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古國紀行

濛古國紀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豐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 7月11日
一、到蒙古去
二、飞机上
三、成吉思汗机场
四、入住阿加特宾馆
五、苏赫巴托广场
六、广告牌上的朝青龙
七、蒙古国立民族历史博物馆
□ 7月12日
八、途经色尔腾墓地
九、哈拉和林宾馆
十、山上山下
□ 7月13日
十一、哈拉和林市场
十二、额尔德尼召
十三、帝国的首都
十四、鄂布尔哈布其拉回鹘遗址
十五、九姓回鹘可汗碑
十六、卡剌巴拉克斯古城
十七、巴颜高勒——窝阔台的夏宫
十八、石块羊肉
□ 7月14日
十九、梯卡的文物保护仓库
二十、阙特勤墓地
二十一、毗伽可汗墓地的杀人石
二十二、看护人家
二十三、和硕柴达木硅化木墓
二十四、搭建蒙古包
□ 7月15日
二十五、前往索勒比山匈奴墓
二十六、呼特格陶勒盖墓地
二十七、豪华的松德尔宾馆
□ 7月16日
二十八、后杭爱省博物馆
二十九、布古特碑
三十、蒙古包内的布置
三十一、蒙古人的风俗画
三十二、博物馆院里的鹿石
三十三、塔米尔河谷的巨石
三十四、前往布古特遗址
三十五、垂钓特勤河畔
三十六、索伦格廷达阪
三十七、夜宿大白湖
□ 7月17日
三十八、七棵树山口的鹿石
三十九、特里亚特碑遗址
四十、采葱黑高勒突厥墓
四十一、采葱黑高勒下游的突厥墓
四十二、雨中胡须墓与彩虹照
四十三、风雨之夜
□ 7月18日
四十四、鹿石祭祀圈与积石墓
四十五、扎布汗省博物馆
四十六、乌里雅苏台郊外宿营
四十七、格萨尔庙的黄昏
□ 7月19日—7月20日
四十八、在蒙古住院
□ 7月21日
四十九、前往科布多
五十、科布多省博物馆
五十一、总统套房与科布多会议
□ 7月22日
五十二、科布多市场
五十三、又见匈奴墓
五十四、岑格里赫岩洞
五十五、夜宿霍屯达阪
□ 7月23日
五十六、鹿石边的那达慕
五十七、穿越阿尔泰山
□ 7月24日
五十八、出关回国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2006年夏的濛古國考察,是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濛古曆史考察之旅,曆時14天,行程2800公裏。考古學者羅豐以詳實豐贍的旅行筆記為基礎寫成此書,生動記述瞭一行人的甘苦和收獲。一路上作者筆不離手,不放過點滴的個人感受和生活細節,他追摩前輩科學探險學者的風範,悉心記錄遊牧生活特有的風土人情,壯麗蒼茫的草原美景,以及先民留下來的鹿石、碑銘、遺址、墓葬等,配閤大量照片、手繪圖片,使這部紀行成為一部難得的科考筆記佳作。

□□□□

2006年我在哈佛訪問﹐不得不忍痛謝辭濛古國考察這一難得的機會。如今此書齣版,書中見聞讓我感羨不已。羅豐不僅是一位考古學者﹐更是一位典型的知識人,淵博而不囿於學科﹐對周遭的人、事﹑物,認知十分敏銳﹐因而常有獨到創見,並時作驚人之語。這本綜閤記遊﹑學術﹑懷古﹑思今的旅行雜記﹐最能錶現我所認識的作者。同時,本書也能讓我們體認﹐“跨界旅行” 何以能夠産生巨大的思想激蕩與文化衝擊。

——王明珂

讀羅豐此書,仿佛多年前那個多雨的濛古之夏,那種白天坐車飛奔,晚間在草地紮帳篷的野外生活,猛然間都在眼前重現。伊德爾河邊飄著迷人藥香的艾蒿,金色落日下的烏裏雅蘇颱古城,末世般的火山熔岩景觀,以及我們藉助頭燈,一邊聽雨滴敲打帳篷,一邊寫考察筆記的那些草原之夜。往昔已是異鄉,因瞭這些文字,往昔都是美好。

——羅 新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编校错误有点多,内容鸡肋,远不如罗新那本。排版装帧倒不错。

评分

##一位考古学人的蒙古游学流水手帐,充满着吃喝拉撒的东西。文献准备不足,理论储备不足,全指着摄影师的照片和小清新的设计加分。

评分

评分

##比預期不好看,可能我比較low

评分

今天买的书...后半段还不错,但整体有一种中老年旅行团游记的感觉,我觉得作者可以更纯粹一点,只写写相关历史或者蒙古观感,谁会关心你飞机几点起飞行李丢没丢几点吃的饭,婆婆妈妈的流水记事把整本书都弄糟糕了。

评分

评分

##一位考古学人的蒙古游学流水手帐,充满着吃喝拉撒的东西。文献准备不足,理论储备不足,全指着摄影师的照片和小清新的设计加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