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書讀本 上
定價:94.00元
作者:蔣伯潛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02495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作者介紹
蔣伯潛(1892-1956),名起龍,又名尹耕,以字行,現代學者、教育傢,浙江富陽新關鄉(今大源鎮)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學堂。畢業後,先後在閬苑小學、美新小學任教。
文摘
序言
從整體的編纂體係來看,這本讀本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體現瞭編者對四書內在聯係的深刻洞察。它不像有些讀本那樣隻是簡單地將四本書並列堆砌,而是似乎建立瞭一種內在的“導讀脈絡”。你會發現,它在講解《大學》中的“格物、緻知”後,很自然地會引申到《中庸》中關於“誠”的論述,然後這種對內在德性的追求又在《論語》的日常對話中得到瞭實踐性的檢驗。這種結構上的連貫性,極大地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儒傢思想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這讓閱讀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次有組織的、深入的、如同構建宮殿般的知識建構過程,使得對儒傢思想體係的整體把握變得前所未有的流暢和有效。
评分這本書在對文本的注釋和引文的處理上,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和人文關懷。很多版本在解釋古代詞匯或典故時,往往隻是簡單地給齣一個現代詞語的對應,讓人讀完後仍然意猶未盡,總覺得少瞭點“味道”。然而,這本《四書讀本 上》的處理方式明顯更勝一籌。它不僅提供瞭準確的釋義,更會追溯該詞匯在先秦諸子中的流變,甚至會附帶一些相關的曆史背景小故事,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秘的樂趣。我特彆留意瞭它對儒傢核心概念的梳理,比如“仁”和“禮”,作者沒有將其簡單地固化為教條,而是展現瞭其在不同曆史語境下的動態理解,這對於我們今天如何“用”這些古老智慧,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照係和思考維度,避免瞭僵化的教條主義。
评分這本《四書讀本 上》的裝幀設計真叫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很棒,不是那種薄薄的、一翻就容易捲邊的貨色,而是帶著微微的韌性,墨色清晰,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初翻幾頁,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尤其是一些古文的注釋部分,字號大小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我是個對文言文接觸不算特彆深入的讀者,閱讀起來也不會覺得吃力或眼睛酸澀。他們似乎很明白,對於經典閱讀而言,閱讀體驗本身就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我特彆欣賞它在版式上對傳統與現代審美的平衡,既有古籍的沉穩莊重,又不失現代印刷品的易讀性。想來,能夠齣版這樣一套用心之作,背後的編輯團隊想必也是對傳統文化懷有敬畏之心的。這種對閱讀載體的重視,無疑為接下來的深入研讀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體會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實用性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為學生或專業研究者準備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可以陪伴個人成長的案頭書。我發現自己現在時不時就會翻到某一段,不是為瞭學習新知,而是為瞭重新校準一下自己的心境。比如,在麵對工作中的一些復雜人際關係感到睏惑時,重新閱讀《論語》中關於君子之交的部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其他任何當代管理學書籍都無法替代的。這種即時的精神滋養,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功”,而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纔是經典的永恒魅力所在。這本書成功地架起瞭古老的智慧與現代人日常生活的橋梁,讓那些古老的道德律令,重新煥發齣指導生活的強大生命力。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其實對“四書”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錶層、概念性的階段,總覺得那是一座難以攀登的知識高峰。但開始閱讀這本“上”冊後,我的感覺完全變瞭。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純學術著作,而更像是請瞭一位耐心又博學的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你進入文本的世界。無論是對《大學》的開篇義理的闡述,還是對《中庸》中那些看似玄妙概念的拆解,作者都沒有急於拋齣結論,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例子來闡釋。比如,它解釋“慎獨”時,引用的場景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那種自律的深度含義,遠比我過去在其他地方讀到的乾巴巴的定義要深刻得多。這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原本感覺厚重的經典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探索下去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