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二十世紀的西歐左翼(上下冊) | 作者 | 唐納德·薩鬆 |
| 定價 | 28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99987 | 齣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修訂版》(上下)主要內容包括:現代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者:北歐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敗、德國的社會民主主義者、法國的人民陣綫、英國工黨的失敗、受挫的選擇、“新社會主義”計劃派、奧地利馬剋思主義和奧托·鮑威爾、意大利主義與葛蘭西、戰爭、抵抗運動及其後果:1939—1948年、西歐主義的興衰等。 |
| 作者簡介 | |
| 唐納德·薩鬆(Donald Sassoon),齣生於開羅,先後在巴黎、米蘭和倫敦受教育。他在倫敦大學的瑪麗王後·韋斯特菲爾德學院講授曆史學。作為英國著名的學者、比較歐洲史研究專傢,薩鬆著述甚多,影響廣泛。《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一書獲1996年伊薩剋·多伊徹奬,美國和歐洲幾乎所有的著名大學都將其作為學術教科書使用,奉為研究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經典之作。此外,薩鬆還著有《當代意大利——1945年以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濛娜麗莎微笑五百年》等。 |
| 目錄 | |
| 叢書總序 中文版簡評 上 冊 縮略詞 序 言 捲 擴張 部分 通往政治權力的艱辛之路 章 1914年之前社會主義的確立 第二章 從戰爭到戰爭(1914~1940) 戰爭 現代主義的誕生 社會主義者:北歐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敗 德國的社會民主主義者 法國的人民陣綫 英國工黨的失敗 第三章 受挫的選擇 “新社會主義”計劃派 奧地利馬剋思主義和奧托·鮑威爾 意大利主義與葛蘭西 第四章 戰爭、抵抗運動及其後果:1939~1948年西歐主義的興衰 第二捲 鞏固 第二部分 福利社會主義的建構(1945~1950) 第五章 1945年後的社會主義者 第六章 構建社會資本主義(1945~1950) 福利國傢 控製資本主義:國有化和經濟計劃 第七章 外部製約:社會主義的對外政策? 第三部分 走嚮修正主義(1950~1960) 第八章 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 第九章 介於中立主義與大西洋主義之間 第十章 修正主義的基石 第四部分 錯綜復雜的1960年代:“懸而未決” 第十一章 左翼的迴歸 繁榮 選舉 在野 執政 第十二章 對外政策共識的建立 第五部分 大論戰 第十三章 工人階級抗爭的復興(1960~1973) 第十四章 意識形態和學生抗爭的復興 第十五章 女權運動的復興 下 冊 第三捲 危機 第六部分 資本主義大繁榮時期的結束(1973~1989) 第十六章 危機和左翼:總論 資本主義黃金時代的終結 左翼的興衰變遷 第十七章 小國的社會民主主義:奧地利、瑞典、荷蘭和比利時 奧地利 瑞典 荷蘭 比利時 第十八章 德國和英國:執政的社會民主黨和工黨 第十九章 法國的實驗 第二十章 意大利主義的失敗 第二十一章 西歐極權主義政權的終結: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臘 經濟的先決條件 葡萄牙革命 西班牙的“協商性分裂” 希臘的變革 第七部分社會主義的大危機 第二十二章 工人、婦女和綠色運動 隻是工人嗎? 越來越少的工人 工作女性 性彆平等 “新政治” 綠色運動 女性的齣場 第二十三章 退守在後堡壘中的激進主義 工黨左派的興衰 瑞典雇員基金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新政治 第二十四章 新修正主義 結 語 緻 謝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一本新的曆史分析名著。唐納德·薩鬆這本明晰、廣博的《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深刻揭示瞭任何有成效的左翼政黨,無論是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還是主義政黨(在諸如法國或意大利的情況),必須要對資本主義創造財富的無方嚮的動力機製進行調節,使之社會化,而不是取代它。 |
| 文摘 | |
| 序言 | |
對於一個對歐洲政治史充滿好奇,但又覺得入門資料過於零散的讀者來說,這套《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簡直是雪中送炭。作者以其精湛的敘事能力,將一百多年的復雜曆史娓娓道來,邏輯清晰,層次分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社會主義流派的辨析,從早期的馬剋思主義、修正主義,到後來的托洛茨基主義、毛主義,以及更為主流的社會民主主義,都進行瞭深入的介紹和比較。這幫助我理清瞭那些看似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豐富,例如對法國社會黨在戴高樂時代後的崛起,對西班牙左翼力量的演變,以及對意大利共産黨在冷戰末期的轉型,都提供瞭生動的例證。閱讀過程中,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歐洲,與那些偉大的思想傢、政治傢一起,經曆瞭思想的碰撞與現實的考驗。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見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歐洲曆史的興趣。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提供曆史信息,它更像是一堂深刻的思想啓濛課。作者通過梳理歐洲社會主義百年來的發展軌跡,展現瞭左翼理想與現實政治之間的張力,以及不同時代背景下,左翼運動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新左翼”運動的分析,以及其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批判和突破。這部分內容讓我看到瞭社會主義思潮的活力與創新性,以及它如何與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等其他社會變革力量相互影響。雖然書中涉及瞭大量的政治理論和曆史事件,但作者的寫作風格卻非常吸引人,語言流暢,結構閤理,即使是對歐洲曆史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進入閱讀狀態。總而言之,這套《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二十世紀的西歐左翼》是一部內容翔實、分析深刻、文筆流暢的學術巨著,它不僅為我打開瞭認識二十世紀歐洲左翼運動的新窗口,更讓我對政治、社會與曆史有瞭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坦白說,在翻閱這套《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之前,我對“歐洲社會主義”的認知是相當模糊的,更多的是停留在一些刻闆印象中。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想法。它並非一本歌頌或批判性的著作,而是一部嚴謹的學術研究,它用客觀的筆觸,呈現瞭西歐左翼思潮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傢所經曆的復雜演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民主社會主義”的討論,書中深入剖析瞭這一思潮如何成為二十世紀西歐左翼的主流,以及其在不同國傢實踐中展現齣的不同麵貌。從北歐模式的福利國傢,到英法等國的國傢乾預政策,再到意大利共産黨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政治策略,作者都進行瞭詳盡的分析。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社會主義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在與資本主義、民主製度、民族國傢等多元力量的互動中,不斷調整、演變和自我革新。它提供瞭一個看待二十世紀歐洲政治格局的全新維度,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那些曾經影響世界的政治思潮。
评分這本《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二十世紀的西歐左翼》無疑是一部鴻篇巨製,對於任何對二十世紀歐洲曆史,特彆是左翼思潮和運動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都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我尤其被它梳理的清晰的曆史脈絡所吸引,從早期社會主義的萌芽,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動蕩與轉型,再到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的對峙以及之後社會民主主義的演變,作者幾乎是麵麵俱到地展現瞭西歐左翼在不同曆史節點上的掙紮、探索與成就。尤其是關於戰後歐洲社會福利國傢的建立,以及不同國傢社會主義政黨在實踐中遇到的挑戰和采取的策略,都寫得相當深入。我曾以為社會主義隻是一個單一的概念,但通過閱讀,我纔瞭解到其內部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例如黨派之間的路綫之爭,改革派與革命派的辯論,以及對不同國傢具體國情的適應性調整。這本書讓我對“社會主義”這個詞匯有瞭更深刻、更立體的理解,它不再是一個標簽化的概念,而是承載著無數曆史人物的理想、實踐與反思的生動過程。
评分我特彆驚嘆於作者對細節的把握和史料的運用。書中的論述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曆史敘事,而是深入到具體的政策細節、政治博弈以及社會運動的組織形式。例如,在討論戰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復興時,書中詳細分析瞭其在《哥德斯堡綱領》中的戰略轉型,如何從一個馬剋思主義政黨轉變為一個關注中間選民和福利社會的“人民政黨”。這種微觀的分析,使得宏大的曆史敘事變得生動而可信。此外,作者在引用大量一手史料,包括政治文獻、報紙報道、個人迴憶錄等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這極大地增強瞭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可讀性。我經常會因為書中的某個細節而停下來思考,想象當時的曆史場景,仿佛親身經曆瞭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對於希望深入瞭解西歐左翼運動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庫,它提供瞭一個全麵而細緻的觀察視角,讓你能夠撥開曆史的迷霧,看到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深層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