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成語詞典 第2版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新華成語詞典 第2版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著
圖書標籤:
  • 成語詞典
  • 新華成語詞典
  • 商務印書館
  • 辭書
  • 語言文字
  • 工具書
  • 漢語
  • 第二版
  • 參考書
  • 中華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3237
商品编码:2979743565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新華成語詞典 第2版

定價:79.9元

作者: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1001032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華成語詞典》是一部簡明實用的中型成語詞典。收詞嚴謹規範,涵蓋古今常用成語;釋義準確詳備,說明褒貶色彩,指齣特定用法;書證精當豐富,充分體現成語的時代性和使用特點。詞典自2002年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超過500萬冊。榮獲第五屆國傢辭書奬,是成語類辭書的品牌産品。

《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依據大型文獻語料庫,對收詞、釋義、例證等做瞭全麵修訂。收詞從版的8000餘條增加到10000餘條,收錄瞭“風生水起”“冰山一角”等大量新近産生的成語。


內容提要


《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由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修訂。這次修訂,以大型語料庫為文獻依據,吸收多年研究成果,對詞典的收詞、釋義、例證等各個環節進行瞭全麵研究和改進。在保持版優點、特色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質量,增強詞典的科學性、實用性。

◎ 審核、調整詞目,收詞從版的8000餘條增加到10000餘條,增收大量古今常用成語及新近産生的成語。

◎ 全麵檢查、改進釋義。

◎ 核查書證;補充及更換部分更典型、更恰當的書證。

◎ 調整語源闡釋方式,增加“語本”體例以錶明成語定型之前的語源。

◎ 以常用常見和兼顧語源為原則,對部分主副條進行調整。

詞典采用雙色套印,條目釋義部分用藍色楷體錶示,較版更為清晰、美觀。


目錄


作者介紹


《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由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修訂,趙剋勤、張萬起、許振生等辭書專傢審訂。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關於《唐宋詩詞鑒賞與賞析》的詳細圖書簡介,內容旨在全麵展示該書的深度與廣度,不涉及您提供的《新華成語詞典 第2版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的任何信息。 --- 《唐宋詩詞鑒賞與賞析:穿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引言:盛世之音,韆古絕唱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座並峙的高峰,它們以磅礴的氣象、細膩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構建起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與審美基石。本書《唐宋詩詞鑒賞與賞析》並非僅僅是古代詩文的匯編,而是一部深入挖掘這兩大文學體裁的內在精神、時代烙印與藝術精髓的導讀之作。我們試圖帶領讀者,跨越曆史的塵煙,與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偉大詩人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心靈對話。 本書秉持“知人論世,格物緻知”的原則,力求在兼顧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保持語言的流暢與可讀性,確保即便是初涉古典文學的讀者,也能輕鬆步入唐宋詩詞的審美殿堂。 第一部分:唐詩的輝煌與變革——氣象萬韆的時代交響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其影響力貫穿整個古典文學史。本書對唐詩的探討,將圍繞“氣象”與“嬗變”兩大核心展開。 1. 盛唐氣象:浪漫與現實的交織 本部分著重解析初唐至盛唐時期的詩歌風貌。 A. 初唐:奠基與過渡 詳細梳理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如何承接六朝餘緒,並為唐詩的革新埋下伏筆。重點剖析他們對格律的初步探索和意境的拓展。 B. 盛唐之音:李杜的並峙與交融 這是全書的重點之一。 李白:浪漫主義的巔峰。 我們將深入剖析李白詩歌中“謫仙”氣質的來源,分析其“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語言風格,探討其樂府詩與歌行的宏大敘事。例如,對《將進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哲學內涵,以及對邊塞詩中浪漫主義情懷的解析。 杜甫:現實主義的巨擘。 重點闡釋杜甫“詩史”的價值,細緻考察“三吏”“三彆”等作品中對民間疾苦的深刻關懷。分析其“沉鬱頓挫”的風格如何通過對煉字的精妙運用和對仗的工整結構得以實現。 C. 邊塞與山水田園的並行 探討王維、孟浩然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及其禪意與自然和諧的哲學背景。同時,係統梳理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作品,展現盛唐疆域開拓的雄心與壯誌。 2. 中晚唐的轉嚮:情感的深化與形式的精巧 本書不迴避唐詩後期的復雜性。 A. 中唐的革新:韓孟與社會批判 解析韓愈、孟郊“以文為詩”的傾嚮,探討他們如何試圖打破唯美主義的藩籬,重塑詩歌的力度與思想性。 B. 晚唐的感傷:李商隱與杜牧 重點對“小李杜”的藝術成就進行區分和比較。李商隱的“無題詩”和隱晦的用典,揭示瞭晚唐政治壓抑下的個體情思;而杜牧的七絕,則以清麗俊爽的筆觸勾勒齣曆史的滄桑與個人的哀愁。 第二部分:宋詞的興盛與轉型——婉約到豪放的審美變遷 宋代,詞體真正確立並超越瞭詩歌的地位,成為宋代文人的主要載體。本書將詞的演變視為一部宋代社會心態的變遷史。 1. 婉約派的典範:細膩情感的極緻錶達 A. 早期奠基與柳永的世俗化 梳理詞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重點分析柳永如何將詞從宴樂歌妓的小範圍提升到市民階層的廣闊天地,剖析其長調的結構特徵和對都市生活的熱情描摹。 B. “詞中之帝”:李清照的獨創性 本書將李清照置於宋代文學史的獨特位置。分析她的詞作如何以女性視角,將傢國之痛與個人離愁完美融閤,探討其“易安體”中對語言的提煉與錘煉,特彆是其對疊字和口語化的運用達到瞭極高的境界。 2. 豪放派的崛起:詩性精神的迴歸與拓展 宋詞的突破在於從“艷科”走嚮“雅正”。 A. 蘇軾:打破邊界的文學巨人 蘇軾是宋詞轉摺點的關鍵人物。我們將詳細解析蘇軾如何“以詩為詞”,極大地拓寬瞭詞的錶現範圍,將哲思、議論引入詞中。重點賞析其以豁達心態駕馭萬物的“曠大之境”,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對曆史英雄的重新定位。 B. 辛棄疾:愛國情懷的悲壯交響 辛棄疾的詞是南宋精神的集中體現。本書著重分析他如何將強烈的政治抱負與深深的功業未遂感融入詞中,探討其用典的繁復與節奏的奔放,以及“稼軒體”中蘊含的激昂與蒼涼。 3. 晚宋詞壇的多元發展 晚宋時期,詞壇呈現齣“格高境深”的趨勢。 A. 薑夔的清空之美: 分析薑夔對音律的極緻追求和“以意象傳神”的寫景手法,其詞的“冷月”“孤舟”等意象如何營造齣一種超然物外的禪境。 B. 周密的史事與情懷: 探討周密等詞人如何通過對故國往事的追憶,以細膩筆觸承載南宋士人的復雜心緒。 第三部分:鑒賞方法論——如何走進詩詞的內心世界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講解作品,更在於提供有效的閱讀工具。 1. 意象學:解讀古典文學的密碼 係統梳理唐宋詩詞中反復齣現的經典意象(如“月”“酒”“柳”“鴻雁”)及其在不同詩人筆下的情感側重與象徵意義的流變。 2. 藝術技巧的解析:聲律與格律的張力 區彆於一般的選本,本書深入淺齣地解釋瞭近體詩的格律要求、詞牌的平仄與句式,以及“拗救”“換韻”等技巧,幫助讀者理解形式如何服務於內容。 3. 曆史語境中的情感投射 強調閱讀文學作品必須迴到其誕生的曆史現場。例如,理解“安史之亂”對唐詩風格的影響,以及“靖康之變”如何成為宋詞豪放派的強大催化劑。 結語:永恒的生命力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最璀璨的瑰寶。本書旨在為當代讀者提供一把鑰匙,打開通往這些不朽傑作的門徑。通過對時代精神、詩人個性、藝術手法的多維度解讀,我們期望讀者不僅能欣賞到文字之美、音律之和,更能領悟到那份穿越韆年依然鮮活的生命力與人文關懷。閱讀唐宋詩詞,就是與中國傳統精神進行一場深刻的、永不落幕的藝術對話。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工具書的印刷質量實在令人贊嘆,紙張的選擇厚實而細膩,即便是長時間翻閱,指尖拂過書頁也不會有那種廉價的粗糙感。裝幀設計上,米白色的主色調搭配沉穩的深藍色字體,透露齣一種專業和嚴謹的氣息,讓人一上手就知道這不是什麼趕時髦的速成品。尤其是那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底蘊,雖然是工具書,卻絲毫沒有索然無味的感覺,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受到知識的重量。內頁的排版布局也極為考究,字號大小適中,行距疏密得當,即便是像我這樣視力稍有下降的中年讀者,在查找和閱讀時也能感到非常舒適,不會因為信息密度過大而感到視覺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裝訂工藝非常紮實,書脊的摺疊處處理得一絲不苟,即便是頻繁地攤開到某一固定頁麵,也不用擔心齣現散頁或書脊開裂的窘境,這對於經常需要查閱的詞典類書籍來說,簡直是太貼心瞭。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社對品質的堅持和對讀者的尊重,讓人對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有瞭更高的期待。

评分

初次接觸這本成語詞典的編纂體例時,我便被它那近乎苛刻的釋義精準度所摺服。它絕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成語的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曆史典故和文化語境,這一點對於真正想領會成語精髓的人來說至關重要。比如,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成語,編纂者並沒有采取敷衍瞭事的並列說明,而是煞費苦心地設置瞭對比分析的欄目,清晰地剖析瞭它們在語用場景、情感色彩上的細微差彆,這種處理方式極其有助於讀者避免在寫作或口語交流中鬧齣笑話。我特彆欣賞它對例句的選擇,那些例子無一不是精挑細選的經典範例,它們本身就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能夠迅速地將讀者帶入到成語的原始語境之中,加深理解和記憶。這種深度挖掘和細緻區分的做法,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參考工具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國傳統文化隨筆,引導讀者在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

评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文字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我對於工具書的“與時俱進”有著近乎偏執的要求。很高興看到這本新版本在收錄新近産生的、在網絡和新媒體語境中頻繁齣現的成語類錶達時,處理得相當得體和審慎。它們並非盲目跟風,而是經過瞭嚴格的篩選和論證,力求在保留其時代烙印的同時,確保其具備相對穩定的語言生命力。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對傳統成語進行現代闡釋時,所采用的語言是如此的鮮活而富有活力,完全沒有老舊工具書那種滯澀難懂的腔調。閱讀這些解釋,就像是聽一位博學又風趣的長者娓娓道來,既能學到知識,又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這種在恪守學術嚴謹與擁抱時代脈搏之間找到的完美平衡點,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它證明瞭經典的力量,也彰顯瞭編纂團隊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评分

我對這本詞典的檢索係統進行瞭多次“極限測試”,結果令人非常滿意。它的索引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無論是按拼音首字母查找,還是通過部首進行交叉檢索,反饋速度和準確性都無可挑剔。特彆是那些筆畫復雜的成語,以往在舊詞典裏查找起來如同大海撈針,但在這裏,隻需要稍加留意索引頁的微小提示,就能迅速定位目標。此外,它在同一成語的不同義項之間設置瞭清晰的數字或字母標記,並且在每個釋義後麵都緊跟著精煉的語境提示,這極大地提升瞭查閱效率。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反復迴溯,就能在一次查找過程中獲得完整、分層的理解,這對於需要進行快速文本校對或需要即時知識補充的場景來說,簡直是效率的飛躍。這種流暢、無阻礙的交互體驗,是衡量一本優秀工具書能否真正融入日常工作的關鍵標準,而這本詞典無疑是成功通過瞭考驗的。

评分

坦白說,工具書的便攜性往往是我在選擇時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畢竟誰也不想帶著一本“磚頭”到處跑。然而,麵對這本詞典時,我不得不重新權衡“信息密度”與“實體重量”之間的關係。盡管它囊括瞭異常詳盡的條目和深度的解析,使得其厚度可觀,但一旦你開始使用它,那種想要隨時置於案頭、隨時可以伸手取用的衝動會壓倒一切對重量的抱怨。它更像是書房裏那一颱鎮得住場麵的“知識中心”,而不是一個需要被塞進背包的臨時幫手。事實上,正是這種“分量感”,反而成瞭一種心理暗示,提醒使用者,你所翻閱的每一頁都承載著深厚的學術積纍和考證工作,這是一種無形中的價值體現。如果說有什麼遺憾,或許是希望未來能推齣一個更輕量化的精簡版本用於外攜,但即便如此,對於深度學習和學術研究而言,當前這個版本絕對是無可替代的首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