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國防電子熱點:2014 | 作者 | 餘洋 |
| 定價 | 168.00元 | 齣版社 | 國防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18100600 | 齣版日期 | 2015-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餘洋主編的《國防電子熱點(2014)》對2014年度 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等主要國傢和地區國防電 子領域40餘個熱點問題進行瞭深入研究和分析,這些 領域涵蓋國防電子工業、技術、裝備和網絡空間,涉 及戰略規劃、産業調整、新技術發展、新裝備研製等 。本書可供國防電子工業、技術、裝備和網絡空間等 領域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參考。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綜閤篇 專題一:美國國防信息係統局發布新版戰略計劃. 專題二:美國參聯會發布公開版《聯閤介入作戰概念》文件. 專題三:美國發布《美國雲計算技術路綫圖》 專題四:美國國防部20年以來更新電子戰管理指令 專題五:美國宣布將移交對國際互聯網的基本管控權 專題六:美國提齣振興聯邦安全實驗設備與基礎設施的6項建議 專題七:俄羅斯舉辦第二屆“國防部創新日”主題展強調自主創新 專題八:俄羅斯積極應對西方製裁鼓勵自主創新和進口替代 專題九:日本成立國傢安全保障委員會並齣颱《國傢安全保障戰略》 專題十:日本頒布《網絡安全基本法》 專題十一:印度評估本國國防創新係統及國防創新效果 專題十二:英國簡氏防務集團公布2013年全球國防開支報告 專題十三:瑞典智庫發布報告對2013年國際武器轉讓趨勢進行分析 專題十四:2014年世界軍事電子裝備與技術發展綜述 國防電子工業篇 專題一:歐盟明確2020年前微/納電子工業發展思路 專題二:美國201 5財年國防電子預算規模保持穩定 專題三:美歐電子業務相關的企業重組並購與閤作十分活躍 專題四:俄羅斯國防電子企業結構重組階段性任務即將完成 專題五:未來全球國防電子産品市場仍將延續增長趨勢 專題六:美國國傢製造創新網絡將增設集成光電製造研究所 專題七:美英利用3D打印技術聯閤製造新型無人機 裝備與技術篇 專題一:美國開建首部新一代“空間籬笆”雷達 專題二:美軍啓動LRDR新型遠程反導識彆雷達研製 專題三:美軍新一代“眼鏡蛇王”艦載靶場測量雷達正式服役 專題四:雷神公司研製高功率有源相控陣防空反導雷達 專題五:美機載激光雷達實現廣域快速成像 專題六:美國積極開發新一代導航、定位授時技術 專題七:DARPA啓動“透明計算”項目應對先進持續性威脅 專題八:美國國防領域雲計算2014年發展動嚮分析 電子器件與材料篇 專題一:美國IBM公司推齣第二代類腦計算芯片 專題二:美國大力發展瞬態電子産品 專題三:美國太赫茲電子器件工作頻率不斷刷新 專題四:美國發布指導先進材料研發和應用的戰略規劃草案 專題五:超材料研究及應用展望 網絡空間篇 專題一:美國發布《改善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框架》 專題二:美國陸軍發布《戰場手冊3—38:網絡電磁行動》手冊 專題三:2014年日本網絡安全新進展 專題四:歐洲《網絡危機閤作與管理報告》解讀 專題五:2013年英國網絡安全戰略實施效果與2014年展望 專題六:美國網絡司令部正式進入作戰狀態,網絡空間一體化管理體係基本建成 專題七:2014年美國網絡空間作戰力量建設發展動嚮 專題八:2014年網絡空間重大安全漏洞及美國漏洞掃描領域發展情況 專題九:韓國國民因信用卡信息被泄露而産生恐慌情緒 安全管理篇 專題一:斯諾登再曝美國國傢安全局秘密監控項目 專題二:美國國防部發布新版《人員安全計劃》 專題三:美國空軍發布專門指令加強內部威脅管理 專題四:美國發布草案指導安全使用移動設備認證技術 專題五:美國推齣“國傢網絡安全援助計劃”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國防電子智庫叢書: 《世界軍事電子發展年度報告2014》 《世界主要國傢網絡空間發展年度報告2014》 《國防電子熱點2014》 |
| 文摘 | |
| 序言 | |
讀完《尖端軍事電子脈動:2014》之後,我深刻體會到瞭一種“知識迭代的緊迫感”。這本書雖然是2014年的齣版物,但它所討論的核心技術——比如對高帶寬、低延遲通信鏈路的需求,以及對量子技術在軍事應用中的初步設想——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不是一本“炒冷飯”的年鑒,而更像是一個時間膠囊,記錄瞭當時技術發展的一個關鍵拐點。特彆是它對軟件定義無綫電(SDR)的介紹,當時看起來似乎還是一個正在探索中的概念,但作者已經預見到瞭它將如何徹底改變頻譜管理的未來。書中對特定國傢在電子戰平颱小型化方麵的努力分析,語氣中透露齣一種對技術競爭激烈程度的憂慮,這種情緒的代入感很強。它促使我立刻去查閱瞭近幾年的相關進展,想要知道當年那些被重點關注的技術,如今究竟發展到瞭哪一步。這本書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過去的戰略規劃與我們當下的現實技術水平。
评分這本《軍事科技前沿觀察:2014年度精選》簡直是軍事迷的饕餮盛宴!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瞭起來,首先被吸引的是它對當時全球主要軍事強國在新興技術領域的布局分析。尤其是關於無人作戰係統和網絡戰能力的對比論述,作者的視角非常獨到,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參數的羅列上,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技術對未來戰爭形態可能産生的顛覆性影響。我印象特彆深的是其中一篇文章,詳細剖析瞭某大國在電磁頻譜控製上的戰略意圖,用瞭很多我之前沒接觸過的專業術語,但講解得非常清晰易懂,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軍事戰略傢在耳邊細細道來。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作者對於“非對稱優勢”的解讀,不再是簡單地將弱小一方的遊擊戰術等同視之,而是強調瞭在信息和電子領域的精確打擊與反製能力,這無疑提升瞭整本書的深度。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介紹手冊,更像是一份高屋建瓴的戰略分析報告,讓我對2014年前後的國際安全環境有瞭更立體、更細緻的理解。對於任何想跳齣傳統軍事思維框架,擁抱未來戰場概念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评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群錶現齣瞭一種罕見的跨學科整閤能力。這不像是一群單一背景的專傢閉門造車寫齣來的東西。書中對電子戰的論述,竟然能巧妙地穿插對材料科學的見解,比如探討高頻電路闆材料的介電常數對信號傳輸損耗的影響,這部分內容非常硬核,但作者沒有停留在現象描述,而是追溯到瞭基礎物理層麵,解釋瞭為什麼特定的復閤材料在極端溫度下仍能保持性能穩定。此外,對數據融閤算法的介紹,也體現瞭計算機科學的紮實功底,他們討論瞭如何在海量噪聲數據中,利用貝葉斯網絡進行高效的威脅評估。這種將“硬件”、“信號”、“算法”和“戰略意圖”無縫編織在一起的寫作風格,使得整本書的論證鏈條異常堅固,幾乎沒有可以被輕易攻破的邏輯漏洞。對於想要全麵理解現代電子戰體係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框架是極其完整和嚴謹的。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超齣瞭我拿到它時的所有預期。我本來是衝著對“信息化戰爭”的某個特定側麵感興趣纔買的,結果卻意外地被它在“信息安全”和“電磁兼容性”方麵的論述所震撼。它並沒有把目光僅僅聚焦在進攻性的電子戰術上,反而花瞭不少篇幅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健壯、抗毀壞的指揮控製網絡。書中對電磁環境下的信號完整性、設備間的相互乾擾抑製等細節的探討,細緻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比如,它會用好幾頁篇幅去解釋一個小型化天綫陣列在特定工作頻率下,由於散熱設計不當可能導緻的性能下降,並給齣瞭詳細的優化建議。這種對工程實踐層麵的關注,對於那些希望將理論應用於實際係統的工程師來說,價值簡直是無價的。它讓我意識到,現代軍事電子化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堆砌最先進的芯片,更多的是對係統間協同、對環境因素的精妙控製和平衡。這本書讓我對“隱形”和“高效”的理解,從宏觀戰略層麵,落到瞭微觀物理層麵。
评分天呐,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閱讀體驗的人,很多專業性強的書籍往往在視覺上就讓人望而卻步,但《科技烽煙:年度軍事技術綜述》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的清晰度極高,即便是復雜的雷達波形圖和電子戰係統示意圖,看起來也絲毫不費力。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內容組織上展現瞭一種近乎藝術的平衡感。你知道的,很多技術書要麼過於學院派,全是公式和晦澀的理論;要麼又過於科普,淺嘗輒止。這本書找到瞭一個完美的中間地帶。它用生動的案例來串聯起那些前沿的電子信息技術,比如通過一起假設的電子乾擾事件,來解釋跳頻技術在抗乾擾通信中的關鍵作用。這種敘事方式讓原本枯燥的專業知識變得富有情節性和畫麵感。我特彆喜歡它在每章末尾設置的“未來展望”小節,那些對未來幾年技術迭代的預測,現在迴過頭來看,很多都已經被驗證瞭,這充分體現瞭作者團隊的專業預判能力和信息整閤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