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

透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宏峰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一  巫 鸿   1
序言二  汪悦进   3
导论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   1
一、视觉现代性的提出   1
二、“透”与“明”: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9
上编 透明的世界
第一章 透明的世界图景   27
一、玻璃与灯:透明的观看之道   29
二、双重“图像—世界”   36
三、图像的潜能:世界3的可能   51
四、费正清的教学幻灯片:图像作为“不变的流动体”   66
第二章 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性   75
一、再媒介:照相与石印   76
二、原始画稿:文字、涂改与造型   91
三、摄影视觉的展开   108
第三章 晚清图像的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
——以《点石斋画报》插页画为中心的考察   124

一、图像印刷资本主义   124
二、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点石斋画报》插页画   125
三、视觉性与公共性:“卧游图”系列   141
四、结语 机械复制的极端:画谱/ 画册   154
中编 观看的主体
第四章 作为视觉装置的“看客”   161
一、“看客”作为一种视觉装置   162
二、观看的女性与凝视的辩证法   184
三、看客坐马车:运动的视觉   191
第五章 “摄影机表情”:鲁迅与砍头图像   197
一、幻灯片事件考寻   197
二、技术化观视与看客的凸显   215
三、“麻木”与摄影机表情   224
四、西方看客:砍头图像的生产与传播   237
五、启蒙的辩证,文学的自觉   250
第六章 可见的主体——近代视觉技术与国民性话语   258
一、显微镜:解剖/ 透视国民性   258
二、作为视觉媒介的X 光   265
三、“验性质镜”与透视的国民性   269
第七章 uncanny,或者“故鬼重来”
——近代中国的镜像图像与视错觉   280
一、洋装辫子:镜像视觉图像   281
二、uncanny,或者“故鬼重来”   294
三、视错觉下的双重面相   303
余论   317

下编 透明的艺术
第八章 近代人像:个人性与公共性   323
一、任伯年肖像画的个人性   323
二、画报时人肖像的公共性   344
三、画报人像照片的时间性   361
第九章 虚拟影像:近代电影媒介考古   369
一、徐园影戏实为幻灯   371
二、《点石斋画报》中的“影戏同观”   381
三、幻灯/电影:虚奇美学   388
第十章 影像—媒介:康有为与近代媒介世界观   401
一、康有为的媒介世界观:全球、血球、影戏、以太   401
二、影的考古:脱域与再域   409
三、媒介考古:新与旧的悖论   419
第十一章 透明的文学——风景描写的发生   426
一、“实地的描写”:《老残游记》之风景描写
如何成为一个美学问题?   427
二、言文一致里的风景   431
三、发现“风景”   439
四、科学精神与视觉技术   443
结语  (不)透明:图像—媒介的双重性   453
一、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   453
二、(不)透明:图像—媒介的双重性   457
主要参考文献   464
后记   47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全書內容豐富,邏輯嚴謹,論從史齣;立足於完整而宏大的曆史文獻資料分析,填補瞭國內該領域研究中的空白,在學術研究方麵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啓發性;語言錶述簡潔明快,文筆優美,體現齣作者較高的學術研究水準。

2 . 有幾種寶貴材料是首度被學者使用、首度公開發錶:1.《點石齋畫報》藏於上海曆史博物館的四韆餘張原始畫稿,是該畫報研究的寶貴資料,從來無人使用,曆博剛剛將之數字化,本書將是第一個使用者。2.《點石齋畫報》在常規新聞畫之外還齣版瞭三百餘張插頁畫,也從未進入學界視野,本書也將是首度研究。3. 哈佛燕京圖書館收藏有當年費正清在哈佛大學開設近代中國史課程所使用的大量幻燈片,從來無人關注,本書是首度研究。4. 魯迅“幻燈片事件”相關的砍頭圖像第一次得到全麵搜集與梳理。5. 晚清幻燈放映狀況的大量報刊資料也是第一次得到挖掘整理。

--

本書研究近代中國視覺文化,以視覺性為綫索,從繪畫、畫報、攝影、幻燈、電影等藝術門類,到各類光學玩具/視覺技術,乃至小說與報章文字所記錄的視覺經驗、視覺感知,力圖描畫和分析近代中國所呈現的視覺圖景、圖像—媒介文化與近代中國人所分享的視覺經驗,並將之與晚清的政治氛圍、文化心理,乃至全球跨文化的圖像、媒介與思想的流通聯係在一起,由此勾勒齣近代中國的視界政體,並揭示其與中國人主體性形成的關係。

本書作者但從事視覺文化研究多年,在海內外也有一定影響。寫作過程中,作者查閱上百種中外文獻、資料,走訪國內外大學和相關研究機構,旁徵博引,力圖在對近代中國視覺文化曆史進行廣泛而細緻研究的同時,對中國自身的曆史經驗進行抽象化和理論化,將中國近代視覺文化的發生、演變,理解為現代性世界曆史轉型的內在部分,以期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后一篇《透明的文学》,常读常新。后记中写母亲,写女儿,“在我家里,男性基本是缺席的,女性柔弱而强大,工作创造、支撑家庭、养育后代”,“她(女儿)的未来难以想象,我不知会送她到哪里,不知在她的未来,怎样做中国人”。

评分

##作者对视觉理论的熟稔程度和对近代史料、图像的详密追踪考证分析让人叹服,怒给五星好评哈哈。

评分

##借個樓,對視覺現代性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參加我們的討論https://mp.weixin.qq.com/s/ibKju5qBFXSbGjiRdyBHaQ

评分

##非常好。理论我不懂,只能看具体的案例分析,很精彩!

评分

立足于完整而宏大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中的空白,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启发性。有几种宝贵材料更是首度被学者使用、首度公开发表。

评分

##最后一篇《透明的文学》,常读常新。后记中写母亲,写女儿,“在我家里,男性基本是缺席的,女性柔弱而强大,工作创造、支撑家庭、养育后代”,“她(女儿)的未来难以想象,我不知会送她到哪里,不知在她的未来,怎样做中国人”。

评分

立足于完整而宏大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中的空白,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启发性。有几种宝贵材料更是首度被学者使用、首度公开发表。

评分

##最后一篇《透明的文学》,常读常新。后记中写母亲,写女儿,“在我家里,男性基本是缺席的,女性柔弱而强大,工作创造、支撑家庭、养育后代”,“她(女儿)的未来难以想象,我不知会送她到哪里,不知在她的未来,怎样做中国人”。

评分

##很精彩,其中尤其喜欢论点石斋画报中“观看的公共空间”和论摄影和鲁迅的部分,每部分都可以作一篇完整的阅读札记,在此不多赘述。至于镜像和幻灯两章,所论议题则相对较为平淡。“透明”的观念或许可以对标克拉里的“不透明”,在此著中,作者将目光聚焦于中国社会转型期观看的媒介,这种对“观看”的观看让那些遗留下来的图像不再是徒增蒙蔽的毛玻璃,而成了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对象。不过,作者偶尔太强调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变”,多少忽略了许多视觉现象其实是已有传统的延续,如实景的“卧游图”,晚明商业化的吴门就有较为成熟的类似表达,再如主要强调了《点石斋画报》对西洋艺术、新兴媒介的模仿,但彼时也有不少画家希望模仿本土的经典士大夫艺术,正是在这两种艺术影响的张力之下,才诞生了如此独特的点石斋面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