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針灸醫師臨床接診手冊(英漢對照)
定價:28.00元
作者:孟嚮文 主編
齣版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6773539
字數:155000
頁碼:1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章 針灸適應證
1.呼吸係統及傳染性疾病
急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
上呼吸道感染
2.循環係統疾病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水腫
高血壓
心悸
3.消化係統疾病
急、慢性結腸炎
急、慢性胃炎
膽囊炎
便秘
腹瀉
膽結石
胃下垂
消化不良
頑固性呃逆
神經性嘔吐
消化性潰瘍
4.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慢性炎
膀胱炎
陽痿
泌尿道感染
尿瀦留
遺精
5.內分泌代謝疾病
糖尿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肥胖癥
6.運動係統疾病
急性腰扭傷
頸椎病
慢性腰肌勞損
肩關節周圍炎
腱鞘囊腫
膝關節炎
腰背痛
重癥肌無力
腰間盤突齣癥
風濕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運動損傷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7.神經係統疾病
腦癱
眩暈
癲癇
麵神經麻痹(貝爾麵癱/中風麵癱)
頭痛
偏頭痛
股/肋間/枕神經痛
第二章 問診
第三章 針灸常見問答
附 針灸適應證
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針灸醫師臨床接診手冊(英漢對照針灸學三步模塊教學法雙語教學輔助教材)》包括針灸適應證、問診對話、常見針灸問題的解答三個模塊的內容,采取英漢對照的寫作方式,是作者通過長期的針灸臨床及對於針灸雙語教學的研究和實踐總結齣來的。適閤廣大中醫針灸教師、醫師、學生及中醫針灸愛好者閱讀使用。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這本書在內容深度的挖掘上,展現齣一種令人信服的專業態度。它絕非停留在基礎概念的重復,而是深入到瞭許多教科書上略寫或不涉及的“臨界狀態”和“特殊病例”的處理技巧上。閱讀其中關於疑難雜癥的討論時,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長期的臨床一綫積纍下的豐富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他對不同操作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的預估和應對策略,描述得細緻入微,這無疑是為我們這些年輕醫生上瞭生動而寶貴的“風險管理”課。它不僅僅教授“如何做”,更強調“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種對理論基礎與實踐操作之間深層聯係的剖析,讓知識點不再是孤立的符號,而是活生生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行動指南。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真正的大師風範。
评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用“高效閱讀”來形容最為貼切。它在排版上非常注重視覺的區分度,通過不同的字體加粗、斜體、縮進或者色塊的應用,巧妙地區分瞭理論闡述、臨床要點、注意事項以及案例分析等不同類型的信息。這種精心設計的視覺層次感,使得在緊張的工作間隙,我能夠快速地定位到我最需要的那部分內容,而不會被海量文字淹沒。尤其是一些關鍵的操作步驟,被單獨拎齣來,配以醒目的圖標或邊框提示,即便是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信息,避免閱讀疲勞。這種對信息架構的精妙處理,極大地提升瞭學習和檢索的效率,真正做到瞭讓時間花在刀刃上,避免瞭不必要的認知負荷。
评分這本書所傳遞齣的那種嚴謹而不失溫度的職業精神,讓人深受觸動。它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成為一名閤格、有責任感的醫療工作者的“精神指南”。在某些章節中,作者穿插瞭一些關於醫患溝通、心理支持的探討,這些內容雖然不直接涉及操作技術,但對於塑造一個成熟的臨床工作者至關重要。它提醒我們,在冰冷的器械和精確的診斷背後,永遠是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情緒。這種人文關懷的融入,使得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被打開瞭,不再是冷冰冰的醫學條文,而是充滿人性光輝的職業養成之作。我能感受到作者希望讀者能夠成為一個技術過硬、內心也同樣強大的專業人士的殷切期望。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專業的質感,拿在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封麵色彩的搭配非常考究,既能體現醫學的嚴謹性,又不至於顯得過於枯燥。我尤其喜歡它字體選擇上的用心,主標題和副標題的排版錯落有緻,即便是快速翻閱時,也能迅速抓住重點信息。內頁的紙張質量也讓人滿意,光滑細膩,即使用鋼筆書寫,油墨也不會洇開,這對於需要頻繁在書上做標記和筆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裝訂方式也非常牢固,可以平攤打開,這意味著在進行操作性學習時,書本能穩穩地停留在你想要的位置,不必總是費力地去按壓書頁,這種細節上的關懷,體現瞭齣版方對醫學工作者實際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且,全書的整體尺寸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內容足夠的展示空間,又方便攜帶,無論是放在診室的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去參加學術會議,都顯得恰如其分,是一種低調而可靠的存在感。
评分作為一名初入臨床的從業者,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流暢。它沒有那種堆砌理論的晦澀感,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進入真實的臨床情境。章節之間的銜接過渡自然得像是日常的會話,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瞭知識點的積纍和深化。尤其是對於一些復雜病癥的描述,作者往往會先給齣核心脈絡,然後逐步拆解,最後再用簡潔的語言進行總結提煉,這種“抽絲剝繭”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難度。我特彆欣賞它在闡述處理流程時,那種步驟化的清晰化錶達,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引,幾乎沒有歧義,這在爭分奪秒的臨床實踐中,是多麼寶貴的一項特質。它仿佛在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的預期反應是什麼,讓學習過程充滿瞭掌控感和安全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