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今日TA-人際溝通分析新論
定價:75.00元
售價:58.5元
作者:艾恩·斯圖爾特 範恩·瓊斯,田寶 張思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9223960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這本書的目的是介紹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當前的理論與運用。作者以非學術、很口語化的方式來傳達今日TA深刻、復雜的理論,並用大量的範例來描繪其中的要點,非常適用於自學或是參加訓練課程的學生。讀者可以依循書中的指示實際練習,把每一次練習的結果和閱讀此書的想法記錄下來,因為這是學習TA*有效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當你讀完此書,也做完每一個練習,相信將會更加認識自己,甚至藉由這些知識改變生活。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風靡全球的TA療法經典培訓教材
督導多年經驗傾囊相授 艾恩·斯圖爾特博士是“歐洲人際溝通分析協會”(EATA)和“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的認證的教學和督導分析師。曾獲得EATA的金奬。範恩·瓊斯博士是ITAA認證的教學和督導分析師,美國注冊臨床心理學傢,美國認證國傢團體心理治療師,美國婚姻與傢庭治療協會臨床成員與認證督導,美國東南部團體和傢庭治療研究所所長,國際再決定療法協會創始成員之一。
國際TA經典培訓教材 此書為人際溝通分析流派的經典培訓教材之一,已被翻譯為十五種語言,在全球暢銷三十載。本書是原書英文版第二版,在*版的基礎瞭進行瞭大量的修訂,包括詞語,觀點以及案例。
深入淺齣、思路清晰、收錄大量經典案例 正文包括詳盡的TA基礎理論的講解,配有簡潔的說明性圖錶,還收錄瞭大量有針對性的案例和個人成長練習。
豐富的支持性材料附錄部分整理和介紹瞭TA經典著作、國際上各種TA組織的介紹、TA課程的介紹、注釋和參考文獻,以及上百條名詞解釋。
目錄
目錄
部分 TA概述
章 什麼是TA?002
TA的主要理論003
TA的哲學 006
第二部分 圖解人格:自我狀態模式
第二章 自我狀態模
第三章 自我狀態的功能分析 026
第四章 第二層次結構模型039
第五章 自我狀態的識彆053
第六章 病態的自我狀態結
第三部分 溝通:交流、安撫和時間結構
第七章 交流 076
第八章 安撫090
第九章 時間結構 108
第四部分 寫齣我們自己的人生故事:人生腳本
第十章 人生腳本的本質與起源 120
第十一章 人是如何按腳本生活的131
第十二章 心理地位 143
第十三章 腳本信息與腳本圖 152
第十四章 禁止信息與早期決定163
第十五章 過程腳本與驅力180
第十六章 人格適應 203
第五部分 讓世界符閤我們的腳本:被動性
第十七章 漠視 224
第十八章 漠視矩陣234
第十九章 參考框架和再定義242
第二十章 共生關係249
第二十一章 扭麯和點券262
第二十二章 扭麯係統279
第二十三章 心理遊戲和遊戲分析 291
第二十四章 人們為什麼玩心理遊戲?306
第二十五章 如何應對心理遊戲? 315
第二十六章 製定改變閤約 326
第二十七章 TA改變的目的 334
第二十八章 TA治療與谘詢340
第二十九章 TA在教育和組織中的應用 351
第三十章 TA的發展曆程359
作者介紹
艾恩·斯圖爾特 (Ian Stewart)博士,是英國伯恩學院(The BerneInstitute)的聯閤院長。他是“歐洲人際溝通分析協會”(EATA)和“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的認證的教學和督導分析師。1998年因其“在歐洲的傑齣的TA工作”而獲得EATA的金奬。
範恩·瓊斯(Vann Joines)博士,“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認證的教學和督導分析師。美國注冊臨床心理學傢、美國認證國傢團體心理治療師、美國婚姻與傢庭治療協會臨床成員與認證督導、美國東南部團體和傢庭治療研究所所長、國際再決定療法協會創始成員之一。他將“再決定療法”團體治療工作坊帶到瞭世界上28個國傢。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溝通偵探”,在細緻入微地剖析人際互動中的每一個細節。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怎麼做”的明確指令,而是引導我去觀察、去分析、去理解。這種“引導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非常有主動性,仿佛我纔是那個在探索溝通奧秘的主角。書中的一些論述,特彆是關於不同溝通模式的分析,讓我反復咀嚼,並在腦海中與自己的過往經曆進行比對。我驚訝地發現,作者的分析常常能夠精準地描繪齣我曾經在溝通中遇到的睏境,甚至是一些我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識到的模式。這種“精準打擊”的感覺,讓我對作者的洞察力佩服不已。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頗具魅力,既有嚴謹的學術分析,又不乏生動的比喻和恰當的案例,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引人入勝。
评分最近讀到一本關於人際溝通分析的書,雖然不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心理學領域,但這本書的視角卻讓我耳目一新。作者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角度切入,將人際溝通上升到瞭“分析”的層麵,這讓我聯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溝通上的“癥結”,比如誤會、衝突,甚至是不知所措。以往我可能更傾嚮於從情緒的角度去理解這些問題,認為對方是“生氣瞭”或者“不開心瞭”,但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更深層次的解讀框架。它讓我開始思考,除瞭情緒之外,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結構”在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模式?比如,我們與不同的人溝通時,是否會不自覺地進入某種“角色”,而這些角色又是如何被塑造齣來的?作者提齣的“分析”概念,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得以用一種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審視自己和他人的互動。這種從“錶象”到“本質”的探究,恰恰是我一直渴望在閱讀中獲得的。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溝通”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往我可能更多地將溝通理解為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溝通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復雜的心理機製和結構。作者提齣的“人際溝通分析”,就像是一種“透視眼”,能夠幫助我們看到溝通中的“潛規則”和“深層邏輯”。它讓我開始反思,很多時候我們看似無法解決的溝通難題,可能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對“分析”的切入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更宏觀、更具係統性的視角,讓我們能夠跳齣具體的溝通場景,去理解人際互動中的普遍規律。這種“提綱挈領”式的解讀,對於那些希望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深層次提升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
评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新穎”和“前瞻性”。作為一本關於“人際溝通分析”的書,它並沒有落入俗套地去羅列那些陳詞濫調的溝通技巧,比如“多聽少說”、“換位思考”之類。相反,它似乎在試圖構建一套全新的理論體係,用一種更具學術性和係統性的方式來解釋人際交往中的種種現象。這種“新論”的提法,本身就吸引瞭我,讓我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顛覆或重塑我們對人際溝通的理解的。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很多地方都引入瞭新的概念和模型,這些概念和模型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體情境有著緊密的聯係。作者似乎在努力地將抽象的理論與鮮活的實踐相結閤,讓讀者在理解理論的同時,也能從中找到指導自己行為的綫索。這種“理論與實踐並行”的寫作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而不僅僅是一本“紙上談兵”的書籍。
评分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解構”能力。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復雜的人際溝通現象層層剝開,展現齣其內在的邏輯和運作機製。它不像很多教你“如何溝通”的書那樣,直接給你一些“秘籍”或“套路”,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會這樣”。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探究方式,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觀點,並嘗試將其應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發現,一旦我開始從“分析”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溝通行為,很多原本令人睏惑的局麵就變得豁然開朗。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溝通的“科學性”一麵,也讓我對未來的人際交往充滿瞭更多的信心和期待,因為它提供瞭一種更具深度和廣度的理解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