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學研究入門

西方古典學研究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巍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 言 v
第一章 专业培养 1
一、“剑桥模式” 1
二、“海德堡模式” 10
三、“哈佛模式” 17
四、古典学养 23
第二章 典籍博览 30
一、目录解题 30
二、文学部典籍 35
三、史学部典籍 64
四、哲学部典籍 80
五、演说部典籍 90
六、必读书目 104
第三章 经典研读 127
一、校勘本 127
二、辑佚本 147
三、评注本 160
四、文本细读 173
第四章 研究起步 184
一、学科分支 184
二、研究现状 198
三、工作书目 205
四、示例两则 210
第五章 研究方法 222
一、语文研究法 222
二、历史研究法 240
三、思想研究法 253
附录一 《娄卜古典文库》(迄2021年)分类总目 271
一、文学部 272
二、史学部 293
三、哲学部 303
四、演说部 313
附:犹太基督教部 322
附录二 学术书目举要 326
一、专业培养 327
(一)入门手册 327
(二)综合语言词典:古希腊语 332
(三)综合语言词典:拉丁语 338
(四)专用语言词典 344
二、典籍博览 349
(一)文学简史 349
(二)文学通史:古希腊文学 352
(三)文学通史:古罗马文学 355
三、经典研读 358
(一)校勘本文库 358
(二)对照本文库 363
(三)古典文本数据库 366
(四)辑佚本:早期希腊典籍残篇集成 369
(五)评注本丛书 381
四、研究起步 384
(一)百科全书 384
(二)专科辞书 410
(三)研究指南 416
(四)研究书目 419
(五)学术书评 422
(六)论文选萃 423
五、研究方法 425
(一)古典学术史 425
(二)语文研究 429
(三)历史研究 433
(四)思想研究 434
(五)接受研究 435
参考书目 43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書圍繞古希臘羅馬傳世典籍的解讀和研究,從五個方麵概覽古典學術的整體麵貌,旨在經由古典學術通達古希臘羅馬傳世典籍所承載的古典精神。

第一章介紹三所歐美高校從本科入學到博士畢業的古典學專業培養模式;第二章梳理初習者需要通盤瞭解的傳世典籍並給齣必讀書目;第三章指導初習者使用校勘本、輯佚本及評注本,逐步深入對傳世典籍的文本細讀;第四章引領初習者掌握所選擇的研究方嚮和學術問題的研究現狀,將所涉文獻分門彆類地編製成工作書目;第五章討論古典學研究最常見的三類方法,引導初習者循序漸進地使用語文研究法、曆史研究法和思想研究法。此外,本書還收入兩個附錄,附錄一是按“文學”“史學”“哲學”和“演說”四部分類的“洛布古典叢書”總目,附錄二是與正文各章對應的古典學工具書及參考書舉要。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入门书,比起系列中的其他本,格外强调了教育模式的内容,也算是古典学的区别于希腊罗马史或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吧。附录也都很有用,毕竟让初学者看中文总是比看英文有抓手,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在讲文献情况的部分一会提了亡佚情况,一会不提,容易让初学者以为有的著作是完整的????

评分

##【没看完但忍不住先打个五星(○`ε´○) 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源的介绍详尽非常,附录是极实用的书目,作为入门工具书而言可谓卓越。 虽说定位是入门教材,但著者对古典学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也照人耳目。序言即重开宗明义,以抉一书大旨:排除了古典主义的骄矜、与基督教文明相拮抗的“天命”与作为现代学科的单纯工具性后,方今之时,古典学的意义何在?著者给出的理解是:其意义在于“经由古典学术通达古典精神”,如是,我们才可能在古典精神的视域下实现对现代精神的反观,更好地判摄当今世界。(序言,pp. x-xiii)本书虽对价值问题着笔不多,但也有足够份量。 著者不惮劳苦,爬罗剔抉,作为后学,不能不读之一振且心怀感念。明君子能斟酌于古今之间,而櫽括乎中西之际,是达于通变矣。博雅诸君,诚宜鉴之。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入门书,比起系列中的其他本,格外强调了教育模式的内容,也算是古典学的区别于希腊罗马史或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吧。附录也都很有用,毕竟让初学者看中文总是比看英文有抓手,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在讲文献情况的部分一会提了亡佚情况,一会不提,容易让初学者以为有的著作是完整的????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入门书,比起系列中的其他本,格外强调了教育模式的内容,也算是古典学的区别于希腊罗马史或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吧。附录也都很有用,毕竟让初学者看中文总是比看英文有抓手,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在讲文献情况的部分一会提了亡佚情况,一会不提,容易让初学者以为有的著作是完整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看完但忍不住先打个五星(○`ε´○) 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源的介绍详尽非常,附录是极实用的书目,作为入门工具书而言可谓卓越。 虽说定位是入门教材,但著者对古典学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也照人耳目。序言即重开宗明义,以抉一书大旨:排除了古典主义的骄矜、与基督教文明相拮抗的“天命”与作为现代学科的单纯工具性后,方今之时,古典学的意义何在?著者给出的理解是:其意义在于“经由古典学术通达古典精神”,如是,我们才可能在古典精神的视域下实现对现代精神的反观,更好地判摄当今世界。(序言,pp. x-xiii)本书虽对价值问题着笔不多,但也有足够份量。 著者不惮劳苦,爬罗剔抉,作为后学,不能不读之一振且心怀感念。明君子能斟酌于古今之间,而櫽括乎中西之际,是达于通变矣。博雅诸君,诚宜鉴之。

评分

##【没看完但忍不住先打个五星(○`ε´○) 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源的介绍详尽非常,附录是极实用的书目,作为入门工具书而言可谓卓越。 虽说定位是入门教材,但著者对古典学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也照人耳目。序言即重开宗明义,以抉一书大旨:排除了古典主义的骄矜、与基督教文明相拮抗的“天命”与作为现代学科的单纯工具性后,方今之时,古典学的意义何在?著者给出的理解是:其意义在于“经由古典学术通达古典精神”,如是,我们才可能在古典精神的视域下实现对现代精神的反观,更好地判摄当今世界。(序言,pp. x-xiii)本书虽对价值问题着笔不多,但也有足够份量。 著者不惮劳苦,爬罗剔抉,作为后学,不能不读之一振且心怀感念。明君子能斟酌于古今之间,而櫽括乎中西之际,是达于通变矣。博雅诸君,诚宜鉴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