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李昌鎬兒童圍棋課堂 |
| 作者 | (韓)李昌鎬 |
| 定價 | 25.00元 |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2152145 |
| 齣版日期 | 2013-09-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359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李昌鎬兒童圍棋課堂》套書第三冊。在前兩冊的基礎之上,介紹瞭較高級的吃子方法及劫爭、實戰死活應用、中局的延伸下法等,進一步講解布局、定式、大場、官子等的基本下法及應用,力求使兒童具備獨立完成整盤棋局的能力。 |
| 作者簡介 | |
| “石佛”李昌鎬,韓國職業圍棋棋手,8歲拜師,11歲成為職業棋手,14歲獲得個職業冠軍,16歲獲得個世界冠軍,1990~1995年稱雄韓國,1996~2006年開創世界圍棋史上的“李昌鎬時代”。 |
| 目錄 | |
| 章 吃子 一滾打包收(滾包) 二、進階門吃 夾·門吃 三、進階枷吃 1.打 飛枷 2.兩麵枷吃 烏龜不齣頭 3.扳 飛枷 4.大枷 四、大頭鬼(秤砣) 圍棋小知識:《圍棋十訣》我來解讀(一) 小練習 第2章死活:實戰演練 一、死 二、活 圍棋小知識:《圍棋十訣》我來解讀(二) 三、劫殺和劫活 小練習 第3章 劫爭 一、劫的價值 二、劫材很重要 三、初棋無劫 圍棋小知識:棋手的等級——段位 小練習 第4章 布局:定式篇 一、星定式 1.星的掛法 2.小飛掛 二、三·三定式 1.肩衝掛變化 2.小飛掛變化 3.打飛掛變化 圍棋小故事:曹丕和曹彰的傳說 三、小目定式 1.小目的掛法 2.小飛掛變化 第5章 布局:三綫、四綫和大場 一、三綫和四綫 1.三綫:實地綫 2.四綫:外勢綫 3.三四綫搭配,效果好 4.疏密適當 圍棋小故事:“小霸王”孫策的棋譜 二、大場 1.什麼事大場 2.開拓自己疆域的大場 3.破壞和限製對方勢力的大場 4.鞏固自己並(或)威脅對方的大場 圍棋小知識:本因坊 小練習 第6章 布局:布局類型與形勢判斷 一、布局類型 1.二連星布局 2.三連星和四連星布局 3.對角型布局 二、形勢判斷 圍棋小知識:一代大師吳清源 第7章 中盤:分斷 一、擠斷 二、靠斷 三、扳斷 四、跨斷 五、頂斷 圍棋小知識:陳毅元帥 小練習 第8章 官子:價值的計算 一、算大小——齣入計算法 1.有齣有入:兩邊目數都有變 2.又齣沒入:隻有一方目數有變的情況 二、算價值——要加倍 1.雙後手官子——正常算就好 2.逆收——我要加倍算! 3.雙先——可以按3倍來算! 圍棋小故事:關雲長颳骨療毒 三、實戰常見官子價值計算 1.雙方先手官子 2.單方先手官子 3.雙方後手官子 圍棋小故事:王積薪仙師授藝 小練習 第9章 對殺技巧 一、縮對方的氣 1.撲 2.挖 二、延長自己的氣 1.長 2.斷 3.接 三、眼位 1.有眼殺無眼 2.做成大眼 圍棋小故事:耳赤之局 小練習 0章 手筋 一、“扳”的手筋 二、“立”的手筋 三、“跨”的手筋 四、“飛”的手筋 圍棋小故事:橘中棋仙 小練習 1章 棋形 一、好形 二、愚形 三、造對方愚形的手段 1.刺 2.滾打包收 圍棋小知識:“石佛”李昌鎬 |
| 編輯推薦 | |
| 李昌鎬兒童圍棋課堂#是一套較好的兒童圍棋入門讀物,講解瞭各種圍棋技巧,並且本著循序漸近的原則,每冊書在之前一冊的基礎上都有的難度提升。書中選取瞭很多難度適宜的練習題,並進行詳細的解答。本書同時配有卡通插畫和圍棋故事,語言親切、幽默,非常適閤5~12歲的兒童閱讀。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它更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學習藍圖”,而非僅僅是一本“知識手冊”。它似乎在告訴學習者:“圍棋的世界是這樣構成的,現在我為你鋪好瞭探索的第一條路。”這種構建感讓我感到非常安心。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死活題”基礎部分的引入方式,它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殺棋或做活的技巧,而是從最基礎的“兩口氣”、“三口氣”的局麵開始,讓孩子通過最直觀的計數和形狀變化,建立起對棋子生存空間的最初概念。這種由淺入深的教學哲學,是避免“拔苗助長”的關鍵。而且,如果這本書能兼顧到不同學習進度的孩子,比如在每一章的末尾設置“優秀者挑戰”的難題,同時為基礎薄弱者提供“鞏固練習”的簡化版,那就更能體現齣它作為一本經典教材的包容性。總而言之,它給我的感覺是:這是一套緻力於打下堅實根基,而非追求速成的、值得信賴的入門指南。
评分初次翻閱,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匠心,能明顯感受到編著者在設計教學路徑上的深思熟慮。它不像市麵上某些快餐式的圍棋讀物,隻是簡單地羅列瞭一些“禁入點”或“打吃”的圖解,而是似乎花瞭大篇幅來構建一個完整的認知體係。我特彆留意瞭書中關於“氣”的概念是如何解釋的,這是很多新手,包括我自己在內,一開始就容易混淆的地方。如果它能通過生動的比喻——比如把氣想象成棋子的“呼吸”,或者把提子過程描繪成一場“資源爭奪戰”——來深入淺齣地闡述,那無疑是成功的。更進一步說,優秀的圍棋教材應該能夠引導孩子學會“看穿”下一步,而不隻是簡單地“應付”當前這一手。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培養孩子預判能力和全局觀的素材,希望這本書的編排能在某個章節中,巧妙地融入一些關於“大局觀”的初步培養方法,哪怕隻是通過一些特殊的布局練習來實現。畢竟,圍棋的魅力就在於其無限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早在這本書裏感受到這種宏大的空間感,那將是巨大的收獲。
评分從排版和視覺效果來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相當紮實和沉穩的,完全沒有那種為瞭迎閤低齡讀者而搞得花裏鬍哨的感覺。用料上乘的書紙,讓黑白棋子的綫條和棋盤的格綫都顯得格外清晰銳利,這對於需要精確辨識棋形的遊戲來說至關重要。我注意到,某些關鍵的“手筋”或者“定式”所在頁,似乎采用瞭特殊的加粗或者不同的背景色塊來凸顯,這無疑是對學習者的友好提示,避免在快速翻閱時錯過重點。此外,書中對圍棋曆史或者文化背景的穿插介紹似乎也把握得恰到好處,沒有喧賓奪主,隻是作為一種點綴,偶爾提起一下古代棋手的故事,或者某個著名對局的背景,能讓整個學習過程不那麼枯燥,添上瞭一層人文色彩。我希望這些文化片段,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他們明白圍棋不僅僅是技術博弈,更是一種東方智慧的體現。
评分作為傢長,我關注的重點往往在於“練習”和“反饋”機製的設計。一本好的教材,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講解,更需要有供孩子動手實踐的平颱。我仔細查看瞭書中的習題部分,它們是否具有足夠的區分度和梯度?是那種一眼就能看齣答案的送分題,還是需要停下來冥思苦想幾分鍾的“小謎題”?我更傾嚮於後者,那種需要反復思考、甚至需要用筆在草稿紙上模擬推演的題目,纔能真正鍛煉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如果書中附帶瞭標準答案,那麼答案的解析是否詳盡?是直接給齣一個“正確”的著法,還是會對比分析其他幾種可能的著法,並解釋為何其他著法不如選定的那一步?這種深入的解析,對於傢長輔導孩子或者孩子自我修正錯誤至關重要。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做得足夠細緻,那麼它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不再是一本隻能看不能動的參考書。
评分這本圍棋啓濛書,光看名字就透著一股專業的勁兒,雖然我買它的時候,是衝著“兒童”這兩個字去的,希望能給自傢那活潑好動的“小不點”找點能靜下心來的事兒做。坦白說,我這人對手邊的棋盤研究得不深,對那些復雜的術語和曆史淵源大多是走馬觀花。但我最看重的,是它能不能真正把高深的圍棋理論,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和圖形展現齣來。我期待看到的是,書中那些看似簡單的黑白子排列背後,蘊含著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學邏輯,能讓孩子從最基礎的提子、做活,慢慢過渡到對“目”和“勢”的初步感知。如果能配上足夠清晰、對比度高的彩色圖例,甚至是用一些小故事來串聯那些枯燥的對弈規則,那就太棒瞭。畢竟,對於初學者來說,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書本本身顯得過於刻闆和嚴肅,那再好的內容也隻能束之高閣,淪為裝飾品瞭。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耐心十足的私教,手把手地帶著孩子,一步步拆解棋盤上的奧秘,而不是直接丟下一大堆復雜的棋譜讓孩子望而卻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