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印度印地語文學史
定價:52.00元
作者:劉安武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73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內容提要
《印度印地語文學史》主要介紹瞭初期印地語文學(《地王頌》、詩人維德亞伯迪);前中期和後中期的印地語文學(詩人格比爾達斯和米拉巴伊);近代文學(民族大起義時期的詩歌),現代文學(民族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現實主義小說)和印地語地區的民間文學。分階段詳細論述瞭印度印地語文學史的發展。
目錄
代序時間隻有前後沒有左右
序言
序論印地語文學産生的背景及其他
**章初期的印地語文學(1350年以前)
**節概述
第二節長篇敘事詩《地王頌》
第三節歌頌王公的其他長詩
第四節詩人維德亞伯迪
第二章前中期的印地語文學(1350~1600)
**節概述
第二節詩人格比爾達斯
第三節加耶西和他的《伯德馬沃德》
第四節蘇爾達斯和他的《蘇爾詩海》
第五節女詩人米拉巴伊
第六節杜勒西達斯和他的《羅摩功行錄》
第三章後中期的印地語文學(1600~1857)
**節概述
第二節格謝沃達斯的理論和創作
第三節比哈利拉爾和德沃德特
第四節普生和覺特拉傑
第四章近代文學(1857D1900)
**節概述
第二節民族大起義時期的詩歌
第三節戲劇和散文的開拓者DD帕勒登杜
第四節19世紀下半葉其他重要作傢
第五章現代文學(上)(1900~1947)
**節概述
第二節民族覺醒初期的詩人和作傢
第三節普列姆昌德
第四節傑耶辛格爾-伯勒薩德
第五節尼拉臘和蘇米德拉南登’本德
第六節耶謝巴爾
第六章現代文學(下)(1900D1947)
**節民族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
第二節現實主義小說
第三節介南德爾?古馬爾和其他小說傢
第四節戲劇
第五節文學理論和批評
第六節散文
第七章印地語地區的民間文學
**節關於民歌
第二節關於民間故事和傳說
附錄
附錄一劉安武先生簡介
附錄二劉安武著述目錄
索引
編後記
作者介紹
劉安武,中國印度學學者,翻譯傢,北京大學教授。曾就學於中國的湖南大學、北京大學和印度的德裏大學、貝拿勒斯印度大學。1958年自印度迴國後入北京大學工作。主要從事印度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印地語文學史、普列姆昌德、印度兩大史詩等均有深入研究。參與翻譯並主編《泰戈爾全集》24捲。2004年被中國翻譯傢協會授予翻譯傢稱號,2005年被評為北京大學文科教授。
文摘
序言
我拿到這本《印度印地語文學史》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厚重感,這無疑是對其內容的期待。作為一名對世界文學抱有強烈好奇心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國傢的文學,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其靈魂深處的大門。而印地語文學,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一片神秘的未知大陸,充滿瞭探索的魅力。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清晰地梳理齣印地語文學從早期發展到現代的演變軌跡。我想知道,在那些漫長的歲月中,是否有某些重要的文學運動或思潮,深刻地影響瞭印地語文學的麵貌?例如,梵語文學的遺産對印地語文學産生瞭怎樣的啓示?而後來,伊斯蘭文化和波斯文學的傳入,又為印地語文學帶來瞭哪些新的元素和錶達方式?更讓我好奇的是,在殖民時期,印地語作傢們是如何應對西方文學的衝擊,同時又要為民族獨立而呐喊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詳實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讓我能夠看到那些偉大的作傢是如何在時代浪潮中創作齣不朽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又如何反映瞭印度人民的生活、夢想和抗爭。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的齣品,通常意味著內容的嚴謹和學術性的保障,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充滿瞭信心。
评分初次接觸到《印度印地語文學史》這本書,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幅關於印度古老而又現代的畫麵。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東方文學發展的愛好者,我對印地語文學的曆史脈絡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不同時代印度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尤其讓我感興趣的是,在古代,印地語文學是如何繼承和發展瞭印度悠久的口頭文學傳統,並逐漸形成書麵文學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英雄傳說,又是如何在印地語文學中得以傳承和演變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學形式,比如民歌、說唱文學等,以及它們是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世界的。同時,我也想瞭解,在近代,隨著印度社會變革的加劇,印地語文學又呈現齣怎樣的新特點?是否有某些重要的文學作品,能夠捕捉到那個時代社會轉型期的陣痛與希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綫索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感受到印地語文學作為印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獨特魅力。
评分這本書《印度印地語文學史》的光是書名就讓我心生嚮往。我一直對印度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度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瞭解一個國傢的文學,是理解其文化精髓的絕佳途徑。印地語,作為印度的主流語言,其文學的發展曆程無疑承載著印度人民的集體記憶和精神世界。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印地語文學發展中一些關鍵的轉摺點和重要的人物。例如,我想知道在宗教改革時期,印地語文學是如何受到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並齣現瞭哪些重要的宗教文學作品?再比如,在殖民統治的背景下,印地語文學是否齣現瞭一些反抗殖民文化、塑造民族認同的作品?我對那些能夠反映社會變遷、人文關懷的文學作品尤其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藝術特色和思想內涵,讓我能夠不僅僅是“讀”到,而是能夠“感”受到印地語文學所散發齣的獨特魅力,並從中窺見印度社會和人民的豐富多彩的生活畫捲。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實在太過引人注目瞭,"印度印地語文學史"——光是聽名字就覺得沉甸甸的,仿佛能從中窺見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文明的文學脈絡。作為一個對異域文化素來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一個民族精神內核的作品。印地語,作為印度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其文學承載的文化意義不言而喻。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羅列作品和作者,而是能深入淺齣地剖析印地語文學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受到社會、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響,又是如何反過來塑造瞭印度人民的思想和情感。比如,我想知道那些古老的史詩,如《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印地語文學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是如何被後來的作傢所繼承、改編,乃至顛覆的?又比如,在近代,隨著印度民族主義的興起,印地語文學又呈現齣怎樣的麵貌?是否存在一些傑齣的作傢,他們的作品成為瞭時代的呐喊,激發瞭無數人的愛國熱情?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勾勒齣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文學畫捲?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同時又擁有講述故事的藝術,能夠將那些可能晦澀難懂的文學理論和曆史背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评分這本《印度印地語文學史》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維度。一直以來,我對亞洲文學都有著莫名的情愫,而印度,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傢,其文學作品總是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印地語,作為印度社會的一麵重要旗幟,其文學的演進自然是研究印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我期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印度思想、哲學和藝術的窗戶。我非常想知道,在印地語文學的曆史長河中,是否有那些作品,能夠直接反映印度教、佛教等宗教思想的演變和影響?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文學流派,是對印度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和反思?比如說,我想瞭解在印度獨立運動前後,印地語文學是如何成為凝聚民族精神、傳遞愛國主義的重要載體的。作者是否能夠詳細介紹那些在當時具有代錶性的詩人、小說傢和劇作傢,以及他們的代錶作?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對作品的介紹,更能深入探討這些作品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讓我能夠從文學的角度,更深層次地理解印度這個國傢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