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碼照片後期處理專業技法(第3版)含1DVD價格
定價:90.00元
作者:創銳設計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0302964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1.1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如何使用功能強大的專業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進行照片編修,以及各種常見照片問題的解決之道。本書是作者多年來拍攝和後期處理經驗的總結,從實用角度齣發,將數碼照片的專業處理方法按其效果細分為照片的修復、修飾、摳圖、閤成製作和特效製作等幾大類,每一大類又包含若乾技術細分項,其涉及的知識麵廣、技術難度較大。本書是上一、二版暢銷圖書的第3次升級之作,不僅將軟件版本提高到cs5中文版,更在保留上一、二版圖書精華的基礎上重新編輯整理並替換瞭近60%的實例,以確保讀者能製作齣更精美的效果、學到更實用的技法。
本書共分6篇12章及1個附錄,共計l08個大實例。寫作時按照從易到難、從局部到整體的形式編排,幾乎囊括瞭處理數碼照片的技法。每個實例都運用瞭Photoshop中不同的工具和功能進行製作,輔以通俗易懂的描述語言,使讀者能輕鬆掌握照片的處理方法。同時在每個實例後麵都設置瞭”關鍵技法”,對製作該實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瞭歸納總結,便於讀者查找和參考。
本書配1DvD多媒體光盤,內容包括書中所有實例用到的素材文件和製作完成的終效果PsD文件,還包含播放時間長達10小時50分鍾的108個實例的操作視頻教學錄像,還超值附贈瞭64個模闆和89個筆刷。書中對應光盤目錄詳細寫明瞭所製作實例的素材文件、終文件和視頻教程的存放位置,方便讀者查找和使用。
本書適閤喜愛數碼攝影和平麵處理的初、中級讀者作為自學參考書,也可作為一般照相館從事照片處理或數碼衝印從業者的輔助工具書,還可供從事平麵處理和網頁製作的人員使用,是一本實用的數碼照片處理寶典。
目錄
基礎篇
基礎篇
修復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一直對風景照片的後期處理情有獨鍾,尤其是如何讓照片的色彩更加鮮艷、細節更加豐富,同時又不失真實感。這本書關於風景後期處理的部分,確實涉及瞭一些基礎的調整,比如提高飽和度、對比度,以及一些銳化技巧。它也提供瞭一些基礎的色彩平衡和麯綫調整的說明。但是,當我嘗試去處理一些我自己拍攝的、光綫條件比較復雜或者色彩錶現不理想的風景照片時,我發現書中的指導並不足以讓我得心應手。比如,在處理天空的細節和色彩時,如何避免噪點,如何讓雲層更有層次感,如何還原真實的天空色彩,這些方麵的內容就比較模糊。此外,對於如何利用圖層和濛版來精細化處理畫麵中的不同元素(比如前景、中景、遠景),書中的講解也顯得有些單薄,沒有充分展示齣這些高級技巧在風景攝影後期中的潛力。
评分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之後,主要的關注點是它在人像後期處理這塊的內容。很多時候,我需要處理各種不同膚質、不同光綫條件下的人像照片,對磨皮、美白、塑形等技巧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這本書裏確實有關於人像修飾的部分,也介紹瞭一些常用的方法,比如液化工具、修復畫筆等。但是,感覺很多技巧的講解都停留在錶麵,缺乏對“如何做到自然、不失真”的深入剖析。比如,在談到磨皮時,隻是簡單地提到瞭“去除瑕疵”,但如何保持皮膚紋理的真實感,如何根據膚質調整力度,如何避免“塑料感”,這方麵的內容就顯得有些不足。同樣,在談到色彩調整時,對於如何營造溫暖、冷冽等不同情緒的色彩氛圍,書中給齣的指導也比較籠統。我期待的是能看到更多針對不同人像拍攝場景的深度案例,以及更具說服力的參數設置和操作邏輯。
评分這本書的整體架構還是比較完整的,從基礎的色彩空間、曝光調整,到後期的一些常用工具,都進行瞭介紹。我尤其看重的是它對於Photoshop和Lightroom這兩個主流軟件的結閤使用方麵有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翻閱後發現,它對這兩個軟件的基礎功能講解是到位的,也提供瞭一些流程化的操作建議,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不錯的起點。但是,作為一本“專業技法”,我期望它能更深入地探討一些高級的後期理念,比如圖像的風格化處理,如何通過一係列非破壞性編輯來創造齣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品。書中關於圖層濛版、智能對象、調整圖層等高級技巧的運用,雖然有所提及,但感覺不夠淋灕盡緻,案例也相對簡單,沒有能夠展示齣這些工具在復雜場景下的強大威力。我更希望看到一些更具挑戰性的案例,比如電影感調色、創意閤成等,這樣纔能真正學到“專業”的技法。
评分收到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極大的期待,畢竟是“專業技法”,而且還是“第3版”,想著應該會收錄很多前沿的、深度的內容。封麵設計倒是挺簡潔大氣,紙質也還可以,拿到手裏的質感不錯。光盤也包裝得挺牢固。然而,翻開目錄,仔細看瞭裏麵的章節劃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夠深入。比如,關於RAW格式的處理,我原本以為會詳細講解不同相機品牌的RAW文件特性以及如何針對性地優化,結果感覺還是比較泛泛而談,很多細節的調整邏輯和參數設置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對於一些復雜的調色場景,比如如何準確還原人物膚色,如何處理大光比下的細節保留,書裏的講解更多是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足夠多的實戰案例和詳細的操作步驟。很多時候,我需要自己去反復摸索,或者再去網絡上搜尋相關的視頻教程來補充理解。這讓我覺得,對於真正希望快速提升技能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指導性可能還有待加強。
评分這本書的定價和“專業技法”的定位,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好奇,尤其是它在數字暗房理念和工作流程的構建上,是否有更前沿的、更係統化的講解。我一直認為,好的後期處理不僅僅是單一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一套科學的工作流程和理念的支撐。這本書在介紹Adobe Bridge、Lightroom catalogues的管理等方麵,還是做齣瞭一些介紹,也提到瞭非破壞性編輯的重要性。然而,在如何構建一套高效、個性化的後期工作流程方麵,感覺它的指導性不夠強。比如,如何根據不同類型的照片(人像、風景、靜物等)來定製不同的工作流程,如何在海量照片中快速找到所需素材,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批量處理等,這些方麵的內容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後期理念的升華,以及如何將這些理念融匯貫通到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