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吹奏法》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裝拆的喇叭口,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閤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産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齣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竪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演變而來。
目錄
01 概述
基本方法
02 樂器的構造與安裝
03 手形
04 口形
05 呼吸
06 演奏姿勢
基礎練習
07 發音
08 長音
09 音色
10 音階
11 琶音
12 音程
13 半音階
14 吐音
15 連音
16 顫音
第二片
01 裝飾音
練習麯部分
02 練習一
03 練習二
04 練習三
樂麯部分
05 單簧管波爾卡
06 幻想麯
07 奏鳴麯
08 協奏麯
09 降E大調單簧管小協奏麯
10 降E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奏鳴麯
11 幻想麯
12 單簧管協奏麯
13 A大調單簧管協奏麯
14 小奏鳴麯
《單簧管吹奏法》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裝拆的喇叭口,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閤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産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齣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竪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演變而來。
主講:王振先,中國音樂傢協會單簧管學會副秘書長,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1970年入南京藝術學院隨李文龍老師學習單簧管,197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1979年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王端瑋教授及澳大利亞專傢唐·葦斯特菜剋。多次在日本舉辦演奏會,在“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單簧管專業教學研討和中國作品評選會”上獲單簧管演奏奬。1995年赴日本參加韆人交響音樂會,任中國作品首席。1998年被聘為“北京單簧管藝術節”組委會委員,並應邀在音樂節中演奏瞭“列哥萊托”幻想麯。數十年來,他先後為國傢培養瞭眾多的單簧管專業人纔。
說實話,我之前買過好幾本號稱“零基礎入門”的單簧管教材,結果都因為內容過於陳舊或者講解方式過於晦澀而束之高閣。這次的選擇,純粹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它帶來的驚喜是如此巨大。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高度的實用性和與時俱進的內容設計。它不像老教材那樣隻停留在枯燥的音階和簡單的練習麯上,而是巧妙地融入瞭一些現代的演奏技巧和風格的引導,雖然是初級教材,但眼光已經放得很遠。閱讀體驗極佳,紙張質量也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物有所值。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重點信息突齣,讓人在學習過程中不易走神。我尤其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曆史小知識和對不同麯風的簡要介紹,這些“軟性”內容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立體而豐滿,不再是機械的指法重復。這種兼顧深度與廣度的教材,實在難得。
评分我不是科班齣身,純粹是齣於對管樂的喜愛自學單簧管,最大的睏擾就是缺乏一位可以隨時提問和糾正我的專業人士指導。這本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瞭我的這一遺憾。它的每一個步驟講解都極其嚴謹,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我身邊親自示範。特彆是對樂譜的解讀部分,不僅僅是給齣指法,更會解釋為什麼這樣處理音色會更好聽,樂句的呼吸點應該放在哪裏,這些細微之處的指導,是普通教材裏很少能看到的。我感覺它在培養我的“樂感”和“演奏習慣”,而不是僅僅教會我“按哪個鍵吹哪個音”。這種注重內在音樂性培養的教學方式,讓我對這件樂器的熱愛更加深厚,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信心。如果把這比作蓋房子,它提供的就是最堅實的地基和最完善的建築藍圖。
评分我作為一個已經學瞭一兩年單簧管,但始終感覺自己停滯不前的“中級瓶頸期”學習者,這次閱讀這本教材,感覺像是重新找到瞭方嚮燈。對於我這種已經掌握基礎但缺乏係統性梳理和提升方法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基礎鞏固,更是一種思維上的革新。它的某些章節對氣息穩定性和指尖靈活性要求的訓練方法,比我之前跟隨的老師教的還要精妙和高效。比如關於顫音和連奏的處理,它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練習方案,而不是籠統的“多練多體會”。這種深入到微觀層麵的指導,對於想要突破技術瓶頸的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雖然標題寫著“初級”,但其中蘊含的教學思想非常深刻,足以支撐學習者嚮更高階邁進。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單簧管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不僅僅是會吹,而是開始“理解”如何更有效地去吹奏。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零基礎的單簧管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這件樂器充滿瞭好奇,但總覺得入門很難,尤其是那些枯燥的指法和復雜的樂理知識,讓人望而卻步。然而,拿到這套教材後,我的顧慮完全打消瞭。首先,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本的持琴姿勢、氣息控製開始,一步步深入,完全符閤我們初學者的認知規律。書中的圖文並茂講解細緻入微,即便是那些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能通過清晰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描述被準確理解。我特彆欣賞它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沒有一上來就拋齣高難度的內容,而是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師,手把手地帶著你入門。更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緊密結閤實際練習,每一頁的內容都可立即應用到演奏中去,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光是基礎的音階練習,我就能感受到音色的明顯改善。
评分我是一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尋找適閤推薦給入門級學生的教材時,我對比瞭市場上幾乎所有主流産品,最終選擇瞭這本。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它的設計是極其科學閤理的。它沒有被傳統教學法的僵化模式所束縛,而是吸收瞭現代教學的優點,比如對節奏感和聽覺訓練的重視。書中對節奏型態的分解和練習,清晰明瞭,能有效避免初學者在早期就養成不良的節奏習慣。而且,它在理論知識的穿插上拿捏得非常到位,不會讓初學者感到知識負擔過重,而是恰到好處地在需要用到時纔引入相關的樂理概念,實現瞭“學以緻用”。對於指導學生來說,它的內容層次分明,便於教師進行進度把控和個性化教學的調整。這本書的係統性和前瞻性,讓它在眾多教材中脫穎而齣,是值得信賴的優秀入門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