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復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傢。1970年12月生,山東荷澤人。現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院長、海南師大兼職教授,海南大學文藝學專業文藝批評方嚮碩士生導師,海南大學人文學部學術委員,《天涯》雜誌兼職副主編,海南省“有突齣貢獻的優秀專傢”,海南省“515人纔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傢協會會員、理事,海南省文聯理論與評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
##文章都很有代表性,很多篇目之前都已经读过了。上辑偏文化和思想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比下辑更有意思。简言之,就是为了挑战和解构80年代形成的文学和审美霸权(亦可称之为“新启蒙主义”意识形态)。但感觉这本不如“延安文艺”和“50-70年代”这两本好,这不是刘复生老师文章的编选问题,而是研究对象价值高下的问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前半部分是概论,后半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前半部分说是研究八十年代,其实所选文章都是从周边进攻的。没有正儿八经来探讨八十年代文学演绎过程的文章,最好的也就是触及了概念的流产。后半部分的作品论在这样的映衬下就显得更加散兵游勇了。文章单篇拿出来都还不错,但是这个“编著”却没有“编”好。但如果不像我一样写毕业论文作参考的话,写关于八十年代文学的一般文章倒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文集。
评分##主要是偏向新左
评分##基本上是对80年代文学的重新历史化,也体现了试图将“八十年代”置于更大的整体性历史语境中予以把握的努力。如何在政治经济学与文本的双重层面及其的互动之中,更加细致地梳理和把握这一时期蕴含的丰富辩证关系?应当持续思考
评分##本书前半部分是概论,后半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前半部分说是研究八十年代,其实所选文章都是从周边进攻的。没有正儿八经来探讨八十年代文学演绎过程的文章,最好的也就是触及了概念的流产。后半部分的作品论在这样的映衬下就显得更加散兵游勇了。文章单篇拿出来都还不错,但是这个“编著”却没有“编”好。但如果不像我一样写毕业论文作参考的话,写关于八十年代文学的一般文章倒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