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漢語反義成語詞典 |
| 定價 | 42.00 |
| ISBN | 9787100114134 |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 作者 | 任幼強 |
| 編號 | 1201174579 |
| 齣版日期 | 2015-08-01 |
| 印刷日期 | 2015-08-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597 |
| 前言 凡例 條目索引 正文 音序索引 |
| 任幼強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 一直從事編輯工作 曾擔任'世界博覽'雜誌主編 編審。著有'常用字詞辨誤'一書;閤著'實用漢語詞通'、'常用反義詞典'、'當代實用新詞匯'等。 |
| 青少 |
| 本詞典精xuan瞭1700多對精闢而實用的反義成語 釋義簡明準確 引例古今兼收 具有較大的文學欣賞性 特彆適閤廣大學生和對*國語言文化感興趣的人使用。 |
坦率地說,初次翻閱時,我抱著一種“反義成語能有多少”的懷疑態度。畢竟,很多成語的反義詞並非一對一的簡單對立,有時候甚至是語境決定的。但這本書的編纂水平,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處理那些看似沒有直接反義詞的成語時,展現瞭極高的學術嚴謹性。編者顯然花費瞭大量精力去挖掘那些在語義張力上形成鮮明對比的詞組,即便是那些意思相近但語境相反的成語,也被巧妙地納入瞭體係。例如,對於一些描述時間流逝的成語,它能找齣錶示“迅速”與“緩慢”或“永恒”的對立錶達,這種跨越式的對比,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成語世界的認知邊界。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中加入的“辨析”部分,很多時候,我們覺得A是B的反義詞,但實際使用中卻有細微差彆,詞典準確地指齣瞭這些“陷阱”,避免瞭我們在寫作或口語中犯下望文生義的錯誤。這種對語言細微差彆的捕捉能力,纔是衡量一部優秀工具書的標準。
评分說實在的,我對工具書的耐心有限,很多時候翻兩下就束之高閣瞭。但這本書,我真的願意時不時地拿齣來翻閱,甚至把它放在床頭。它不像那種隻有在遇到難題時纔需要查閱的“急救包”,而更像是一本可以“常伴左右”的讀物。我發現,僅僅是瀏覽那些被並列在一起的反義成語,比如“大張旗鼓”與“悄無聲息”,“疾風勁草”與“風平浪靜”,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和語義上的碰撞,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享受。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背後蘊含著多麼精密的結構和多麼豐富的張力。編者對於現代口語中已經逐漸淡化的成語反義關係的保留和梳理工作,尤其值得稱贊,這對於保護和傳承我們優秀的語言遺産功不可沒。這本書不僅是學習工具,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漢語辯證法手冊,它的價值,遠遠超齣瞭一個“反義詞查詢工具”的範疇。
评分這本詞典的實用性,在我準備一次重要的學術報告時得到瞭充分體現。我需要用精準的、具有對仗美感的語言來增強論述的說服力。以往我習慣於在網絡上零散地搜索,效率低下且質量參差不齊。有瞭這本工具書,情況完全不同瞭。它的係統性使得我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構建齣工整、對仗的錶達。比如,當我想描述一個事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時,我能迅速找到“白手起傢”的反義詞組,來錶達其最終的輝煌,整個論述的邏輯鏈條立刻變得流暢有力。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方麵是它對一些“反嚮”成語的收錄,比如那些字麵意思看似相悖,實則構成一種辯證統一關係的成語對,這本書也做瞭深入的梳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對照,更像是對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一種梳理和呈現,讓人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東方哲學的某些精髓。對於文學愛好者和需要進行規範寫作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
评分這本詞典的排版和裝幀,第一眼看上去就給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商務印書館的齣品果然不同凡響。紙張的質感很棒,拿在手裏有分量,內頁的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吃力。尤其要提的是,對於成語的解釋部分,不僅提供瞭規範的釋義,還細緻地標注瞭詞性、齣處,甚至還有一些引申義的說明,這對於想深入理解漢語的讀者來說是極大的幫助。當然,作為一本反義成語詞典,最核心的功能自然是反義配對的準確性。我特意查閱瞭幾個我平時比較模糊的成語,比如“水深火熱”和“安居樂業”,它們之間的反義關係被梳理得非常清晰。更讓我驚喜的是,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反義詞,而是通過簡短的例句來展示反義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對比效果,這種教學方式非常直觀有效,讓人能迅速掌握反義關係的應用場景,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體現瞭編者的匠心,檢索起來非常方便,無論是按拼音還是按部首,都能快速定位,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
评分我是一個長期緻力於研究古代漢語文學的愛好者,很多時候,理解古文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對詞語的精準把握,尤其是對立麵的理解。市麵上很多成語詞典側重於解釋單個詞匯的含義,但對於反義關係這一維度往往是蜻蜓點水。這本工具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一個重要的空白。它讓我能夠從“對立統一”的角度去重新審視許多經典篇章。比如,當我們分析一篇古代政論文章時,作者常常通過設置強烈的對比來凸顯其觀點。如果我能快速在腦海中勾勒齣“前因後果”、“因禍得福”這樣的反義序列,我對文章的結構脈絡和作者的修辭手法就能有更深刻的洞察。此外,這本書的索引設計非常人性化,即便是隻記得成語中的一個核心詞匯,也能通過交叉索引找到相關聯的反義對,這種多維度的檢索方式,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樂趣和探索的深度。它不再是一本冰冷的參考書,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語言導師,引導我不斷發現漢語的豐富和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