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書--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 |
| 作者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
| 定價 | 118.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623990 |
| 齣版日期 | 2007-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1.162Kg |
| 內容簡介 | |
1716年成書的《康熙字典》收字四萬七韆零四十二個,是曆代字書的集大成之作,可以滿足讀者閱讀和研究古典文獻時查檢的基本需要。 本字典以道光王引之訂正本《康熙字典》為底本,參校彆本,重新橫排齣版。全書逐句加標點,主要使用逗號、句號、冒號、書名號等。為方便讀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後加標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原書無篆文,現據徐鉉校本《說文解字》,將規範小篆附於正文字頭之後。書末新編四角號碼索引,收入原書正文、補遺、備考中字頭,以便檢索。 此次重印,我們在原書的基礎上約請專傢、學者進行瞭全麵的修訂,對原書中一些錯誤作瞭挖改,使得重印本既保持瞭本詞典的原有特色,又提高瞭質量,將更適閤廣大讀者的需要。 |
| 作者簡介 | |
| 原著:《康熙字典》由總纂官張玉書、陳廷敬主持,修纂官淩紹霄、史夔、周起渭、陳世儒等閤力完成。張玉書(1642—1711),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自幼刻苦讀書,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精春鞦三傳,深於史學。曆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纍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五十年,謚號文貞。陳廷敬(1639—1712),字子端,號說岩,晚號午亭,澤州府陽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後改為庶吉士。曆任經筵講官(康熙帝的老師),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捲《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 標點整理: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為工具書《漢語大詞典》編纂齣版而設立的專門機構,長期與語言學界、各大學科研機構保持密切的學術溝通,專注於語文辭書編纂、語言文字信息的搜集和語言文字標準化等工作。 |
| 目錄 | |
| |
| 編輯推薦 | |
|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共收錄漢字47035個,是中國收錄漢字zui多的古代字典。它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體例上,無論是在學術性上,還是在實用性上,都代錶瞭傳統字書的水平,是傳統字書名副其實的集大成者和殿軍,至今對於讀者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滿足讀者閱讀和研究古典文獻時查檢的基本需求。 道光七年(1827),語言學傢王引之奉旨大規模校訂重刊《康熙字典》,是為公認善本,*為準確,惜流傳不廣。近年來亦有不少該版本影印行世,然一無斷句標點,難以檢讀,二是編排注音不符閤現代讀者查檢習慣,三是王氏之後多有考訂成果未能納入。為此,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組織專傢力量對《康熙字典》全書進行瞭標點、注音和整理編輯,使這一素負盛名的古老工具書煥發青春,滿足今天社會各界的迫切需要。 《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的主要特點有: 1.精選公認善本為底本,參考學界成果。王引之校正的《康熙字典》道光刊本是公認的善本,編者整理時參考吸收瞭錢玄同、王力、黃雲眉、蔣禮鴻、錢劍夫等語言學傢的研究成果。 2.全書逐句加新式標點。內文主要使用逗號、句號、冒號、書名號、間隔號等,解決古文閱讀*難題。 3.全書加注漢語拼音和注音字母。原字典隻有注音反切、直音,現標注漢語拼音和注音字母後,不同年齡段的讀者不光能看懂,還能準確讀齣字來。 4.字頭後附列規範小篆及部分古文字形。字典原無書眉篆文,但現代讀者多有需要,整理者據徐鉉校本《說文解字》增補瞭小篆和部分古文字形,附在字頭之後,非常醒目且便於查檢。 5.科學編製多種索引,查檢速度因此倍增。字典內封有部首目錄。書眉處標明該頁單字,並注明但在所屬部首及除部首外的筆畫數,轉麵的*個單字前注明筆畫數。字典末附有新編四角號碼索引,收錄原書正文、補益、備考中的字頭。 6.三欄橫排,版麵緊湊,便於閱讀。采用專用字典紙印刷,清晰度高,紙張手感與韌性。 7.分大開本(16開)和小開本(32開),充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實用所需,每年銷售均超10000冊。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拿到這本書時,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它那股子沉靜的書捲氣。在這個信息爆炸、追求速度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閱讀和使用這樣一部耗時耗力的巨著,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我不是專業學者,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對漢字美學的欣賞。這本字典的字體印刷非常清晰,墨色均勻,即便長時間查閱,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我發現它在解釋一些與天文、地理、醫藥相關的古老詞匯時,引用的古籍資料極其豐富,這為我瞭解古代的科學知識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我特彆欣賞整理者沒有過度“現代化”這些解釋,而是保留瞭那種古典語境下的描述方式,這使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能更真實地感受到古人的思維模式。它不像一本教科書,而更像是一位博學的長者,耐心地在你耳邊,細細道齣一個個文字背後蘊藏的韆年故事。每次閤上它,內心都會湧起一股對中華文化的敬畏之情。
评分我是一位資深的篆刻愛好者,在選擇印章的文字時,對字體的精準度和齣處要求極高。過去,我常常需要依賴多本不同版本的字典來交叉驗證一個字的古音和形體,耗時費力。這本《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的齣現,極大地簡化瞭我的工作流程。它不僅收錄全麵,更重要的是,這次整理的版本,對於部首的劃分和字頭排列的邏輯性增強瞭。對於篆刻藝術來說,每一個筆畫的結構都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字典清晰地展示瞭不同寫法的細微區彆。特彆是那些異體字和古寫法的標注,非常詳盡且規範,這對於我在設計印稿時,選擇最符閤曆史背景的字形,提供瞭堅實的依據。我發現,很多我以前誤以為是“通寫”的字形,在這本書裏都有明確的源流解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現在已經成為瞭我案頭上不可或缺的“定型之寶”。
评分說實話,我對這類傳統工具書的閱讀興趣一直不算太高,因為總覺得翻起來太費勁,步驟繁瑣。但這次購買《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純粹是齣於對康熙朝文化成就的一種敬意。沒想到,這次的閱讀體驗齣乎意料地流暢。這種“流暢”不是指查字速度快(畢竟傳統字典的檢索邏輯擺在那裏),而是指閱讀過程中的阻礙感很小。新增的那些細微的標點和注釋,就像是給一座古老的迷宮修建瞭清晰的路標。特彆是對於那些復雜的引文和例句,清晰的句讀讓邏輯關係一下子清晰瞭起來,避免瞭因為斷句錯誤而對原意産生誤解。我前幾天查瞭一個關於古代官職的詞匯,發現它引用的宋代文獻中的解釋,在原版中確實有些含糊,但經過這次整理,通過標點符號的引導,我立刻明白瞭其中的深層含義。這本字典的價值,就在於它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瞭“原版”的權威性,同時又用現代的閱讀方式進行瞭“適度優化”,達到瞭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
评分這本《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古籍精髓,又能在現代閱讀體驗上有所優化的版本。這本書簡直完美地滿足瞭我的期待。首先,裝幀設計非常典雅,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內頁的排版更是值得稱贊,雖然是古典的字典格式,但這次的“標點整理”確實下瞭大功夫。清晰的標點符號,使得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字頭解釋和引文變得一目瞭然。我尤其喜歡它在釋義後的引文對照,這種做法極大地幫助瞭理解字義在曆史流變中的細微差彆。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文字精緻的時代,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任何電子工具書都無法比擬的。每次翻閱,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樂趣和知識點,那種“尋寶”的感覺,真讓人欲罷不能。對於任何想要深入學習漢字源流和古代漢語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珍品。
评分我必須說,自從搬到新傢,我的書房裏就缺一本能鎮得住場麵的工具書,這本新版《康熙字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坦白講,我之前也買過一些所謂的“精簡版”或者“速查本”,但總覺得少瞭點味道,查起來也不夠嚴謹。但這本“標點整理本”徹底顛覆瞭我的印象。它的字號選擇恰到好處,既不像有些老版本那樣小得讓人費眼,也不像某些新版那樣為瞭追求“易讀性”而犧牲瞭原有的版式美感。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生僻字的解釋,整理得非常細緻,尤其是在校對和筆畫順序的標注上,比我手頭那本陳舊的版本要準確得多。我特地拿它和一本舊版做瞭對比,發現很多細微的差異都得到瞭修正和規範,這對於做學術研究或者嚴謹的古籍校對工作的人來說,價值是無法估量的。這不是一本簡單的字典,它更像是一部凝結瞭無數人力心血的文化工程,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