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書?書和女性生活有何關係?書和人生有何關係?如何看待名傢名作?……
作為讀書傢和書評傢的伍爾夫,她既有眼界和格局,又兼備女性的細膩和敏感。她會把一本書放進文學史,放在某個類型之中,或者把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拿齣來做對比,也會把書放進思想,放置社會之中,甚至構造一個情境來講一本書,既隨性自由、不拘一格,又理性且毫不客氣。所以,不得不說,她的讀書隨筆如同她的人一般,獨樹一幟,獨一無二。
本書主要選自她的8部散文集,即《普通讀者》《普通讀者二集》《飛蛾之死》《瞬間集》《船長臨終時》《花崗岩與彩虹》和《書與畫像》,最後附有她的日記選,力求完整係統地展現伍爾夫的讀書世界。
##伍尔夫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她对于自己思绪的把控力(也许意识流作家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她可以抓住掠过脑海的想法,并毫无滞碍地从一个思绪轻松地流转到另一个思绪,而且可以在思绪中安全地沉潜得更深。我现在已经丧失了安静从容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能力了,也很难抓住转瞬即逝的想法。当然我可以责怪手机责怪现代生活和科技,而完全与之对抗又实在难以做到。我只觉得远离手机远离网络远离线上聊天时的自己是从水底浮起的感觉,无比舒畅自在,然而这种感受不仅不能长久,还会加重下一次回归网络时的厌恶感和窒息感,我从心底痛恨科技带来的这所谓便利,它让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都越来越远,抵达内心的过程变成了一次几乎无法完成的深潜,一味向下会有溺亡的风险,只能不停地浮浮沉沉呛进水去。今年的伍尔夫就读到这里,再看只会嫉妒地发狂。
评分##初读觉得真挚、敏锐又言辞锋利,偶有当头棒喝感,看到日记选篇又逐渐觉得竟是如此可爱一女子,读罢又想到这样美好有趣的人却也落得堕河自杀的结局,心生万般惋惜。
评分##字体比较小,算是伍尔夫随笔节选集?纸质很不错。译者前言属实有些弄巧成拙,不太高明。喜欢文学就去阅读吧!“文学的消逝”看来是古已有之的论调;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求知之心是无限的。文末伍尔夫的日记选很有趣。对哈代的外貌描写那段实在是很精妙
评分读起来很轻松,伍尔夫还是很幽默的女子,完全不像《到灯塔去》里的意识流作者。内含一章「女性写作与小说」的内容,所以买了这本,就不用买伍尔夫《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本书了。
评分##周五在读伍尔夫读书随笔的时候终于获得了一点能量,在枯燥拗口的学术词语中,在不明所以的pre之后,在塞满了论文和评论的思想藤蔓里,伍尔夫的叙述像一道帷幕,把这些枝蔓团团围住,让人暂时忘却了挠人的世界。她像一个好友一样与我在火炉边听着噼里啪啦的柴火声轻快的谈论着,我们要自我申诉我的爱我的恨我在受苦,让一个故事熠熠生辉的,是那团心中不熄灭的火焰,我们应当以强烈而执着的信念为支柱,我们把火把托举着照亮自己的灵魂。
评分##在没读过任何伍尔夫作品的前提下被安利的,是我看过最动人的读书随笔了
评分##《人生的冒险》读了好多遍,“大多数女人既不是妓女也不是交际花,他们在夏天也不会呆坐一个下午,…那么他们会做什么呢?…那个年老的女人差不多八十岁了,…,他一定会露出茫然的神色,说他根本不记得了。因为她每天做的事都一样,做饭,洗杯碟,送孩子上学,最后把孩子养大成人。他所做的一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评分##伍尔夫女士在自杀前不久的日记还是感觉得到她的小俏皮,这大概就是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吧
评分##“从隐晦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难以察觉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