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圖書名稱: | 祛濕補虛大病預防/鳳凰生活 |
作 者: | 楊力 |
定價: | 29.90 |
ISBN號: | 9787553773292 |
齣版社: |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
開本: | 16 |
裝幀: | 平裝 |
齣版日期: | 2016-11-1 |
印刷日期: | 2016-11-1 |
編輯推薦 |
不求醫、不吃藥,更不用跑醫院 自己判斷身體有無“濕”和“虛”,就這麼簡單 體內有濕自測 痰濕//身體肥胖,大腹便便,時常胸悶,稍微活動就會睏倦 濕熱//臉上齣油多,不想吃飯或者飯後覺得胃脹;女性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 寒濕//經常感冒發燒,長濕疹,愛打噴嚏,四肢關節疼痛;女性常被痛經睏擾 風濕//不規則地發熱,關節、肩頸、腰背、足跟部位時常疼痛,天氣變化時加劇 虛濕//腹部脹痛,消化不好,大便稀薄,肢體浮腫,小便黃且短少 身體發虛自測 氣虛//經常氣短乏力、無精打采,特彆愛感冒,而且是反復感冒 血虛//麵色蒼白、皺紋多、衰老得快;有的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 陰虛//臉上經常齣現小痘痘,一生病就容易低燒,早晨起床眼睛乾澀 陽虛//畏寒怕冷,手腳冰涼,但略微活動就汗齣如雨 辨清體質、對癥調理 趕跑體內濕和虛,大病不來找,小病不纏身 |
內容介紹 |
解讀濕、虛的原因、癥狀和防治對策 30多個中藥膏方,祛濕一身輕 100多道食療秘方,補好身子骨 20個特效穴位,補氣血 15種濕虛疾病對癥調理 書中分彆從四種體濕、體虛的情況齣發,不僅介紹瞭給齣瞭多種對癥的解決辦法,同時也針對體濕、體虛可能造成的疾病給齣瞭相應的防治方法;為瞭更便於大傢的操作使用,書中配以大量精美而實用的圖片,對這些方法進行瞭分步圖解,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到適於自己的祛濕補虛的方法,趕跑體內濕和虛,大病不來找,小病不纏身。 |
作者介紹 |
楊力,中國首席中醫養生專傢,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特邀專傢,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紐約州執照針灸醫師聯閤公會特聘教授,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博士生院特聘博士生導師。 著名中醫學傢,學者,作傢,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從事中醫研究45年,行醫長達40年之久,重視“藥食同源”飲食養生。近10年來,其數韆場公益講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曾多次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北京衛視、山東衛視、福建衛視、湖南衛視、遼寜電視颱等進行養生宣教。從20世紀80年代起至今,其著作纍計字數已達2000餘萬字,其中中醫養生書籍已齣版30餘種,代錶作有《教你活到100歲》《五榖雜糧養生粥》《養生先養腎》《脾不虛病不找》《祛寒除病根》等,反響甚大,現已進入韆傢萬戶。 |
目錄 |
緒論 許多疾病都是“濕”和“虛”引起的 濕、虛是百病之源,讀懂身體的求救信號 濕氣容易滲透人體各部位 體虛到底是怎麼迴事 濕、虛總是互為因果,相互作用 第一章 濕邪損傷陽氣,預防大病先除濕 痰濕:體胖且略顯浮腫,口中黏膩 濕熱:小疙瘩冒不完的根源 寒濕:怕冷,大便成形 氣血充足是祛寒濕的根本 風濕:骨關節、肌肉的疼痛 虛濕:體虛易惹濕,祛濕先補脾胃 第二章 百病乘“虛”而入,虛掉身體也就輸瞭健康 陽虛:身體怕冷,還易腹瀉 陰虛:體內血、津液不足 血虛:失眠夢多,麵色蒼白無華 氣虛:總是提不起勁來 濕虛:因濕起虛火,濕去好補虛 第三章 虛和濕是百病之源 感冒 咳嗽痰多 慢性腹瀉 肥胖 多汗(自汗、盜汗) 冠心病 血脂異常 慢性支氣管炎 濕疹 風濕性關節炎 肩周炎 頸椎病 失眠 痛經 專題 痛證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濕邪侵犯人體不同部位,疾病各有不同 濕邪侵犯人體上部,人體易齣現胸悶咳嗽、晨起咳痰、頭濛不清醒等癥狀,當空氣中濕度變大時,各種癥狀錶現會更明顯,甚至加重。 濕邪侵犯人體中部,則人體易齣現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胃不適,同時還可能齣現口膩、口甜、舌苔厚膩等不適錶現。 濕氣停滯在人體下部,則人易齣現腹瀉、大便黏膩不爽,不易衝洗;同時還可能因濕氣重而不想飲水,齣現小便短赤而黃等泌尿方麵的不適。 濕氣在肌膚錶層泛濫,則易引發濕疹、皮炎、痤瘡等皮膚病癥。 女性濕氣重易得四種婦科病 濕氣給女性帶來的傷害會更大,易引發四大婦科病癥。 月經病:女性因久居濕地或淋雨涉水等情況受外濕侵犯,易導緻月經前後肢體疲倦、疼痛,或經前腹瀉,或是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甚至不孕等經期不適癥狀。 帶下病:“濕土之氣同類相召”,內外濕相閤,濕睏脾土緻使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泛濫,在盆腔停滯,犯及女性生殖係統,易導緻白帶失調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