他拟制的方案甚多。堀场一雄说,“我的全部精力完全贯注于处理对华战争。””
评分 评分##1,其实一直在解决三个历史问题,为什么没停在满洲?为什么没停在华北?为什么没停在中国?停战比开战难度大。2,也是怪,日本那种尊卑有序的地方,下克上居然是传统艺能。3,崛场不能算个典型的“昭和陆军参谋”,典型的都是从头山满北一辉那一路传承下来的,他更像个操碎心的咨询顾问。4,没有什么历史故事,全是枯燥的方案,里头那种认真说着“促使重庆当局反省”的调调居然很幽默。5,也是太枯燥了,不然可以打个四星的。
评分 评分##新版出来了,都是日本对华工作的政略文件
评分 评分##“作者是旧目军的精英官僚、陆军大佐堀场一雄。他1900年出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陆军少年学校学习,192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第34期),1930午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他始终在策划侵华战争的核心机要部门担任要职:1937-1939年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战争指导处工作,1939年12月-1941年7月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工作。在参谋本部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他拟制的方案甚多。堀场一雄说,“我的全部精力完全贯注于处理对华战争。””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