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國內稅法給予閤夥企業的稅收待遇不盡相同,有的將其視為納稅虛體,即閤夥企業所得並非由閤夥企業而是由閤夥人承擔納稅義務;有的將其視為納稅實體,即閤夥企業所得由閤夥企業納稅;有的將國內閤夥企業視為納稅虛體,將國外閤夥企業視為納稅實體。當對閤夥企業跨國所得進行國際課稅、適用雙邊稅收協定時,締約方對閤夥企業的協定優惠資格、所得定性等看法不一,導緻雙重徵稅或者不徵稅,使雙邊稅收協定目的落空。尤其是許多跨國企業通過混閤錯配的安排,利用閤夥企業這種混閤實體達到規避稅收之目的,導緻國傢稅收流失。
本書就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及其跨國所得的適用進行瞭研究,探討瞭各國對閤夥企業給予的稅收待遇、閤夥企業在雙邊稅收協定中享受協定優惠的資格、閤夥企業所得的定性、閤夥人與閤夥企業之間交易所得的課稅、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及其跨國所得的徵稅等問題,結閤我國締結的中外雙邊稅收協定,以及我國所處的不同締約國地位的情形,對如何正確就閤夥企業這種混閤實體適用雙邊稅收協定進行瞭分析。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閤夥企業的納稅地位與定性衝突
一、閤夥企業在各國所得稅法上的納稅地位
(一)美國
(二)德國
(三)日本
(四)加拿大
(五)法國
(六)荷蘭
(七)西班牙
二、閤夥企業的定性衝突
(一)定性衝突的含義
(二)定性衝突産生的原因
(三)定性衝突的不同情形
第二章閤夥企業的協定資格
一、《範本》意義上的“人”和“居民”
(一)《範本》第3條第(1)款意義上的“人”
(二)《範本》第4條意義上的“居民”
(三)“締約國一方企業”或“締約國另一方企業”
(四)各國對閤夥企業居民身份確定的現行規則
(五)美國稅收示範協定下的閤夥企業的主體資格
二、締約國對閤夥企業給予相同定性時的協定資格
(一)涉及兩國的情況
(二)涉及三國的情況
三、締約國對閤夥企業給予不同定性時的協定資格
(一)對閤夥企業協定資格的不同看法
(二)德國解決因閤夥企業定性衝突而引起的協定資格
問題的辦法
(三)《報告》對來源國的建議
(四)針對“締約國另一方的定性具有約束作用”原則的
不同看法
第三章《報告》有關解決定性衝突方法的檢討
一、涉及兩國的情況
(一)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被視為納稅虛體,在來源國
被視為納稅實體
(二)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被視為納稅實體,在來源國
被視為納稅虛體
二、涉及3國的情況
(一)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被視為納稅虛體,在閤夥人
居住國和來源國被視為納稅實體
(二)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和來源國被視為納稅虛體,
有來自將閤夥企業視為納稅實體的第三國閤夥人
(三)所在地國和來源國將閤夥企業視為納稅實體,閤
夥人居住國將其視為納稅虛體
第四章閤夥人來自閤夥企業所得的定性與課稅
一、締約國給予閤夥企業不同納稅地位時所得的定性與
課稅
(一)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被視為納稅實體,在閤夥人
居住國被視為納稅虛體
(二)閤夥企業在所在地國被視為納稅虛體,在閤夥人
居住國為納稅實體
二、締約國都將閤夥企業視為納稅虛體時所得的課稅
(一)利潤所得
(二)特彆報酬
第五章中外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的適用
一、中國閤夥企業所得稅收製度
(一)閤夥企業在中國的稅收待遇
(二)閤夥企業所得稅收製度的缺陷及完善
二、中外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的規定及其適用
(一)中外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的規定
(二)中外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的適用
結語
參考文獻
縮略語錶
附錄:OECD關於對所得和財産避免雙重徵稅的稅收協定範本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初讀之下,便能感受到作者黃素梅女士紮實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態度。語言精準而富有條理,沒有絲毫的冗餘和空泛之辭,每一個句子都仿佛經過字斟句酌,力求錶達最準確的學術觀點。尤其是在論述一些復雜的稅收原則和法律條文時,作者能夠運用清晰的比喻和層層剝繭的邏輯,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像我這樣非法律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逐步理解。在引用文獻和案例時,也顯得十分規範和專業,為論點的支撐提供瞭堅實的依據。我個人尤其欣賞作者在梳理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適用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能力。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條文,而是深入挖掘條文背後的立法精神和實際操作中的潛在挑戰,並針對性地提齣解決方案。這種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稅務專傢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對於希望在國際稅收領域深耕的從業者和研究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填補瞭國內在雙邊稅收協定對閤夥企業適用這一細分領域研究的空白。作者在研究過程中,不僅廣泛查閱瞭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還深入分析瞭大量的司法判例和實務操作,使得本書的內容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前瞻性。尤其是在對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之間稅收協定進行具體分析時,作者能夠準確把握兩國在稅收協定談判和適用上的重點和難點,並在此基礎上提齣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理解當前國際稅收環境下閤夥企業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不僅為稅務從業者提供瞭專業的知識支持,也為政策製定者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通過閱讀本書,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中,準確理解和運用稅收協定,對於保障閤夥企業的閤法權益,促進跨境投資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方麵達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作者在闡述雙邊稅收協定基本框架和原則的同時,並沒有忽視閤夥企業這種特殊商業實體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具體難題。例如,書中對於如何界定閤夥企業的“常設機構”以及由此産生的稅收管轄權問題,進行瞭細緻的剖析。這種分析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還結閤瞭大量的案例,使得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如何在現實世界中落地。我尤其贊賞作者對於不同稅收協定範本(如OECD範本和UN範本)中相關條款差異的解讀,以及這些差異對閤夥企業稅收待遇可能産生的影響。這種比較分析,為讀者提供瞭更全麵的信息,有助於在具體業務中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此外,書中對於稅務籌劃和風險規避的建議,也顯得十分實用,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法律邊界,優化稅務安排,規避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仿佛一次沉浸式的跨境稅務之旅。作者在描述雙邊稅收協定的曆史演進和發展脈絡時,娓娓道來,讓我對這項國際稅收安排的形成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國傢在稅收協定解釋和適用上的差異,進行瞭生動的對比和分析。這使得我能夠跳齣單一的視角,從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來審視閤夥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麵臨的稅收挑戰。比如,書中關於“實質受益人”在跨境交易中如何界定,以及不同稅收協定下的判定標準,就讓我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讓我開始思考,在處理實際的跨境稅務問題時,不能僅僅依靠國內的法律法規,更需要充分理解和運用相關的稅收協定。同時,作者在探討閤夥企業稅務處理的特殊性時,也恰如其分地指齣瞭其與傳統公司製企業的區彆,並分析瞭稅收協定條款在適用上的細微差彆,這對於避免潛在的稅務風險至關重要。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沉穩,采用瞭一種深邃的藍色作為主色調,搭配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散發齣一種嚴謹而學術的專業感。翻開扉頁,紙張的質感很好,有一定的厚度,印刷清晰,裝幀也十分牢固,一看就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我之所以會被吸引,主要是因為“雙邊稅收協定”這個主題,它涉及到國際稅收領域的核心內容,而“閤夥企業”又是很多跨境投資和經營中常見的組織形式,兩者結閤的研究,顯得尤為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目錄的瀏覽,就已經讓我對本書的結構有瞭初步的瞭解,章節的劃分邏輯清晰,從宏觀的協定背景和原則,到微觀的閤夥企業在稅收協定下的具體適用問題,再到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議,層層遞進,似乎能涵蓋研究的各個維度。對於我這樣對跨境稅務閤規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樣一本深入探討特定問題的專著,無疑是尋找答案和深化理解的重要資源。我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具體協定條文解讀,以及不同國傢稅收製度下的實踐差異,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