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不居

流動不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鮑裏斯·格羅伊斯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总序
引言:艺术的流变学
1 进入流动
2 在理论的凝视下
3 论艺术行动主义
4 成为革命者:论卡济米尔•马列维奇
5 埃尔•利希茨基与伊利亚•卡巴科夫的装置艺术
6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的工程师
7 论现实主义
8 再探全球观念主义
9 现代性与当代性:机械复制与数字复制
10 谷歌:超越语法的文字
11 论互联网知识分子
12 互联网上的艺术
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 在民主與平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保藏昔日藝術的博物館體製正遭受猛烈抨擊

為什麼有些被博物館賦予特權的東西被我們稱為藝術品,得到我們社會的精心保護和修繕;但另一些東西則被交付給時間的摧枯拉朽之力,沒有人在意它們最終的瓦解和消失?

● 藝術抵擋時間的流動 VS 藝術進入時間的流動

過去,人們通過藝術去擱置行動生活的流動,抽齣時間去沉思圖像。然而,如果我們今天將藝術品推入時間的洪流,使其命運與其他尋常事物沒有任何區彆,我們還能夠談論藝術嗎?

○ 藝術的流變學:頂級藝術理論傢對互聯網時代的藝術的真知灼見

在我們的時代,博物館已不再是一個永久收藏之地,互聯網成為藝術作品(實踐)生産和傳播的主要場所,更多人將藝術作為流動的事物來討論。今天,互聯網上處於流動中的藝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得到更好的記錄和保存。

-內容簡介-

20世紀早期,藝術及藝術體製在民主與平等的新精神之下受到批評。藝術作品是神聖之物,這一觀點遭到公然反對,隨後藝術作品被理解為隻不過是物品。這是對現實主義的一種攻擊,也是對博物館傳統的保護性使命的攻擊。備受贊譽的藝術理論傢鮑裏斯•格羅伊斯認為,這種情況導緻瞭“直接現實主義”的發展:這種藝術不生産物品,而生産不會留存下來的實踐(從行為藝術到關係美學)。但一個多世紀過去瞭,這個方嚮上的每一次進步都迅速帶來瞭保存藝術獨特性的新方法。

在這部重要的著作中,格羅伊斯描繪瞭這種張力産生的悖論,探索瞭無物品媒介(互聯網)時代的藝術。格羅伊斯斷言,如果說機械復製給瞭我們沒有靈暈的物品,那麼數字復製生成的便是沒有物品的靈暈,其所有物質性都轉化成當下之短暫易逝的標誌。

-專傢推薦-

《流動不居》不僅切實記述瞭鮑裏斯•格羅伊斯在寫作這本書時敏銳的思考狀態,還預示瞭讀者將圍繞著我們時代最普遍的一些文化結構——博物館、檔案館、互聯網——展開不可思議的旅程。在闡述藝術的流變學(或流動性)的過程中,本書的每一章都闡明瞭一些當代術語與概念(比如,“行動主義”、“參與”、“審美化”、“感染”、“越界”)的新潛力。《流動不居》提齣瞭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理論方法,為觀念在付諸實踐時保持可變開闢瞭可能性。

凱特•富勒(Kate Fowle),莫斯科車庫藝術博物館前首席策展人、紐約MoMA SP1前館長

大多數關於當代藝術與當代生活之間的交集的文章,往往都會立刻屈服於時髦的現在主義(presentism)的誘惑,或是緩慢卻不可避免地屈服於失落的現代主義的感傷。格羅伊斯的這些文章並非如此。《流動不居》追蹤瞭一個多世紀以來藝術與哲學、政治、大眾媒介、生活方式、博物館和近年來的互聯網之間的復雜對話。書中談到的有些流動是我們熟悉的,但大多數是我們不熟悉的:從俄國1917年前後的先鋒派藝術到其後1924—1953年時期的總體藝術作品,從剋萊門特•格林伯格到榖歌,從馬丁•海德格爾到硃利安•阿桑奇。格羅伊斯以異於常人的挑釁、令人嘆為觀止的聯想跳躍和富有成效的悖論等標誌性傾嚮寫就的這些文章,閱讀起來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樂趣。

特裏•史密斯(Terry Smith),《什麼是當代藝術?》(What Is Contemporary Art?)的作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快快扫完

评分

##这中译本早出半年可以节省我两周时间????

评分

快快扫完

评分

##这中译本早出半年可以节省我两周时间????

评分

##3.5

评分

##makr

评分

快快扫完

评分

快快扫完

评分

##如果说机械复制给了我们没有灵晕的物品,那么数字复制生成的便是没有物品的灵晕,其所有物质性都转化成当下之短暂易逝的标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