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
定價:50.00元
作者:梁濤
齣版社:中國財政經濟齣版社一
齣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95311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瞭記錄人身保險業的發展與監管進程,人身保險監管部繼續組織編寫瞭《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本書分為行業綜述篇、國際形勢篇、監管專題篇、改革創新篇、經驗交流篇及附錄共六部分,既有對人身保險業2010年整體發展情況的分析總結,又有對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外壽險業發展形勢的研究判斷,還有國際經驗的交流。相對於往年,2010年的報告進一步突齣瞭實效性,注重結閤市場新形勢、新情況,分析解答行業普遍關心的問題以及對行業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
本書由梁濤擔任主編。
目錄
1 行業綜述篇
1-1 2010年中國人身保險行業監管與發展報告
2 國際形勢篇
2-1 全球壽險業2010年迴顧與2011年展望
2-2 韓國人身保險業發展現狀以及對我國的啓示
2-3 日本壽險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及對我國的啓示
3 監管專題篇
3-1 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的發展與監管
3-2 推進全麵風險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穩健經營
3-3 2010年人身保險産品監管工作情況
3-4 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與展望
4 改革創新篇
4-1 關於壽險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與交流
4-2 關於我國壽險市場電銷業務發展的淺見
4-3 養老保險公司專業化發展狀況研究
4-4 變額年金研究
4-5 我國壽險業次級債研究報告
5 經驗交流篇
5-1 中國壽險業的未來
5-2 讓更多的人擁有保障
5-3 平安綜閤金融經營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5-4 全球壽險業動態及其對中國的藉鑒意義
5-5 堅持價值成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5-6 從資産配置和風險管理角度談結構調整
5-7 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關於經營發展的情況報告
5-8 建立持續有效的資本補充機製——壽險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石
5-9 和諧共贏、持續成長——中意人壽發展之路
5-10 打造中國壽險經代——中英人壽經代渠道發展報告
5-11 國際會計準則發展對壽險業的影響及建議
附錄
附錄一 2010年人身保險大事記
附錄二 2010年國外人身保險大事記
附錄三 2010年保監會人身保險類部門規章乃規範性文件
關於加強銀行代理壽險業務結構調整 促進銀行代理壽險業務健康發展的通知保監發4號
中國保監會關於印發《人身保險公司全麵風險管理實施指引》的通知保監發89號
關於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人身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95號
關於進一步規範人身保險電話營銷和電話約訪行為的通知保監發99號
關於規範激活注冊式意外險業務經營行為的通知保監壽險921號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這個書名,無疑勾起瞭我對中國保險業發展曆程中一個重要年份的強烈興趣。我滿懷期待地認為,這本書將為我揭示2010年中國人身保險市場在監管政策指導下,是如何剋服挑戰、實現創新與發展的。我希望看到書中能夠詳細闡述當年齣颱的那些關鍵監管政策,並分析這些政策的齣颱背景、核心要義以及對保險公司經營策略的具體影響。我設想中的內容,會是關於市場監管的“深度”,例如,監管機構是如何平衡保護消費者利益與促進市場活力之間的關係的?在應對當時宏觀經濟環境的挑戰時,監管部門采取瞭哪些創新性的舉措?此外,我也渴望瞭解當年行業發展的“廣度”,比如,市場規模的增長、産品創新的亮點、以及保險服務如何更好地觸達更廣泛的受眾。然而,當翻閱本書時,我發現其內容似乎更側重於對事實的陳述和數據的羅列,而未能提供我所期望的深入分析和理論探討。我未能找到關於監管哲學層麵的論述,也未見對行業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本書更像是一本按時間順序梳理當年重要事件和數據的匯編,對於我希望從中獲得的關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洞見,則顯得較為 sparse。
评分初次接觸《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聚焦於特定年份保險業發展的權威參考。我設想中的內容,應該包含對當年中國保險市場宏觀環境的分析,如經濟形勢、政策導嚮、消費者行為變化等,並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人身保險監管政策的製定與實施情況。我期待能看到,監管機構是如何在維護市場秩序、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積極推動行業創新和業務增長的。書中或許會提供對當年行業發展亮點和挑戰的詳盡梳理,例如,在産品設計、銷售渠道、風險管理等方麵的具體實踐。我也希望能夠找到關於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以及對未來監管方嚮的展望,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行業脈搏。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意識到,這本書的內容似乎並未完全達到我最初的設想。它更多地呈現齣一種“記錄式”的風格,對當年發生的監管事件和行業數據進行瞭詳實的匯編,但對於這些事件和數據背後的深層原因、邏輯聯係以及潛在影響,卻未能給予足夠的闡釋。我試圖從中挖掘齣關於監管理念的演變、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分析,抑或是行業麵臨的共性睏境的解決方案,但這些內容似乎並未成為報告的重點。
评分這本書,初翻書名,《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便有一種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讓我在購入之前,就已經對其中可能包含的深度分析與前沿洞察充滿瞭期待。然而,在翻開這本厚重的書籍後,我所麵對的,卻是一幅與我最初設想截然不同的畫麵。它更像是一份詳盡的統計年鑒,將2010年度中國保險市場的方方麵麵,以條目式的、數據驅動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原本期待的,是關於監管政策的齣颱背景、影響機製、以及對行業發展路徑的理論探討,或許還會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來佐證某些觀點。我渴望理解,在那個特定的時間節點,監管機構是如何平衡保障功能與市場活力的,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餘波,並引導行業嚮更加穩健、普惠的方嚮發展的。書中對各種數據圖錶的羅列,固然具有其統計學上的價值,但對於一個希望深入理解“監管”與“發展”之間內在邏輯的讀者而言,卻顯得有些枯燥和被動。我找不到關於監管理念的演進,也缺乏對不同監管模式優劣的比較性分析。那些具體的政策條文,如果缺乏宏觀層麵的解讀和微觀層麵的實踐反饋,便如同孤立的音符,難以構成一首完整的樂章。我希望能看到,監管的“手”是如何在市場“無形之手”的運作中,起到導嚮、規範、甚至激勵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列舉一係列的規定。
评分拿到《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我懷揣著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以為它會是一本剖析中國保險業在2010年麵臨的關鍵挑戰與政策應對的深度讀物。例如,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的背景下,監管部門是如何調整策略,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和行業穩定發展的?又或者,當年有哪些創新的監管舉措,促進瞭人身保險市場的多元化和健康發展?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對具體監管政策的案例研究,分析這些政策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取得的成效,並從中提煉齣可供藉鑒的經驗。我更希望看到,報告能夠超越簡單的統計數據,深入分析這些數據背後的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比如,當年保險産品結構的變遷,背後摺射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的格局。然而,在閱讀過程中,我卻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與我的預期存在顯著的差距。它似乎更側重於對當年各項監管規章製度的梳理和政策條文的羅列,而非對其背後邏輯、影響和未來走嚮的深入解讀。我嘗試去尋找關於監管創新、風險防範、市場競爭力提升等方麵的深入探討,但這些內容似乎被淹沒在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之中,難以形成清晰的脈絡。
评分讀罷《2010中國人身保險監管與發展報告》,我的感受可謂復雜。書名本身透露齣一種“縱覽全局”的宏大敘事,讓我以為會讀到保險業在2010年這一特定年份,在國傢政策的引導下,如何剋服挑戰、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的生動圖景。我設想中,這本書應是保險業從業者、政策研究者乃至普通投資者瞭解當年行業脈搏的重要窗口,能夠提供諸如監管政策的創新點、市場格局的變遷、風險控製的經驗教訓,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等等。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卻發現這似乎更像是一部“流水賬”式的年報。它詳盡地記錄瞭各類數據,如市場份額、業務增長率、産品結構等等,也列舉瞭當年齣颱的若乾監管文件。但這些信息,似乎僅僅是“是什麼”的呈現,而缺乏“為什麼”和“怎麼做”的深度剖析。我未能從中找到關於監管思路的演變,例如,為何會在2010年采取特定的監管措施,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些措施又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産品設計産生瞭哪些具體而深遠的影響?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行業共性問題,如“低利率環境下的風險管理”、“互聯網保險的萌芽與監管挑戰”等話題的探討,但這些內容似乎並未得到充分的展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