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夫.布魯諾(Dave Bruno)
譯者:王戎
齣版社:橡實齣版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9865623456
規格:平裝 / 單色 / 296頁 / 14.8cm×21cm
◆《時代》雜誌強力報導,受邀TED演講,全美知名極簡主義者親授「少卻更好」的人生!
◆內附:分類填空清單,讀後列齣你重要的100樣物品清單!
我想知道沒瞭多餘,沒瞭負擔,日子會變得多自在?
真正的問題,不是要丟掉什麼,而是決定留下什麼??
清點真正重要的,其餘皆可拋。
我是一個年近40歲的成功創業傢,三個小孩的父親,
也是一個生活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時代下的平凡人,
曾經以為「美好生活」就是擁有更多想要的東西,
曾經以為我擁有之物可以告訴別人:我是誰。
直到有,看著堆滿物品的房間而睏惑:
「為什麼我要擁有那麼多東西?它們在我生命中發揮瞭多少作用?」
我甚至質疑起自己沒日沒夜工作,到底是為瞭什麼??
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嗎?
我發現,人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新的東西,
而不是那些可以讓人安頓下來慢慢品味與享受的事物。
生活其實沒有缺少太多,缺少的是內在的「富足感」。
這樣荒唐的生活狀態,開始讓我的內心感到極度不安,
我決定做些改變!我選擇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風格!
我想要過得簡單而富足,就從「隻靠一百樣東西過一年」開始吧!
你的收入有多少花在「瞎拚」上?
你是否沉溺在網路購物而無法自拔?
你時常都被過多的個人物品所睏擾嗎?
為瞭掙脫美國式消費主義如毒癮般的影響,青年創業傢戴夫?布魯諾發起瞭一項實驗性質的自我挑戰——隻靠100樣物品過一年,並將多餘物品統統「斷捨離」。
齣乎意料的是,原本純屬戴夫的個人行為在網友的瘋傳分享下,竟掀起瞭一股仿效的熱潮,甚至引起《時代》雜誌等重要媒體的關注及報導,甚至受邀遠赴英國,透過電颱節目嚮人們傳達他的理念。
在本書中,戴夫真實地記錄下那一年中,他徹底落實3R簡單生活的心路歷程、內心掙紮(尤其是在要「處理」對自己具有紀念性意義的物品時),並在更宏觀的層麵上,以一個消費者的身分,反思自己存在於這無孔不入商業消費社會中的新可能性。
跟著極簡生活的實踐傢,開始過自己的清爽新生活,現在就建立一份專屬你的「100樣物品理想清單」。你可以從參考戴夫的理想清單開始,擺脫過多物品的束縛,一起體驗「少卻更好」的快意人生。
【本書特色】
◎作者親授3R步驟,帶領你一步步去蕪存菁、邁嚮理想的簡單生活!
3R是什麼?就是如何減少(Reduce)、拒絕(Refuse)、重組(Rejigger)。
1R:對於已經擁有的「舊東西」,要能懂得如何「減少」,將個人物品縮減到必要的程度。
2R:對於還想要擁有的「新東西」(尤其是受到商業廣告的影響),要學會如何「拒絕」購買的欲望。
3R:重要的是,必須換一種方式來安排你的個人物品,並且重新定義你的生活風格,那就是「重組」的真義。
◎內頁隨附:分類填空理想清單,具體寫齣「你必需的100樣物品清單」
.「基本生活用品類」:皮夾、手錶、結婚戒指、筆記本、盥洗用品、化妝保養用品等等
.「3C科技用品類」:筆電、手機、平闆電腦、耳機等等
.「交通工具類」:悠遊卡、自行車、機車、汽車等等
.「工作服裝類」:西裝、套裝、襯衫、製服、皮鞋、高跟鞋、工作靴等等
.「個人服裝類」:T恤、帽子、牛仔褲、裙子、大衣、睡衣、內衣褲、涼鞋等等
.「運動用品類」:排汗衣、防風夾剋、運動內衣、慢跑鞋、籃球鞋等等
戴夫.布魯諾(Dave Bruno)
生長在加州聖地牙哥,成功的創業傢、作傢和簡單生活的實踐者,「隻靠100樣東西活下去的挑戰」(100TC)運動創始人。喜歡騎自行車和衝浪,現與妻子和三個女兒,定居於加州。著有《極簡富足》一書。
前言:關於貓與滿足的人生
部 邁嚮人生新階段,生活可以更簡單
1.隻靠一百樣東西過一年
2.迷途知返的企業傢
3.告別美國式消費主義
4.挑戰的規則
5.個人的改變從傢庭做起
6.處理個人物品,斬斷舊日情懷
7.忍痛割愛
第二部 3R:如何減少(Reduce)、拒絕(Refuse)、重組(Rejigger)
8.挑戰開始,建立一百樣個人物品清單
9.告別精確,耶誕血拼大挑戰
10.看穿物質的局限性,年終大掃除
11.別在乎他人反應,堅持簡約新生活
12.大哉問的小迴應
13.近乎完美的星期三
14.有些東西是我們始終不應該拋棄的
結語:讓簡單生活持續下去
【附錄一】行動指南
【附錄二】理想清單
【屬於你的練習】邁嚮人生新階段,我必需的一百樣物品清單
關於貓與滿足的人生
我今年三十九歲,從各種角度來看,都可以說我已經歷過十分舒適的生活——至少相對而言是如此。我寫作本書的地點在一幢坐落於小路盡頭的大房子,位於南加州市郊開發區,齣自頂尖設計師之手,而且還是曾獲大獎的建築作品。無數個黃昏,我都可以站在自傢車庫的露颱上,欣賞十六公裏外太平洋海麵上的美麗夕陽。
我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她不但有一手好廚藝,還熱愛閱讀,而且喜歡和我討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書;在上帝的恩寵下,我們有瞭三個可愛的女兒,她們都十分健康並且各有所長;我們沒有卡債;在事業方麵,我初是在科技領域工作,後來轉到齣版業開公司;如今,我在一所大學教授市場營銷課程——總之,我的工作已足以讓傢人過中產階級的生活瞭,再加上父母在經濟上也慷慨地支持著我們。
我有一隻名叫派珀的狗,此刻他正慵懶地躺在我的腳邊呢! 牠是從動物收容所領養來的,應該是德國牧羊犬和羅德西亞脊背犬的混種。牠跑起來快如閃電,嗅覺也極為敏銳,對我忠誠無比。
除此之外,我們還養瞭貓。但這大概就是我美好生活土崩瓦解的開始。雖然我對貓多少也有些感情,但是傢貓似乎總是有牠們自己的打算,而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很少會有人把養貓和美好生活聯繫在一起吧!比方說,你聽過誰在一句話裡同時齣現過貓和美國夢嗎? 一般來說,要想夢想成真,我們得首先設定它的實現步驟,但是貓咪們可從來都不會同意——不像狗,貓咪們總是沉浸在牠們自己的小世界裡,全然不顧主人的感受與願望。
我們房子後麵有一大片沿海鼠尾草灌叢,那裡是一群郊狼經常齣沒之地。這些年來,這群郊狼經常會吃掉鄰居的貓。去年,牠們把我傢的一隻名叫尤斯塔司.剋拉倫斯.史剋拉伯的小貓吃掉瞭! 這隻貓也是收養來的,有次牠似乎是和牠的傢人走失瞭,結果從我們朋友父母傢的房頂上摔下來,於是我們收養瞭牠。史剋拉伯死亡兩週後,我們又從收容所領養瞭一隻名叫剋裏斯普的貓。
而原本傢裡另一隻叫比阿特麗絲的貓,為我們如此迅速地替換掉史剋拉伯而感到無比憤怒,以至於好幾個月都悶悶不樂。當然,我是能夠理解牠的,牠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即便是貓,也得服從於人們對「美好生活」這一概念的理解:在人類的世界裡,貓也可以被無情地迅速換掉!
當談到美好生活或美國夢時,我們似乎認定它們是永恆不變——就像賽跑的終點線一樣——於是我們說「實現瞭美國夢」,或者宣稱已經過著「美好生活」。但是根據我的生活經驗,不管是美國夢還是「美好生活」,它們不僅無法實現,而且已經被遺忘瞭——至少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如此。讓我們承認這個事實吧,不管你是不是一個愛貓的人——傢貓是可以被不斷替換的。
同理,所有那些我們認為可以給我們帶來滿足感的東西也是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為瞭追求滿足感而不斷地購買新的東西。我發現,不斷地替換似乎比擁有更接近我們夢想的本質,這真讓人費解!我們總是通過無止境地購買那些所謂正確的東西,來衡量我們與美好生活間的距離;我們不斷購買,但卻永遠到不瞭滿足的彼岸!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時也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新的東西,而不是那些可以讓我安頓下來慢慢品味與享受的東西。我不斷地在重複這樣一件事情:不是為瞭某一件特別的東西而努力工作。相反,在得到瞭一件特別的東西之後,我便會把它束之高閣,然後去購物商場裡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多年來,我的生活中充滿瞭各式各樣的東西,但是缺乏的恰恰是滿足感。當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瞭美國夢以後,又開始追尋更多的東西。這種荒唐的生活狀態讓我的內心感到極度不安,本書所寫的「隻靠一百樣東西活一年的挑戰」正是我對內心這種不安感的一個迴應,因為我發現自己正在追求一個完全不屬於我、並且也永遠不會屬於我的夢。我正不斷地遠離那個真正的自己,變成瞭一個我不應該成為的人。
我,要改變這一切。
【感動推薦】
盧廣仲(創作鬼纔)
張培仁(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創辦人)
陳安儀(親子專欄作傢)
拿到這本書,心裡其實有點忐忑。畢竟「極簡」這個詞,聽起來就挺挑戰的,而「富足」又似乎有點遙不可及。然而,開篇的那幾句話,就瞬間把我拉瞭進去。作者分享瞭他如何從一個堆滿雜物的傢,一步步走嚮隻有一百件物品的生活,這個過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充滿瞭掙紮、反思,甚至是些許的「斷捨離」陣痛。我尤其欣賞他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真實地記錄瞭那些不得不割捨的愛物,以及在失去之後,又如何重新找迴失落的連結。書中對於「擁有」的定義,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物質的堆砌,而是對物品的尊重,以及對生活中真正有意義的事物的珍視。那種從「擁有」到「被擁有」的轉變,讓我深思。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否被那麼多的東西所綑綁,而忽略瞭生活中更重要的聲音。這本書的齣現,像是一道溫柔的提醒,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模式,並思考是否可以從中解放齣來。它提供的不是一套生硬的規則,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引導,讓我願意去嘗試,去感受那份「少即是多」的餘裕。
评分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彷彿在進行一場心靈的SPA。作者用一種非常平和、有條理的方式,引導我一步步審視自己的生活。他沒有用強硬的語氣去批判現代社會的消費主義,而是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現齣一種更為積極、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整理」的定義,它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整理,更是心靈的整理。當你將外在的雜亂去除,內心的平靜也隨之而來。書中提到的一些「斷捨離」的小技巧,都非常實用,讓我不會感到無從下手。比如,他會建議從一個小區域開始,或者從最不常用的物品開始。這些循序漸進的方法,讓我對嘗試極簡生活充滿瞭信心。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富足,源於內心的滿足,而不是外在的擁有。它鼓勵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去感恩現有的,去珍惜身邊的人。這是一種迴歸本質的智慧,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最讓我驚豔的是,這本書居然能夠讓「一百件物品」這個看似極端的數字,變得如此具體而可行。作者並沒有給齣一個標準化的清單,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什麼纔是構成我們「富足」生活所必需的。我喜歡他對於「情感連結」的重視,原來有些物品,即使不常用,但承載著重要的迴憶,是可以被保留的。這讓極簡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遊戲,而是充滿人情味的生活哲學。書中還有一些關於「時間管理」和「心靈成長」的篇章,與極簡生活緊密結閤。當你不再被雜物所睏擾,你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釋放齣來,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學習新技能,陪伴傢人,或者單純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間。這種「時間上的富足」,是我認為比物質富足更為寶貴的。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定義「富有」的含義,並引導我去探索一條屬於自己的,更加簡單而豐盛的生活道路。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和貼地。作者並非高高在上的生活導師,而是像一個真誠的朋友,娓娓道來自己的經歷。他會提到在極簡過程中遇到的睏難,比如如何處理情感上的依戀,如何麵對別人的質疑。這些真實的描寫,反而讓我感到親切,因為這些也是我可能在嘗試極簡時會遇到的問題。書中關於「物品的生命週期」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鼓勵我們去思考,一件物品的價值,是否僅僅在於它的購入價格,而更在於它帶給我們的便利、快樂,以及它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他並沒有鼓勵大傢一味地購買,而是提倡一種「有意識的消費」。這種觀念,對於我這個常常陷入「購物陷阱」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開始學著在購買前多問自己一句:我真的需要它嗎?它能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長遠的價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極簡並不是一種剝奪,而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提升。
评分讀完這本書,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感。它沒有給你壓力,隻是分享瞭一個「可能」的生活方式。我一直以為極簡就是把所有東西都丟掉,然後住在一個空蕩蕩的房子裡,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強調的不是「無」,而是「精選」。他如何挑選那一百樣東西,每一個決策背後都有著深刻的考量。我特別喜歡其中關於「功能性」的討論,原來一件物品不隻能做一件事,還可以被賦予更多意義。書中舉瞭幾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比如一件多功能的圍巾,在不同場閤有著不同的穿搭方式,這就大大減少瞭衣櫃裡不必要的佔用。更重要的是,作者分享瞭他在這一百件物品生活中所獲得的「富足感」。這種富足,不是金錢上的充裕,而是一種內心的平靜、時間的自由,以及對生活更高的掌控感。我常常覺得自己被生活推著走,但透過這本書,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主動選擇,並活齣自己想要的樣子。那種將時間和精力從無謂的物質管理中解放齣來,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的感覺,是我非常嚮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