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邁剋·華萊士之子,兩次美國總統大選主持人剋裏斯·華萊士重磅力作!廣島核爆之前116天裏的驚心動魄的幕後故事!
1945 年 8 月 6 日,美軍在日本廣島上方投下原子彈,造成 11 萬人死亡。3 天後,另一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斷送瞭 4 萬人的性命,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正式終結。這是曆史上人類首次對人類使用核武,後代也爭議不斷:這究竟是正確的軍事決策?還是違反人道的可怕決定?資深記者剋裏斯·華萊士為我們講述瞭廣島核爆之前116天裏激動人心的幕後故事。
2、 場景化、紀實性與曆史感!電影式全場景,還原顆原子彈投放決策過程!
在《1945倒計時》一書中,華萊士帶領讀者深入參與原子彈計劃的多位難以捉摸的標誌性人物的內心世界,其中每個人加入的原因都不同:有傳奇科學傢愛因斯,他後來將發聲支持原子彈一事稱作“我人生中犯過的錯誤”;有原子彈研究領導人奧本海默和秘密潛入研究團隊的蘇聯間諜;有爭強好勝的原子彈投放戰機駕駛員;還有其他許多人。
3、《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華爾街日報》《齣版人周刊》《科剋斯書評》等力薦!美國退役海軍上將,演員喬治·剋魯尼等力薦!
當代美國找不齣比剋裏斯·華萊士更優秀的記者,美國曆史上也找不齣比杜魯門決定投放原子彈一事更富戲劇性的故事。《1945倒計時》節奏緊湊,扣人心弦,哪怕你早已知道結局,還是不忍釋捲。這本書是我一生中讀過的激動人心的一本書。
——威廉·H. 麥剋雷文(William H. McRaven),美國退役海軍上將
##分毫毕现的重现改变世界的116天,核爆发生那一刹那的描写仿若热浪扑面,很难喘过气
评分##保罗蒂贝茨和他的全体团队成员虽然知道他们投掷的将是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但他们没有目击之前绝对不知道这个威力巨大是什么概念,哪怕蒂贝茨自己执行过多次对德轰炸。投弹后投弹手和做决策的人的观点一致,为了不牺牲25w美军伤亡和延长对日作战时间,原子弹是必须的,广岛和长崎就像索多玛城,必须被上帝的雷霆一击毁灭,书中没给提到的是原子弹的投掷其实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减少了被军国主义绑架的日本平民的伤亡。
评分##曼哈顿计划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它不仅仅是摧毁广岛长崎,遏制战争而已。杜鲁门处在一个战争如何“收尾”的阶段,突然地成为总统,在权衡核武器投放的利与弊之间徘徊。来自国内的反对,来自苏联的压力,可以说是从罗斯福手中接下背负历史决定性时刻的锅。无论如何,战争中总是平民的血流得最多,带给一代人难以磨灭的痛苦,我愿世界和平。
评分##分毫毕现的重现改变世界的116天,核爆发生那一刹那的描写仿若热浪扑面,很难喘过气
评分充满了细节,并在潜移默化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应该投弹,但是作为旁观者,第一枚铀弹必须使用,第二枚钚弹,纯粹就是那日本当试验场了
评分##分毫毕现的重现改变世界的116天,核爆发生那一刹那的描写仿若热浪扑面,很难喘过气
评分##简单 轻快 类似小说
评分##日本至今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自己在二战时的恶行。然后日本的文艺作品,都是以自己是受害者的角度创作的。被轰炸,被原子弹炸。好像自己是无辜的,但其实,他们活该被炸。 如今和平时代久了,我们有些战胜国的人民却开始反思起来了,好像投下原子弹是犯了多大错一样,这样的想法,对得起浴血奋战的先辈吗?和平不能靠敌人的施舍。 最后引用飞行员的话:“经常有人问我,我对我们在1945年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悔意。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没有一丝悔意,而且我永远不会为我们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做的事情而道歉。”“之前就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负罪感……我一丁点悔意都没有。”
评分##众议院议长洛佩希为作者提供的主题,描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116天(罗斯福去世)的故事,采用倒计时记录方式,择取杜鲁门、奥本海默、执行任务的509大队以及普通美国人和日本人在这期间的“关键”时刻,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原子弹投向广岛前的诸多故事,虽多线叙述,却是衔接顺畅,视野开阔,易读易记,能够通过阅读对那段历史形成一个完整生动的记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