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書法大字典
定價:108.00元
作者:書法大字典編委會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76015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書法大字典編委會編*的《書法大字典(精)》是 一部適閤廣大書法愛好者、文史工作者以及在校師生 使用的大型書法工具書。收取書例33000多個搜羅宏 富,遴選精當。
探源疏流,上起殷商下至清末民初,展示3000年 漢字書法藝術之流變。
廣采博收,提供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 書、章草、今草、狂草、楷書、行書等10大類漢字書 法字體,囊括書法藝術眾體之瑰寶。
選粹擷英,匯集甲骨、鍾鼎、簡牘、帛書、碑碣 、刻石等書跡和曆代書法名傢名帖之墨寶,難得一見 ,彌足珍貴。
取原存真,影印金石拓片和書法墨跡,風貌畢現 ,氣韻俱在。
精裝巧排,版式彆具匠心,編排疏朗有緻,工藝 究精良。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對於我這種注重章法布局的習書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字典”二字本身。我發現,它在收錄楷書和行書的同時,也相當重視篆書和隸書的基礎結構。我深知,要寫好更高階的字體,必須追溯源頭,理解篆隸的筆畫原始形態。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投入讓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展示瞭字形,更像是在解讀字形背後的結構邏輯。例如,在隸書部分,它對橫、竪、撇、捺這些基本筆畫的收筆處理,都做瞭詳盡的圖解說明,特彆是隸書特有的“蠶頭燕尾”的形態,通過不同書傢的範例,展示瞭其變化的微妙之處。當我嘗試將這些隸書的筆法特徵融入到我的行草創作中時,我發現作品一下子變得更有“骨力”瞭。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是深諳書學之道的行傢,他們懂得如何為習書者搭建一個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學習階梯,而不是簡單地堆砌字帖。
评分我住在郊區,網絡信號時常不太穩定,這讓我對依賴在綫資源的焦慮感越來越強。因此,一本內容權威、涵蓋全麵的紙質工具書對我來說是剛需。《書法大字典》完美地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這本書的收錄量之大,簡直令人驚嘆,它幾乎涵蓋瞭從甲骨文(雖然不多,但作為參考已足矣)到宋明清各個流派的代錶字體。我最近在研究碑刻,尤其是魏碑的雄強風格,很多碑帖的字形在網絡上很難找到清晰的、能逐筆模仿的版本。然而,這本字典裏收錄瞭許多碑帖的經典字樣,即便是那些被認為是“險怪”的字形,也被忠實地還原瞭齣來。我特彆喜歡它在某些難以辨認的字形旁,會用小號字體標注齣最有可能的隸定或楷化版本,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古籍或臨摹碑刻時的誤判風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權威性”和“完整性”,它是我書房裏最可靠的“定海神針”,確保瞭我的學習路徑是建立在紮實的基礎之上的。
评分這本《書法大字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雖然我不是科班齣身,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我毫不猶豫地入瞭這本“磚頭書”。首先,就它的裝幀和紙張而言,就透著一股沉穩的書捲氣,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能感受到印刷商的用心。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曆代名傢楷書的收錄,從歐陽詢的險峻到顔真卿的渾厚,再到趙孟頫的秀逸,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字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參照係,每一個字帖的對比都做得非常清晰,不像有些網絡資源那樣模糊不清。我記得有一次,我正為“永”字的筆畫順序糾結不已,翻開字典,不同風格的“永”字並列呈現,細微的提按頓挫變化一目瞭然,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替代的。而且,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匯羅列,在一些關鍵的、容易混淆的字形後麵,還有簡短精煉的“辨析”小欄目,雖然篇幅不大,但往往一語中的,直指要害。這本字典陪伴我度過瞭無數個夜晚,每一次翻開,都像是一次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人心靜如水,也讓我對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一層的敬畏。
评分我是一位業餘的書法愛好者,主要練習行書,對一些偏僻的、不太常用的字,比如古代碑刻中齣現的異體字或通假字,總覺得心裏沒底。市麵上很多字典要麼隻注重楷書,要麼就是太偏嚮篆隸,對行書的檢索不夠友好。然而,當我拿到這本《書法大字典》時,驚喜地發現它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的行書部分收錄的帖本非常全麵,不僅有王羲之、米芾這樣的大傢,連蘇軾的“意態橫生”和黃庭堅的“長槍大戟”風格都能找到對應的字例。最讓我感到實用的是它的檢索係統,雖然是本大部頭,但編排的邏輯性很強,無論是按部首查,還是按筆畫數查,都能快速定位。有一次我寫一篇文稿需要引用古籍中的一些生僻詞,查遍瞭其他工具書都沒找到滿意的寫法,最後在這本字典裏,找到瞭一個與我整體風格協調的“古樸”版本,簡直是雪中送炭。這本書不愧為“大字典”,它展現瞭一種近乎百科全書式的包容性,對於嚴肅的習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穩定可靠的“標準”參考,避免瞭隨意臆造筆畫的風險。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厚度和分量,剛開始確實有點讓人望而生畏,簡直就是案頭的“鎮紙”。我最初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的,畢竟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誰還願意捧著一本這麼厚的書來查字典呢?但我很快就發現瞭它的獨特魅力——那種實體書特有的沉浸感。在電子屏幕上查找,手指一滑,信息就變瞭,而翻閱這本字典,每翻開一頁,都能看到相鄰的字形,這種視覺上的關聯性非常有助於記憶和比較。比如,在比較“之”和“遊”的草書寫法時,我能清晰地看到它們在結構上的呼應與區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裝幀質量極佳,即使我經常在練字時把墨汁、清水弄到書頁上(雖然我很小心,但難免),它依然能保持較好的平整度,這體現瞭製作方對書法這種高雅藝術的尊重。它更像是一件工藝品,而非僅僅是工具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展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