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書齋不可給人傢看見,因為這是危險的事,怕被看去瞭自己的心思。”本書作者周運所做的便是打開學者書齋的一角,讓我們得以探頭看看內裏的風景。
周運以國傢圖書館所藏近現代學人藏書,和淘書所得西文藏書為依托,為我們閑閑道來書籍流傳的因緣趣事,以及書中批注所透露的治學綫索。這些學者包括嚴復、傅斯年、毛子水、威廉·詹姆斯等。
作者用力最深的當屬“周作人藏書聚散考”。周運從海量的民國報刊報道中,梳理齣戰後周作人入獄以及藏書被充公的過程;通過調查國圖藏書目錄及周作人本人日記整理齣一份“知堂外文藏書知見目錄”,勾稽外文藏書407條,存疑藏書159條。
本書是資料性質的,但又不止於資料,是書話的深化,也可作為學術史的外編。
##最值得佩服的无疑是《知堂藏书聚散考》;与傅斯年相关的几篇文章可适当纠偏王汎森书,P39:不能光看他现存藏书里有什么,还要考虑当时他周围朋友或图书馆有什么书。其它关于近现代中外学人的读书藏书故事不仅是学林掌故,也算学术史、思想史中相当有趣的部分。
评分###读完此书2022# 第五本,唯有真心爱书者方才能写出此书。
评分##读《知堂藏书聚散考》,洋洋大观,佩服著者的功夫。偶有小误,如P209 倒2行 “10月20日”应作“11月20日”;P235 注1 “癸丑”应为“癸未”;P393—394一段文字宜移至6 Poland后面; P480 “海达罗思”应作“海罗达思”;P509 The Humour of Russia 译者应为E. L. Voynich ; P576 《俄国大作家》附录包括三位作家生平,似未单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介绍;P605 1925年版《文字的故事》下著录1923年购书信息,疑误。 P369 注释1提醒我们有必要蒐集整理一部周丰一文集、译文集。
评分##前半段拓展知识面,后半段重头戏。知堂真是何必了。汉奸。
评分##匆匆一过,被讹误之多吓了一跳,知堂一篇四百页,便见三十余错处,有的或可归于手民之误,有些就不是手民可制造得出来的,而是作者的知识硬伤,真应找一位熟知周作人研究的人编辑把关才对。不过瑕不掩瑜,书很可贵,很好的资料汇编,鲁迅研究早就有不止一种以日记书信文章与藏书互相参照的资料书,知堂总算有了第一本。还有一个建议,这本书的知堂被捕及庭审部分材料汇集可以压缩一下篇幅,减少繁冗,因恐怕资深知堂读者才会读得进此书,而这些读者不会没看过周作人研究资料,而现有的研究资料搜罗被捕及庭审文字较多,就不必太重复了。
评分##厚厚一大本,很沉,特别是最后一篇聚散考。不免猜测,是不是“知堂”现已无法单独成书。
评分##〈知堂藏书聚散考〉確實能夠也應該單獨成書,有意思。
评分##非常佩服作者的功力和工夫,但个人对周作人始终提不起兴趣
评分##翻看前一百来页,兴味索然,只道是嗜书老饕搜集名家藏书边角料,到《知堂藏书聚散考》,简直成另一部书!作者在后记中称本书“无裨学问,只增谈助”,又说“尽管没有什么新观点,也还有些新材料”——看是谦辞吧,但这个“也还”就露出那么点得意来了,这“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功夫可真叫人佩服,知堂部分的材料丰富、精彩程度陡升,有些辗转细致到让人连连贴条儿,直呼“好家伙!”书虫书虫,可真是钻到书里去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