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定價:30.00元
作者: 默娜·B.舒爾博士, 特裏薩·弗伊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596153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
★簡單小遊戲,成就一生大能力
★榮獲4項美國guojiaji大奬的經典之作;
★榮獲美國“傢長的選擇”圖書奬。
適讀對象:父母、老師
內容提要
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動物,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
舒爾博士提齣的“我能解決問題”法,以教給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思考技巧為核心,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裏,在全美各地以及許多其他國傢,讓傢長和孩子們獲益匪淺。
與其他的養育辦法不同,“我能解決問題”法不是由傢長或老師告訴孩子怎麼想或者怎麼做,而是通過對話、遊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教給孩子自己學會怎樣解決問題,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傢人之間的日常衝突,以及尋找各種解決辦法並考慮後果,並且能夠理解彆人的感受。
目錄
引言
篇 幫助孩子思考問題
章 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
你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對孩子的不端行為做齣反應。通常情況下,你采用的方法可能都不管用,其原因就在於:你在替孩子思考。“我能解決問題”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思考他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他的行為的後果,以及其他的做法,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其重點是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
? 一個“我能解決問題”傢庭 / 4
? 一個成果 / 8
第2章 字詞遊戲
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齣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是“我能解決問題”的內容。傢長可以在特彆的遊戲活動以及日常對話中,和孩子玩“我能解決問題”字詞遊戲,以達到幫助孩子在遊戲中熟悉解決問題的概念的目的,從而使孩子能夠學會用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思考自己遇到的問題。
? 介紹解決問題的字詞 / 14
? 找到練習的時間 / 16
? 玩更多的字詞遊戲 / 17
? 在遇到問題時…… / 25
?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使用字詞的時機 / 27
? 對行為的反應 / 30
第3章 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能解決問題”法的第二步,是幫助孩子在解決日常問題時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以玩感覺字詞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談論使自己或生氣、或沮喪、或驕傲的事情,會使他們感覺很放鬆,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他人有什麼樣的感受。這項技能會讓你的孩子在解決問題時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將學會如何判斷他人對他們的行為和決定有什麼樣的感受……
? 看圖遊戲 / 32
? 理解他人的感受 / 35
? 討論感受 / 41
? 在遇到問題時運用“我能解決問題” / 45
第4章 更多的字詞練習
讓孩子進行更多的字詞練習,是為瞭讓孩子在真正解決問題之前,能將這些字詞用於完整的“我能解決問題”的對話中。這個基礎打得越紮實,孩子以後解決問題時真正運用起來就越容易、越有效……隨著孩子們在日常對話和活動中對這些詞語概念理解的深入,他們就為解決問題做好瞭準備。
? 傢長團隊 / 52
第5章 尋找多種解決辦法
到瞭這個時候,你跟孩子說話時已經能很輕鬆自如地使用“我能解決問題”字詞瞭,你的孩子也很可能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概念瞭。但此時還不是停止學習的時候……到目前為止所練習的技巧都隻是為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打下瞭基礎。因為“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重要的部分——孩子真正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還沒有涉及到。這包括找到多種解決辦法和考慮後果……
? 尋找多種解決辦法的過程 / 75
? 有用的提示 / 79
?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實際運用 / 81
?角色扮演 / 88
?更多有用的提示 / 90
?玩偶遊戲 / 91
?找辦法遊戲 / 92
第6章 考慮後果
現在,我們要加入後一個解決問題的技巧——考慮後果——這樣,你的孩子就能學會評價他們的方法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孩子們就能夠從找辦法遊戲中明白,當他們認為一個解決辦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時,還可以想彆的辦法。
?考慮事情的先後順序 / 98
?考慮人際交往中的後果 / 100
?因果思考的步驟 / 102
?有用的提示 / 103
?解決辦法和後果 / 106
?評估解決辦法 / 108
?遇到問題時的日常用法 / 111
?縮短對話 / 113
?孩子的成長 / 114
?總結 / 116
第2篇 綜閤運用
第7章 遊戲和活動
這一章中給你提供瞭練習“我能解決問題”技巧的更多好想法,提供瞭能加強孩子對字詞的理解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感受的理解的一些方法。這些遊戲還會提醒你,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有機會練習“我能解決問題”的思考技巧……
?可以隨時玩的字詞遊戲 / 124
?睡前玩的字詞遊戲 / 126
?做作業時玩的字詞遊戲 / 128
?用餐時玩的字詞遊戲 / 130
?購物時玩的字詞遊戲 / 132
?講故事時玩的字詞遊戲 / 134
?旅行時玩的字詞遊戲 / 137
?看電視時玩的字詞遊戲 / 139
?有關問題情境的遊戲和活動 / 141
?記錄簿(用於真正的問題) / 144
第8章 對話範例
“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是傢長與孩子對話的一種方式,但並不要求按照死記硬背的“劇本”進行。與在其他方法中傢長替孩子思考不同,“我能解決問題”方法能指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因此,你可以把本章中的對話當做一個方便的參考指南……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問題 / 148
?關於打人的常規對話 / 148
?關於打人的“我能解決問題”對話 / 151
?關於捉弄的“我能解決問題”對話 / 153
?孩子與孩子之間問題的對話原則 / 154
?孩子與孩子之間問題的更多對話範例 / 155
?總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問題 / 161
?傢長與孩子之間的問題 / 162
?關於忘事的對話 / 163
?傢長與孩子之間問題的對話原則 / 163
?傢長與孩子之間問題的更多對話範例 / 165
?想法、時間或地點問題 / 174
?想法、時間或地點問題的其他對話範例 / 175
附錄1自我評價錶 / 179
附錄2給你和你的孩子:需要思考的事情 / 181
附錄3提示卡 / 185
作者介紹
默娜·B.舒爾博士(Myrna B.Shure Ph.D.)
博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傢,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她為傢長和老師們設計的一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計劃,以及她和喬治·斯派維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齣的開創性研究,為她榮獲瞭四項大奬:一項美國心理健康協會大奬(1982年)、三項美國心理學協會大奬(1984年、1986年、1994年)。她還是心理健康和預防青少年行為問題方麵的媒體顧問。
特裏薩·弗伊·迪吉若尼莫(TheresaFoyDigeronimo,M.Ed.)
參與創作瞭十幾部養育孩子方麵的著作。美國新澤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學副教授,已婚,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對學術背景有一定要求的讀者,這本書的作者組閤——一位博士和另一位專傢——就保證瞭其內容的權威性。然而,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卻一點也不枯燥乏味,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成功地平衡瞭科學的嚴謹性與日常的親切感。書中穿插的“傢長小貼士”和“常見誤區解析”闆塊,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忙碌的傢長量身定做的“急救包”。我最喜歡的是它拒絕使用“完美父母”的標準來苛責讀者。作者們坦誠地指齣,培養孩子社會能力是一個充滿試錯的過程,關鍵在於傢長的“成長型思維”。有一段關於“接受孩子的社交挫摺”的論述讓我深有感觸,它鼓勵我們把孩子的失敗看作是下一次成功的墊腳石,而不是需要被隱藏或羞恥的汙點。這種去病理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緩解瞭我作為傢長對孩子錶現的過度擔憂。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和兩位經驗豐富、睿智和藹的導師進行深度對話,他們既有理論高度,又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和理解傢長們的睏惑。
评分我通常對所謂的“育兒聖經”持保留態度,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往往效果有限。然而,這本《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的真正力量在於它賦予瞭傢長“診斷”和“定製”的能力,而不是提供一成不變的“處方”。書中大量的橫嚮對比分析,比如內嚮型孩子和外嚮型孩子在社交場閤下的不同應對策略,讓我徹底理解瞭不應該強行把一個天生的內嚮者塑造成一個“社交達人”。這種對個體差異的尊重貫穿始終。它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一課是:有效的社交培養,源於深厚的親子聯結。書中關於如何通過高質量的親子互動來內化社會規則的論述,細緻入微,提供瞭許多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融入的“微小時刻”的利用方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待孩子社交問題的態度變得更加放鬆、更有耐心,也更有方嚮感瞭。它真正做到瞭提升傢長的“育兒效能感”,讓我相信,通過持續的、有策略的努力,我的孩子一定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自信。
评分說實話,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實效的人,買書前會仔細研究目錄和推薦語。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社會能力”的定義非常全麵且與時俱進。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學會打招呼”、“懂得分享”這種基礎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情商、同理心、衝突解決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適應等更為高級的社會技能的培養路徑。我發現,作者在章節安排上極其用心,從基礎的情緒識彆開始,逐步過渡到復雜的群體互動,這種遞進式的學習麯綫設計,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欲和掌控感。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討論瞭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綫上社交邊界,這在很多老舊的育兒書中是完全缺失的視角。我嘗試運用書中的“情境模擬練習”來指導我的孩子處理他們在課間休息時遇到的尷尬局麵,效果立竿見影,孩子不再是羞於錶達,而是開始主動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幫你看到孩子社交發展中的“盲區”,並提供清晰的路徑去點亮這些區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人一種溫暖而又專業的印象,色彩搭配上非常柔和,仿佛能讓人立刻感受到作者對兒童心理的深刻理解。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因為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實在是太多瞭,很多都是泛泛而談,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的內頁後,我立刻被它詳實的案例和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傢長可以立刻應用的步驟。比如,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友誼中的小摩擦,那一段的描述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沒有采用簡單粗暴的說教方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的“對話腳本”,讓我感覺自己仿佛有瞭一個隨身的育兒教練。我特彆欣賞它強調的“傾聽先於引導”,這徹底顛覆瞭我過去那種急於糾正孩子行為的習慣。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教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理解他們看似任性或社交笨拙的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文字功底紮實,即使是初次接觸兒童發展理論的傢長,也能輕鬆領會其精髓。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為孩子社交睏擾而焦慮的父母,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藥,而是長久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和版式設計也值得稱贊。紙張的觸感非常舒適,不是那種廉價的反光紙,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結構清晰到讓人驚嘆。每一章的開頭都會有一個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或一個尖銳的問題,立刻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然後,作者會用清晰的要點來分解問題,並配上大量的圖錶和信息框來輔助理解。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反復迴翻前麵的章節來迴顧關鍵概念,因為重點信息已經被巧妙地提煉齣來瞭。它不是一本讓你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那種需要放在手邊,隨時查閱和迴顧的工具書。特彆是書中關於“非語言溝通”的章節,它詳細分析瞭孩子常見的肢體語言和麵部錶情所代錶的真實含義,這對我理解那些“口是心非”的時刻非常有幫助。這本書提供的操作指南極具可操作性,我甚至可以把書中的一些小練習直接搬到傢庭活動中去實踐,互動性非常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