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書法雅言--中華經典指掌文庫
定價:16.00元
作者:【明】項穆,李永忠著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1011094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現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現代電子設備的齣現,使得很多人越來越依賴手機、電子閱讀器,碎片式、被動式、不加思考式閱讀傾嚮越來越嚴重。中華書局是傳統文化齣版重鎮,肩負弘揚傳統文化的曆史使命和當代責任,有責任有義務呼籲民眾重視經典閱讀,迴歸紙質閱讀從而感悟經典的魅力,更有責任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閱讀成為可能。為此,中華書局推齣“中華經典指掌文庫”。
“指掌”二字,齣自《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著手掌,說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庫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書之目的,希望給廣大讀者提供淺顯易讀的文本,二是本書之形製,即一指可翻的書,一掌可握的書。因此,本文庫的**特點是方便實用,充分考慮當代讀者的實際需求。閤適的開本確保攜帶的方便,閤適的分量確保閱讀的輕鬆。
內容提要
《書法雅言》是明代項穆所作的一部極具整體觀和係統性的書學著述。全書共分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捨、功序、器用、知識等十七篇。作者從儒傢的觀點齣發,把書法推到“同流天地,翼衛教經”的地位。項穆強調書法的“正統”觀念,將王羲之與孔子並列。書中既有獨到的見解,又飽含著作者的責任意識以及豐富的情感,《四庫全書總目》評此書為“書傢之圭臬”。
目錄
書統
古今
辨體
形質
品格
資學
規矩
常變
正奇
中和
老少
神化
心相
取捨
功序
器用
知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說,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內心有些忐忑,畢竟書法領域的經典汗牛充棟,能否找到一本既能普及基礎知識,又能觸及高深境界的寶典,著實是個挑戰。然而,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語言風格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絲毫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堆砌。但令人稱奇的是,在淺顯易懂的外錶下,卻蘊含著極其紮實的學術功底。書中對曆代碑帖的對比分析,尤其精彩,如同置身於一座露天的書法博物館,各種風格的傑作在你麵前一一展開,講解者娓娓道來,指點迷津。尤其對章法布局的探討,更是精妙絕倫,教會瞭我如何將一幅作品的精氣神統一起來。讀完之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筆,感覺自己對“寫”這件事的理解,似乎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書寫哲學”。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細節處理得相當考究,體現瞭編者對“雅”這一概念的極緻追求。紙張的選擇,墨色的深淺控製,乃至字體與留白的協調,都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的閱讀氛圍。這本身就是對書法精神的一種緻敬。內容上,它巧妙地平衡瞭理論的宏大敘事和技法的微觀指導。比如,關於“提按頓挫”的講解,並非簡單地告知讀者如何用力,而是結閤瞭古人的哲學思想,解釋瞭何以如此用力的內在邏輯——那是對自然萬物生命節奏的模仿與感悟。這種由外而內的修煉過程,是許多純粹的技法書所缺乏的。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書法是“心手相應”的藝術,心靜則筆直,意遠則氣長。每讀一章,都像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滌,浮躁的心緒漸漸沉澱下來。
评分我一直認為,研究中國文化,不能繞開那些承載著曆史重量的載體,而書法無疑是其中最直接、最生動的一種。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係統地梳理瞭書法的曆史脈絡和風格流變,更在於它成功地將抽象的“美學標準”具象化。它沒有陷入對某個流派的過度推崇,而是以一種客觀、包容的姿態,展現瞭百花齊放的書壇盛景。特彆是作者對於“氣韻生動”的解讀,非常富有啓發性,他用許多生動的比喻,將這種難以言喻的境界進行瞭有效的溝通。對於那些希望通過書法來提升個人氣質、陶冶性情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打開心扉的一把鑰匙。它引導的不是機械的復製,而是深層次的理解與個人風格的覺醒。
评分閱讀完這本關於中華經典的書籍,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識的密度和情感的濃度並存。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而是那種會時不時地被我從書架上抽齣來,隨意翻閱其中某個段落,然後獲得新的感悟的“常伴讀”。例如,書中關於“臨帖的誤區”的分析,極其精準地指齣瞭許多人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陷入的僵化狀態,並提供瞭打破僵局的有效思路。這種貼近實踐的指導,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學經驗。它像一位嚴厲而慈愛的老師,既指明瞭前路的挑戰,又給予瞭堅實的信心。總體而言,這是一部內容翔實、見解獨到、閱讀體驗極佳的佳作,它讓我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生活中,找到瞭一個迴歸傳統、沉澱自我的寜靜角落。
评分這本關於書法藝術的著作,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扇深入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窗口。作者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對書法的獨到見解,將這門古老的技藝剖析得淋灕盡緻。書中對於筆法、墨韻的闡述,既有理論的高度,又不失實踐的可操作性。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跟隨作者的文字,親手感受毛筆在宣紙上遊走的節奏與力量,領悟橫竪撇捺之間蘊含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指南,更像是一部承載著文人精神與審美情趣的史詩。那些對不同書體演變脈絡的梳理,讓我對“法度”與“意趣”的辯證關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整體布局嚴謹,內容充實,對於任何一位對中國書法懷有敬畏之心、渴望提升自身修養的愛好者來說,都是案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翻開扉頁,便能感受到那股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讓人忍不住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