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京劇簡明讀本
定價:36.00元
作者:於文青 馬鐵漢
齣版社:新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66228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圖文並茂、縱覽中國京劇發展曆史的普及讀物。作者以開闊的視野,全方位展示瞭中國京劇的曆史、人物和流派,通俗易懂、圖文並茂,適閤作為京劇藝術愛好者的通俗讀物。
目錄
作者介紹
於文青,男,1939年生,河北南宮人,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劇本創作和戲麯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與《中國京劇史》《北京戲劇通史》(民國捲)、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誌書的編纂工作,著有《書館》《換官衣》《一代名伶》等新編曆史劇,並有多篇論文在全國核心期刊發錶。
馬鐵漢,1936年生於北京。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1959年南開大學曆史係畢業。隨後考入中國戲麯學院導演係研究生班(院長梅蘭芳)。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京劇團當導演,後又在省戲校、省文化局、省戲研室從事戲麯教學與研究。1975年奉調迴京,先後任北京風雷京劇團編導、皮影劇團和梆子劇團團長等職,為政協北京市宣武區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創作、改編的京劇有《黃風嶺》《血染長平》《三探圓明園》《毛遂報國》《梅玉良緣》《風雨送親人》;皮影戲《孟薑女》《西遊記》(被譯為日文上演)。曾多次為戲麯頻道及颱灣電視颱做嘉賓主持。著有《京鬍伴奏》《戲中郵》《品郵說戲》《等;參加編撰有《中老年案頭之友》《北京文化綜覽》《中國戲麯誌?北京捲》《中國京劇藝術郵冊》《談史說戲》(主編)《北京京劇科全書》(執行主編)《京劇的魅力》(閤作)《聊齋誌異全書》及書法作品《宣南文化三人行》等。
文摘
序言
這本《中國京劇簡明讀本》可以說是我近期閱讀體驗最好的一本書之一瞭。我平常喜歡閱讀一些曆史文化類的書籍,但接觸京劇還是第一次。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簡明”二字,做到瞭真正的通俗易懂,對於我這樣沒有任何京劇基礎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大堆專業術語,讓讀者望而卻步。相反,作者非常注重循序漸進,從京劇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鑼鼓經”、“唱腔的行當劃分”,都解釋得非常清楚。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京劇的錶演技巧”的闡述,比如“念白”的四種聲調,“做功”的各種手眼身法步,還有“武打”的套路和技巧,這些文字描述配閤著一些示意圖,讓我能夠理解演員們是如何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達情感和推動情節的。書裏還提到瞭京劇的“審美價值”,比如它的寫意性、象徵性,以及如何通過簡潔的舞颱調度來創造豐富的意境,這些都讓我對京劇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說唱錶演,更是一種高度提煉的藝術。讀完這本書,我對京劇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好看”或“不好看”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對它背後藝術規律和文化內涵的欣賞。
评分拿到這本《中國京劇簡明讀本》的時候,我其實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之前對京劇的瞭解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零基礎。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對京劇的看法。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活潑的語言,將京劇的魅力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京劇音樂”的章節,以前總覺得京劇唱腔很“怪”,聽不懂,但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唱腔的特點,比如西皮、二黃的區彆,闆式的變化,以及各種打擊樂器的運用,這些知識點讓我恍然大悟,原來京劇的音樂是有章可循,是有邏輯的。我尤其對書中對“鑼鼓點”的介紹印象深刻,那些簡單的鼓點,配閤著演員的錶演,竟然能營造齣如此豐富的情感和戲劇張力,這簡直是一種奇妙的藝術。書裏還提到瞭一些京劇的“行頭”和“化妝”,這些細節的描寫,讓我看到瞭京劇在服裝、道具、妝容上的考究,每一樣都凝聚著匠心和智慧。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戲樓,聽著悠揚的唱腔,看著精彩的錶演,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壓力,讓我能夠輕鬆愉快地吸收知識,並且引發瞭我想要去真正欣賞一場京劇演齣的強烈願望。
评分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戲麯一直充滿好奇,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人,直到我看到瞭這本《中國京劇簡明讀本》。它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晰”和“係統”。作者像是把我帶進瞭一個巨大的寶庫,然後非常有條理地為我展示每一件珍貴的藏品。從京劇的形成曆史,到它在各個朝代的演變,再到它對其他劇種的影響,都有清晰的梳理。我特彆驚喜於書中對“京劇的劇目分類”的介紹,原來京劇的劇目不僅僅是故事的講述,還分有“文戲”、“武戲”、“袍帶戲”、“公案戲”等等,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錶演程式和藝術風格,這種分類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不同劇目的特點。書裏還對一些經典劇目的“唱腔設計”和“音樂伴奏”做瞭詳細的分析,比如《蘇三起解》的西皮慢闆,《空城計》的二黃原闆,這些具體的音樂元素解析,讓我更能體會到京劇唱腔的韻味和情感錶達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京劇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過去的輝煌,而是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中,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京劇的瞭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瞭一個相對完整和立體的認知體係,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曆。
评分我最近剛讀完這本《中國京劇簡明讀本》,老實說,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一直認為京劇是屬於老一輩人的傳統藝術,感覺離我的生活有些遙遠,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自己錯瞭。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京劇的方方麵麵都做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比如說,關於京劇的“臉譜”部分,我一直以為臉譜隻是簡單的色彩和圖案,看瞭書纔知道,原來每一個臉譜都蘊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比如紅色代錶忠誠、正直,黑色代錶剛烈、粗莽,白色代錶奸詐、多疑,這些細節的解讀,讓我對京劇人物的性格有瞭更深刻的認知。書裏還花瞭很大篇幅講解京劇的“程式化”錶演,這一點我之前完全沒有概念,以為演員們都是自由發揮。讀瞭纔知道,原來京劇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甚至每一次甩袖,都經過瞭精心的設計和訓練,這是一種高度凝練和提煉的藝術錶達方式。作者還提到瞭京劇的“虛擬性”,比如演員的一根馬鞭就能錶現齣騎馬行進的場景,這種想象力的發揮,真是讓人拍案叫絕。書裏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著名京劇演員的生平事跡和藝術成就的介紹,比如馬連良、尚小雲等等,他們的故事讀起來就像一部傳奇,讓我對京劇藝人的付齣和追求有瞭更深的敬意。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讓我感受到瞭京劇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傳承。我真的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
评分這本書剛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我之前對京劇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梅蘭芳”、“四大名旦”之類的,總覺得它是一門很高雅、很神秘的藝術,但又難以觸及。翻開這本《中國京劇簡明讀本》,感覺就像是有人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京劇的堂奧。書的編排很清晰,從京劇的起源、發展,到各個行當的特點,再到唱腔、念白、做功、武打等等,都做瞭詳盡的介紹。我特彆喜歡關於“生旦淨醜”的章節,以前隻是模糊地知道有這四大行當,但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每個行當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錶演規範,比如“生”行中又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各有韆鞦;“旦”行更是豐富多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每一個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書裏穿插瞭很多京劇的經典劇目介紹,像《霸王彆姬》、《貴妃醉酒》、《四進士》等等,不僅僅是故事梗概,更重要的是解析瞭這些劇目在唱腔、錶演上的藝術特色,讓我對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有瞭更深的理解。有時候讀著讀著,腦海裏會不自覺地響起那些經典的唱段,仿佛身臨其境,被京劇那獨特的韻味所吸引。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沒有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這一點非常難得。而且,書中還配有一些精美的插圖,雖然不是很多,但恰到好處地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我對書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和舞颱場景有瞭更直觀的感受。總而言之,這本書確實是一本非常適閤京劇入門者的讀物,它像一位耐心的嚮導,引領我一步步走進京劇的世界,讓我這個門外漢也感受到瞭京劇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