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彆手冊北京冊

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彆手冊北京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剋平主編劉冰,林秦文,李敏本冊主編 著
圖書標籤:
  • 植物學
  • 野外識彆
  • 植物圖鑒
  • 北京植物
  • 中國植物
  • 植物手冊
  • 科普
  • 自然
  • 園藝
  • 生物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9807
商品编码:28915855038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馬剋平 主編;劉冰,林秦文,李敏 本冊主編 定  價:68 齣 版 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頁  數:587 裝  幀:平裝 ISBN:9787100159807 木本植物
葉針狀或鱗片狀
單葉
復葉
藤本植物
草本植物
花黃色(含淡黃色)
鎘射對稱
花瓣四
花瓣五
花瓣六
花瓣多數
兩側對稱
蝶形
唇形
有距
蘭形或其他形狀
小而多
組成頭狀花序
花白色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彆手冊》是針對植物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在野外考察、實習和旅遊中的便利性和實用性需求,邀請各地植物分類學專傢、特彆是青年學者編撰一套常見野生植物識彆手冊的口袋書,每冊包括具有區係代錶性的地區、生境或類群中的500~700種常見植物,每種精選原創美圖加配精煉的文字描述,物種按照社會公眾讀者的習慣進行精心編排以便查找物種,為讀者識彆植物提供富有針對性的,檢具科學性和可讀性的博物圖書。北京現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69 科898 屬2088 種及171變種和亞種。其中蕨類植物18科25屬63種,裸子植物7科14屬18種,被子植物133科720屬1401種。本冊精選北京地區常見植物127科565屬1221種,每種配以生態照片、關鍵特徵形態描述和相似種對照,詳盡體現每個種的識彆要點,可以為高校師生、社會公眾認識和瞭解北京及華北地區野外識彆植物提供參考。 馬剋平 主編;劉冰,林秦文,李敏 本冊主編 馬剋平,男,1958年11月生於黑龍江省,漢族。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
劉冰,博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植物分類學和生物地理學。在靠前、靠前雜誌以靠前作者和通訊作者發錶論文10篇,其中SCI論文8篇。主編《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彆手冊——山東冊》,參與編寫《金沙江河榖四川攀枝花蘇鐵自然保護區彩色植物圖誌》、《亞洲植物保護進展報告2010》、《手繪瀕危植物長編》等書。主持國傢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和國傢標本資源共享平颱專題項目各一項,並參與多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境外機構建設項目。
林秦文,博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師等

《華北地區植物圖鑒》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麵嚮廣大植物愛好者、戶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的實用性植物圖鑒。它係統性地收錄瞭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濛古南部等區域)具有代錶性的常見野生植物,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準確、易於使用的野外識彆工具。本書的編寫以科學性、實用性和普及性為齣發點,力求在嚴謹的科學分類和命名基礎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片,幫助讀者認識和瞭解身邊的自然。 本書的特色與亮點: 1. 區域聚焦,內容精煉: 華北地區作為中國重要的生態區域,擁有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本書精選瞭該區域內分布廣泛、識彆率高、與人類生活或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野生植物,避開瞭專業性過強或分布極為特殊的物種,確保瞭內容的實用性和普適性。避免瞭不必要的冗餘,讓每一頁都充實有價值。 2. 科學分類,條理清晰: 本書遵循現代植物學的主流分類係統,將植物按照科、屬進行歸類。每個科下又列齣其代錶性的屬及種。清晰的分類體係不僅符閤科學規範,也便於讀者在野外遇到植物時,能夠根據其主要特徵(如花、葉、果等)快速定位到所屬的科或屬,從而縮小檢索範圍。 3. 圖文並茂,識彆直觀: 這是本書最為核心的亮點。每一收錄的植物物種都配有多幅高質量的實拍照片,力求從不同角度、不同生長階段(如幼苗、成株、花期、果期)展現植物的形態特徵。照片清晰、色彩自然,並輔以關鍵的識彆特徵標注。文字描述部分則采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重點突齣植物的外部形態,包括: 形態特徵: 根、莖、葉(形狀、邊緣、排列方式、脈序)、花(顔色、形狀、花瓣數量、雄蕊、雌蕊)、果實(類型、顔色、形狀)、種子等。 生長習性: 生長環境(如山坡、林下、草地、水邊)、高度、植株類型(喬木、灌木、草本、藤本)。 辨識要點: 提煉齣最易於區分不同物種的關鍵性特徵,幫助讀者快速做齣判斷。 生態價值與分布: 簡要介紹該植物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如指示性、蜜源植物、食源等,並說明其在華北地區的分布範圍。 人文用途(非重點): 在不乾擾科學性前提下,對部分具有藥用、食用、園林觀賞等價值的植物進行簡要提及,豐富讀者的認知。 4. 詳細的植物描述: 每個物種的描述都力求詳盡,涵蓋植物的宏觀形態特徵。例如,描述葉片時,會詳細說明其形狀(卵形、披針形、心形等)、邊緣(全緣、鋸齒緣、波狀緣等)、錶麵(光滑、毛茸茸、有腺點等)、葉柄長短以及葉序(互生、對生、輪生)。描述花朵時,會關注其整體花形(輻射對稱、兩側對稱)、花瓣數目、顔色、大小,以及雄蕊和雌蕊的特徵。描述果實時,則會指齣其類型(蒴果、漿果、瘦果等)、大小、形狀、顔色和成熟時間。這些細節的呈現,能夠極大提高讀者的識彆準確性。 5. 專業的術語解釋(附錄): 為瞭方便初學者理解,本書在附錄中提供瞭常用的植物學術語解釋,如“披針形”、“掌狀復葉”、“二歧聚傘花序”、“萼片”、“花瓣”等等。這些解釋簡明扼要,配以示意圖,幫助讀者掃清理解障礙。 6. 實用性強的檢索工具: 除瞭按照科屬的目錄檢索外,本書還可能配備索引,方便讀者根據植物的俗名、學名進行反嚮查找,進一步增強瞭其作為工具書的實用性。 7. 適宜的齣版規格: 本書的版式設計充分考慮瞭野外攜帶的便利性,選用耐磨損的紙張,印刷清晰,尺寸適中。色彩豐富,便於區分植物的細微差異。 本書的潛在讀者群體: 自然愛好者與徒步愛好者: 無論是在公園散步、郊野徒步,還是進行戶外探險,都能隨手翻閱,增添一份對大自然的瞭解與樂趣。 學生(中小學、大學): 是生物學、地理學、環境科學等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輔助讀物,有助於將課堂知識與實際觀察相結閤。 教師與教育工作者: 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激發學生對植物學和自然科學的興趣。 園林綠化工作者: 瞭解區域內常見野生植物的生長習性和分布,有助於工作實踐。 環保誌願者與生態調查人員: 為進行初步的植物調查和生態科普活動提供基礎支持。 對植物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任何希望瞭解身邊植物、提升自然認知能力的讀者。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在當今社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們與自然環境的聯係日益疏遠。本書的齣版,旨在 reconnect 人們與自然,通過學習和認識身邊的野生植物,喚起人們對自然的尊重、熱愛與保護意識。它不僅是一本知識性的工具書,更是一扇通往自然奧秘的窗口,引導讀者用“心”去觀察,用“眼”去發現,感受生命的力量與多樣性。在掌握植物識彆技能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態係統的運作,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本書提供瞭一種親近自然、認識自然、融入自然的方式,讓每一次的戶外活動都充滿發現的驚喜。 本書力求成為華北地區植物野外識彆領域的標杆性讀物,陪伴您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收獲知識,享受樂趣。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撲麵而來的自然氣息所吸引。我一直對北京郊野的那些野花野草充滿好奇,但總是在它們麵前感到束手無策,隻能憑著模糊的印象鬍亂猜測。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位博學多聞的老友,耐心地為我揭示瞭那些藏在草叢、山坡、路邊的生命奧秘。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次充滿驚喜的探險。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著每一頁,那些細緻入微的插圖,生動地勾勒齣植物的形態特徵,就連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緣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文字部分更是深入淺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著植物的生長習性、識彆要點,以及它們在北京這個獨特環境中的生存智慧。我甚至能想象到,當我在戶外偶遇一株不認識的植物時,可以迅速翻開它,對照著上麵的信息,恍然大悟地喊齣它的名字。這種“知識就在身邊”的感覺,讓我對即將到來的每一次戶外活動都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滿足瞭我對植物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深入瞭解自然、守護自然的願望。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填補瞭我一個長久以來的知識空白。我一直是個對自然充滿好奇的人,尤其喜歡周末去北京周邊的山野裏徒步。然而,每次看到那些我叫不齣名字的植物,心裏總覺得有些遺憾,好像錯過瞭與它們深入交流的機會。這本書的到來,徹底改變瞭我的體驗。它不像那種純粹的學術性圖鑒,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在介紹植物時,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學名和形態描述,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植物的民間傳說、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有趣的生態習性。這讓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瞭植物背後的人文價值和自然智慧。舉個例子,書中講到某種漿果時,會提到它曾經是當地居民的重要食物來源,這種信息讓我對植物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情感連接。它讓我明白,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承載著一段曆史。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簡直太貼心瞭!作為一名初學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動不動就冒齣一堆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似乎深諳普通讀者在野外識彆植物時會遇到的實際睏難。首先,它按照地理區域和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瞭劃分,這一點非常實用。比如,我住在朝陽區,經常去奧森公園散步,書中關於城市綠地常見植物的介紹就直接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接著,它將識彆的關鍵點提煉齣來,用簡潔的語言和醒目的圖標來強調,比如“葉片互生”、“花瓣五枚”、“果實卵形”等等。這種“化繁為簡”的設計,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抓住核心信息。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裏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植物“小故事”的內容,比如某些植物的民間用途,或者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這些細節讓植物不再是冰冷的名詞,而是鮮活的生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我認植物,更是在教我如何“讀懂”身邊的自然。

评分

我是一名在北京生活瞭多年的“新北京人”,一直很想更深入地瞭解這座城市的“綠色麵孔”。平時在公園裏、郊野遠足時,看到形態各異的花草樹木,總想知道它們叫什麼,有什麼特彆之處。之前也翻閱過一些園林植物的圖冊,但總覺得不夠接地氣,很多都是在溫室裏或者精心養護的花壇裏纔能見到的。這本書真的不一樣,它聚焦的是“野外”和“常見”,這一點簡直太棒瞭!它不會讓你在辨認一個路邊的野草時,還要費勁去找它在哪個溫室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植物形態變化的描述,比如從幼苗到成熟,從春天開花到鞦天結果,都提供瞭不同階段的參考信息,這對於實際辨認來說至關重要。而且,書中的圖片質量非常高,色彩還原度很棒,細節也看得清楚。我嘗試著在戶外對照著書中的圖和文字來辨認,成功率非常高。這種成就感,讓我覺得以前錯過瞭太多身邊的美好。

评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全麵性絕對是我見過最強的。我一直對北京的植物種類充滿興趣,但苦於沒有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在野外實踐的書籍。這本書則徹底打破瞭這一睏境。它在內容的組織上非常科學,首先考慮到瞭不同讀者的需求。比如,對於初學者,它提供瞭非常直觀的識彆指南,通過大量的精美插圖和清晰的圖示,能夠快速定位到目標植物。更令我驚喜的是,它還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植物,進行瞭詳細的區分介紹,避免瞭誤判。此外,書中對於植物的分布、生境以及在不同季節的錶現都有深入的闡述,這對於想要進行係統性學習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植物時,還會提及一些與之相關的動物,比如傳粉昆蟲、食果鳥類等等,這讓我看到瞭植物之間以及植物與動物之間奇妙的共生關係,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植物識彆手冊,更是一本關於北京生態係統的百科全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