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死亡課:關於死亡、臨終和喪親之痛(第6版)(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
定價:39.00元
作者:科爾,等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01359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一本平易近人而又係統、深刻的“死亡教育”書。
告訴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從容應對自身、親友乃至陌生人的死亡、臨終和喪親之痛。
啓示社會團體與組織,采用何種措施來幫助單個傢庭與個體剋服“死亡”帶來的痛苦和陰影。
內容提要
死亡之所以讓人們無比地恐懼和排斥,是因為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敞開心結去認識它,導緻死亡帶上瞭陰沉濃重的黑色麵紗。《死亡課》是一本讓我們親近、擁抱死亡的書,它沒有長篇纍牘的哲學糾問,沒有學究式的論證,它凝聚的是幾位作者綫的工作實踐與研究的思考,以告訴世人:
如何認識死亡,包括兒童、青少年、中青年和老人們如何認識死亡。
如何認識死亡的過程(即臨終)。包括我們自己如何從容而富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後一程;如何給予那些正在經曆死亡過程的人一些幫助,讓他們在人生之旅的後階段多感受一些溫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獨。
如何麵對喪親之痛,包括我們自己如何從喪親之痛中解脫齣來,如何幫助我們的鄰居、朋友、孩子和老人麵對親人的“失去”。
如何引導社會團體與傢庭,幫助個體進行有效的助人和自助,引導人們實施正確和積極的臨終關懷。
目錄
引言 關於死亡、臨終和喪親之痛
章 死亡教育
部分 死亡
第二章 人們對死亡態度的變化
第三章 人們對死亡事件的處理方式
第四章 文化差異與死亡
第二部分 臨終
第五章 應對臨終階段
第六章 應對臨終:個人如何給予幫助
第七章 應對臨終:社會如何給予幫助
第三部分 喪親之痛
第八章 應對喪親之痛
第九章 應對悲痛:個人如何給予幫助
第十章 應對悲痛:葬禮的意義及社會的幫助
第四部分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死亡問題
第十一章 兒童
第十二章 青少年
第十三章 中青年人
第十四章 老年人
第五部分 法律、理念和倫量
第十五章 法律問題
第十六章 關於自殺
第十七章 協助自殺和安樂死
第十八章 死亡在生命中的意義和地位
第七部分 一種特殊疾病的事例
第十九章 用實例展現本書的主題
作者介紹
查爾斯·科爾(CharlesA.Corr)博士自1975年開始便在南伊利諾伊大學教授死亡與臨終、兒童與死亡等課程。1978年,他成為死亡教育與谘詢協會成員,及美國國傢臨終關懷及姑息治療組織成員。科爾博士還是死亡、臨終和悲痛事務國際工作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還是佛羅裏達陽光海岸安養協會的董事會成員。這個協會是美國國傢安養與照護組織中兒童安養照護服務的首席谘詢機構,同時還是國傢捐獻者傢庭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成員。他的著作包括36本書和手冊,例如《幫助兒童應對死亡:指導和資料》、《兒童與死亡》、《青少年與死亡》、《青少年的死亡與悲痛手冊》等。
科爾博士的工作得到瞭死亡教育與谘詢協會的認可,並被授予傑齣個人貢獻奬(1988);國際兒童安養組織授予他世界兒童安養工作傑齣貢獻奬(1989);之後他還獲得瞭創立查爾斯·科爾基金的終身成就奬(1995)等等。
剋萊德·內比(ClydeM.Nabe)博士自1976年開始在南伊利諾伊大學講授死亡教育課程。他是一位牧師,曾經在幾個教區任職。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醫學倫理學、宗教哲學和比較宗教學等領域。
多娜·科爾(DonnaM.Corr)是一位移植科、腫瘤科和安養部門的護士。17年來,她在聖路易斯社區大學教授護理學,還曾在南伊利諾伊大學任講師。她的著作包括與查爾斯·科爾閤著的5本專著:《安養護理工作原則和操作》(1983)、《兒童安養護理》(1985)、《老年人護理服務》(1990)、《嬰兒猝死:誰能夠幫助以及如何幫助》、《兒童死亡和悲痛手冊》以及多篇論文。多娜·科爾和查爾斯·科爾閤著的書籍5次獲得瞭美國護理期刊年度專著的榮譽。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被它的“妙趣橫生”四個字所打動。我一直認為,即便是探討嚴肅話題的書籍,也並非隻能是枯燥乏味的。很多時候,作者用輕鬆幽默的筆觸,反而更能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更能引發共鳴。我曾經讀過一本關於天文學的科普讀物,作者將深奧的宇宙知識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段子串聯起來,讓我這個對科學一竅不通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還學到瞭不少東西。所以,我對於這本書的“妙趣橫生”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關於死亡的知識灌輸,更是一種智慧的分享,一種對生命的態度。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時不時地會心一笑,能夠從中獲得一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沉重的氛圍中。
评分我一直對一些比較“另類”的題材比較感興趣,比如哲學、心理學,還有一些關於生命終結的探討。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吸引我,是因為它好像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內心深處的一些疑問和睏惑。我曾經花瞭很多時間去閱讀各種相關的文章和書籍,試圖理解生與死的界限,以及麵對失去時,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我記得有一次,在翻閱一本關於存在主義哲學的書時,裏麵的一段話讓我深思瞭很久,它講到瞭人類的有限性,以及我們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意義。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一些我之前沒有想到的解讀方式。我尤其期待它能幫助我理解,在麵對生命的終點時,那些復雜的、難以言說的情感,比如悲傷、恐懼、不捨,甚至是平靜。
评分我最近在嘗試拓展我的閱讀範圍,不再局限於我熟悉的小說和曆史題材。我發現,瞭解不同領域的信息,能夠極大地豐富我的認知,也能夠讓我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世界。我之前偶然看到過一些關於臨終關懷的紀錄片,裏麵的一些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這本書的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些沉重,但“通識讀本”這幾個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種比較易於理解的入門讀物,能夠幫助我快速地瞭解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引路人,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接觸到一些我之前從未涉足過的知識。我希望通過它,能夠增長見識,能夠對“死亡”、“臨終”這些話題有更全麵、更客觀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包裝我真是服瞭,厚厚的一層泡沫紙,外加一個硬紙盒,拆得我差點以為裏頭是什麼易碎品,結果打開一看,就是一本平平無奇的書。而且,雖然寫著“滿28包郵”,但實際支付的時候,我好像又多付瞭一些錢,也不知道是不是算法的問題,有點小小的鬱悶。不過,書本身倒是沒啥損壞,這點還是挺欣慰的。書頁的紙張質量也算可以,摸起來不算太粗糙,印刷也清晰,字跡沒有暈染的情況。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挺實在的。封麵設計倒是挺簡潔大方的,雖然名字有點讓人聯想到某些深刻的話題,但整體風格還是比較明亮的。我買的時候也是糾結瞭好久,畢竟這個名字確實挺……怎麼說呢,有點齣乎意料,但也正是這種“齣乎意料”吸引瞭我。希望接下來的閱讀體驗能和這包裝一樣,超齣我的預期。
评分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生活發生瞭一些變故,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些曾經被我忽略的東西。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忙碌中前進,很少停下來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也經曆瞭一些失去,他們的痛苦和掙紮,讓我感同身受。我希望通過閱讀一些能夠幫助我理解和麵對這些情況的書籍,能夠找到一些內心的平靜和力量。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引導我走齣迷茫,能夠給我一些慰藉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及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能夠幫助我梳理那些混亂的思緒,讓我能夠更坦然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我渴望從中找到一些能夠治愈心靈的良方,一些能夠讓我重新找迴生活熱情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