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心城市

嚮心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陸銘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言
第一章 向心城市:就业、居住与通勤
1.1 为什么城市和市中心人口密度高?
1.2 大数据看城市
1.3 向心城市
第二章 空间均衡:活力、宜居与和谐
2.1 “向心城市”的表现
2.2 用脚投票:理解发展与平衡的关系
2.3 活力、宜居与和谐:可否兼得?
【壹 活力 】
第三章 城市活力:密度、创新与消费
3.1 创新之城
3.2 消费型城市
3.3 在试衣间里发朋友圈
3.4 受抑制的服务业
3.5 改善“人口的素质结构”?
第四章 城市体系:国家、区域与城市
4.1 城市是个体系
4.2 城市不是孤岛
4.3 齐夫法则与“灯光下的大国大城”
4.4 都市圈:“太阳系”变“八爪鱼”?
第五章 路径依赖:历史、政策与地理
5.1 “城市抢人”,真的有用吗?
5.2 城市体系的路径依赖性
5.3 “远、大”的新城
【贰 宜居 】
第六章 便捷环保:人口、拥堵与污染
6.1 城市人多真的“添堵”吗?
6.2 疏解城市人口的得失
6.3 城市的排污:神奇的 0.85
第七章 蔓延边界:高度、速度与规模
7.1 城市到底能有多大?
7.2 连接与分化:技术会消解城市吗?
7.3 应对人口增长:规划、技术与管理
第八章 何以安居:土地、住房与规划
8.1 “房住不炒”何时到来?
8.2 房市“冰火两重天”
8.3 城市内的区位和房价:为什么宅男宅女亏了?
8.4 郊区突围:面向都市圈的土地规划
【叁 和谐 】
第九章 共同治理:市场、政府与社会
9.1 美好生活:多元价值的最优化
9.3 人民:各类人群的“包容性发展”
第十章 乡愁何处:流动、留守与收缩
10.1 人口流动中的乡愁
10.2 乡村振兴:人出来,钱进去
10.3 农村闲置的宅基地
10.4 农业的“三高”
10.5 城市收缩,规划扩张?
10.6 如何帮助欠发达地区?
后记(一)
后记(二)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中國正在經曆一場經濟和人口的空間大變局!

《大國大城》作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陸銘】

※從實踐齣發——深圳“網榖”、武漢“快反工廠”、貴州侗族村寨……

※用數據說話 ——上班族齣行方嚮、網約車指數、大貨車行程追蹤……

★★★★★從經濟規律看城市,刷新中國城市發展觀,讀懂中國城市的未來★★★★★

----------------------------------------------

《嚮心城市》是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學院陸銘教授麵嚮普通讀者的學術普及讀物,也是陸銘老師前作《大國大城》的姊妹篇。繼《大國大城》嚮公眾說明區域經濟發展“在集聚中走嚮平衡”的規律之後,作者綜閤近幾年的最新學術研究和調研成果,結閤大數據所呈現齣來的情況,說明瞭城市內部的發展規律,即隨著服務業在GDP和就業中所占的比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越來越高;在“規模經濟”的邏輯下,城市發展呈現齣“人從農村集聚到城市,從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從城市的外圍集聚到中心城區”的規律。這本書也同樣引入“空間均衡”的概念,從“活力“宜居”“和諧”這三個城市發展所追求的目標齣發,論述瞭在國傢、地區、城鄉、城區郊區等層次中,應該如何順應“嚮心力”所塑造的普遍規律與趨勢,進行規劃與選擇。

在本書中,作者強調,基於城市治理的很多方麵都存在規模經濟效應,那麼人口密度高,不一定是城市治理問題的根源,反而可能是解決擁堵、汙染等城市問題的齣路。通過展開關於嚮心城市體係的論述,作者試圖扭轉社會公眾對“城市”概念的認知誤區和在城市治理方麵的成見,使城市真正能夠為人民需求而建、而生,真正實現 “創新之城”“生態之城”“人文之城”的三位一體,並進一步釋放城市的經濟活力,為經濟發展創造製度紅利。

----------------------------------------------

人類在空間裏移動—集聚、再移動—再集聚,差不多與生俱來,至今尚未停息。如此宏大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題目,擋也擋不住齣現百傢爭鳴。其中,陸銘的見解一嚮清晰而鮮明。本書是他最新力作,讓我們和同意或不同意其觀點的讀者朋友,一起來品評其生動的敘述、推敲其關鍵論證和支撐性證明。

——周其仁,北京大學博雅講座教授、北大國發院朗潤講座教授

陸銘教授的研究有兩個特點:一是用大量的數據說話;二是刨根問底,尋找底層邏輯。他長年關注城市化問題,觀點獨樹一幟。這本《嚮心城市》,是陸銘教授的最新力作,讀懂這本書,就能讀懂中國城市化的未來方嚮,也能解開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對“身在何處”的睏惑和煩惱。中國崛起,給我們這一代人提供的最大機會就是:到最有活力的城市,盡情地釋放自己積蓄已久的活力。

——何帆,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變量》作者

城市化對現代化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城市化進程中某些似是而非觀念的影響之大之久更是令人睏惑。本書的特色是,在長期觀察、深入研究和大量實證數據支持下,對城市化、區域發展、城鄉關係等領域的諸多理念和政策,提齣瞭看似“反常識”、實則契閤發展邏輯的觀點,值得身處城市化進程的各界人士一讀,尤其是各級經濟活動決策者、城市管理者深讀深思。書中課堂授課式的敘事方式,也會使讀者在輕鬆活潑氛圍中達成認識境界的提升。

——劉世錦,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盡管鄉村浪漫主義蔓延,中國鄉城轉型的革命勢不可擋。陸銘教授繼《大國大城》後,堅持專業主義和公共政策的情懷,解釋瞭城市何以“嚮心",如何解決"離心“,並將觸角伸嚮鄉村的未來。是一本呈現當下與勾勒未來的震撼作品。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用户评价

评分

##均衡不是均匀,其实很多方面未来图景还是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路径,但是囿于地方政府KPI不得不做各种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规划”。预测一波:上海新房供应量会涨,所以上海的房价不可能继续飙升

评分

##相当于一本“讲稿”,城市规划浓度没那么重,劳动力提及得比较多

评分

##继续读。回应gria,你完整看过这本书吗,恐怕也只是草草翻了一下吧?P48,陆铭说“经常有人问我,中国的城市化会见顶吗?答案是,中国城镇化率会向发达国家所达到的80%,甚至90%的水平逐渐靠近”。

评分

##容易读但是并不好消化,涉及的话题非常多。有些固有的观念被修正,例如人口增多与交通拥堵和污染的关系。

评分

##比较专业的关于城市发展变化的一本书。

评分

##容易读但是并不好消化,涉及的话题非常多。有些固有的观念被修正,例如人口增多与交通拥堵和污染的关系。

评分

##真知灼见

评分

##均衡不是均匀,其实很多方面未来图景还是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路径,但是囿于地方政府KPI不得不做各种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规划”。预测一波:上海新房供应量会涨,所以上海的房价不可能继续飙升

评分

##“我们看城市,还需要一点历史感。当代中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但在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和地这两者的市场上,计划经济的思维仍然根深蒂固。 世界在往前,观念却滞后。写书和科普的意义正在于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