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本書,不禁讓人驚嘆原島春雄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同時,也令我懷念起在京都大學求學時代那個年輕而富有卓見、潛心鑽研學術的他。再次為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嘆息。
作者在本書中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深入觀察瞭中國曆史,還時而流露齣某種擔憂。然而遺憾的是,東亞今日的局勢更加紛繁復雜,處處湧動著不容異己的暗流。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雖完成於20世紀末之前,但今天讀來仍絲毫無過時之感。甚至可以說,本書或許能為身處迷霧中的我們尋找解決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提供有價值的思路。謹嚮東亞史研究者以及一般讀者推薦這一佳作。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孫文紀念館名譽館長 狹間直樹
作者親曆中國步入迥然有異的改革開放時代。他不僅從曆史中去探尋中國的結構,更是從現場、從現實中去觀察中國。他在現實中感受曆史,又在故紙堆中感受現實,從中去思考中國與日本的“近代”。
——澳門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 林少陽
本書為日本學者原島春雄教授的遺著,以中國明清曆史與思想為主。書名所謂“近代中國”,不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算起,而是上溯至明清之際,是一個長時段的“近代”,這裏麵蘊含著對以西方曆史為中心的“宋代近世說”的否定,而希望從中國曆史的內在連續性探究明清以來中國社會、思想的變化 。由於作者曾親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社會,所以不僅從曆史中探尋中國的結構,同時也是從現場、從現實中去觀察中國。他的著作,飽含對中國的深厚感情,內容紮實,見解獨到,對我們理解中國明清以來曆史的發展頗有藉鑒意義。
本書主要關心的是傳統中國如何嚮近代轉型,即探索傳統與近代的延續與斷層關係,可以說,這是一部探討中國近代化過程的著作。作者的焦點,尤其集中於國傢體製與普通民眾之間的“中間層”,指齣要徹底切斷官與民的相生相容關係,徹底否定皇帝與奴隸、買辦與軍閥,清除阿Q誕生的土壤,這樣纔能促進中國的近代化。其視角獨特,分析銳利,是一部相當有深度的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