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眼前的這張照片是這一物種在地球上留下的最後影像,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影像,作為這些生靈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的“物證”,拉近瞭我們與“逝者”的距離。當你摩挲著這些老照片時,會不會産生錯覺,仿佛這些生靈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而事實上,它們已經永遠地消失瞭。
在這本書裏,你將看到動物保護者的一腔赤誠,殺戮者的殘忍與貪婪;更重要的是,你會意識到那些看似閤理、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活動是如何無情地摧毀動物賴以生存的傢園。
在這裏你將成為一個見證者,在阿提特蘭湖畔,在夏威夷海島,在恒河平原,在無數個知名、不知名的動物園和野生自然棲息地……探尋那些逝去的生靈,思考我們所處的生態世界以及未來……
##珍贵的图像记忆
评分##萌生写一本曾被认为灭绝的动物的书。
评分##冲动消费的结果,看起来很美,实则不然。作为同行,阅读此书时的确大开眼界,从封面的工艺,纸张的选取以及内文排版,到选题策划(选题绝对是好选题,对于当下的社会也有不少启发),甚至营销(没错,如果不是看了豆瓣上的帖子,我大概也不会兴冲冲地跑去买这么一本书),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编辑与出版社的用心之处。可是,作为读者,阅读此书体验却难言幸福,甚至有些糟糕。内文中的专色(银色)以及过于复杂的排版(甚至有“炫技”之嫌)给阅读带来了很多障碍,在强光的照射下,银色那部分的文字完全看不清,而过于复杂的排版,以及中英杂糅的随意呈现则无助于读者有效地获取实用信息。书的确做得很美,若是作为装点门面之物,的确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甚至展现了一定的文创属性,可惜书最终还是需要用来读的,就这一功效而言,此书并不算合格。
评分##大型动物只有两三种,主要是鸟类。装帧很精美,但我没get到主题。如果说是珍惜动物保护环境就太简单了,我倒是觉得很多物种其实就是自生自灭的,没能留下一张照片很正常。(毕竟摄影术发明才不到200年)至于连手绘图像和文字也没留下的,恐怕更多吧。当然,还有一个维度:历史上还有很多动物,只留下了一个或多个名字,没有标本、化石......再也无从考证。
评分书是用来看的,所以排版和印刷特别重要,精美和用纸质量不等于好看,本书大量使用反光的那种印刷技术,简直阅读梦魇。另一方面,说到质量,最有价值的是消失动物的名字(也并不多,可以说极少),不涉及动物本身和消失的分析(基本就那几句不错的但毫无意义的废话),作为图像书,正文部分图像质量也不高(有客观原因),附录倒是不错,但是这种编排对阅读再次不友好,难道让读者前后参照翻阅么?
评分##再也看不到袋狼、斑驴这么有意思的动物了。人类有罪。
评分##“命运如同马桶里的水,冲泄而下。”
评分##萌生写一本曾被认为灭绝的动物的书。
评分##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微店购买了这本书的特别封面版,封面用纸触感很像皮,舒服。而内页和印刷工艺可见豆瓣第一条书评。整本书讲的都是灭绝了的鸟类和哺乳类,天灾、人祸,再也看不到的生物们(虽然我可能一生也不会看到什么珍稀动物,但它们在那儿或已经不再那儿,这里的分殊实在太大太绵亘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