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時間軸

生命的時間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尼古拉斯·莫尼(Nicholas P. Money)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荐序 生命的一瞬与亿年 V
前言 XI
这是一张生命的完整时间表,短至不足一秒,长至数十亿年。生命之快与生命之慢,位于时间轴的两端,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第1 章 弹道(短于1秒,10-6~10-1秒) 001
什么是自然界最快的运动?钟形水母的刺丝囊“导弹”,还是真菌弹射孢子,又或者是跳蚤等昆虫杂技演员伸展肌肉中的节肢弹性蛋白,一跃而起?
第2 章 心跳(秒,100秒) 017
潜意识的存在告诉我们,自由意志并不存在。那该如何确定时间的流逝不是幻觉?以秒为单位的心脏节律和诗歌中的抑扬格,都让我们感受到现在的真实。
第3 章 蝙蝠(分钟和小时,102~103秒) 033
不管是欣然接受还是咬牙忍受当下,我们的行为通常以分钟和小时计。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体验?小棕蝠的回声定位是一种人类不具备的技能,另一种技能是活在当下,从来不惧明天末日来临。
第4 章 花(日、周、月,105~106 秒) 049
植物的行为遵循昼夜节律,睡莲花朵开开合合,豆类和酢浆草在黄昏时垂下叶片。细菌、真菌和动物也通过时钟蛋白的相互作用,记录生命中的每一天。几周或几个月是一个重复演练昼夜节律的过程。
第5 章 蝉群(年,107 秒) 065
人类的童年和北美的周期蝉一样长。这种蝉每隔17 年才现身一次,数十亿只同时破土而出。这种近年节律是针对捕食者制定的巧妙生存策略,动物的冬眠同样离不开近年节律。
第6 章 熊(10 年,108 秒) 079
脱水后的水熊可以经受住高温高压和辐射的苛刻考验,几近坚不可摧;毛茸茸的棕熊和黑熊每年休眠几个月。它们位于生物体型范围的两端,以相近的方式适应环境,延长寿命。人类也可以这样做吗?
第7 章 弓头鲸(100 年,109 秒) 093
最长寿的人也没能活过130 年,而弓头鲸的寿命要长得多。胸棘鲷等深海鱼类、格陵兰睡鲨、北极蛤和大蜥蜴都是长寿选手,当然还有陆龟。正如龟兔赛跑中那样,缓慢稳定者会赢得比赛,不过,任何有大脑的动物都无法存活超过300 亿秒。
第8 章 狐尾松(1 000 年,1010 秒) 107
要论长寿,谁能和动辄几千岁的狐尾松相比呢?还有巨型红杉、落羽杉、非洲猴面包树等长寿植物,它们的寿命要比最长寿的动物长10 倍。如果再将无性系纳入考虑范围,巨型颤杨集群会把时间尺度推进到万年以上。
第9 章 龙王鲸(100 万年,1013 秒) 121
早在3 800 万年前的始新世,龙王鲸在温暖的热带水域中游弋,这个河马的远亲演化成现代鲸类的过程在大约800 万年中完成,人类从外表非常相似的猿类演化到现在这个样子也花了这么长时间。在创造生命的过程中,自然选择缓慢却坚定。
第10 章 生命的开始(10 亿年,1016 秒) 135
生命有40 亿年历史,真核细胞出现在20 亿~30 亿年前,在10亿年前所有的生物还都是微生物。细胞一直是不可缩减的生命单位,被改造成细菌和缓慢爬行的变形虫,增殖成狐尾松和鲸的身体。那么,第一个细胞如何诞生,生命为何开始?
致谢 151
参考文献 153
图片权利说明 18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詩意,簡潔,宏大,富有洞見⭐

⭐在時間尺度的轉換中,展現生命的豐盛之美⭐

莫尼寫作此書的目的正是將我們從慣常的現實感和時間感中解放齣來,他用跨越24個數量級的時間尺度幫助我們突破感官極限,用時間去理解生命,用生命去體驗時間。

——汪冰,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書評人

莫尼讓我們用秒來衡量我們的生命,引人注目,令人難忘。

——《堪培拉時報》

我認為這是觀察這個星球上生命的一種非常聰明的方式。用這本書的每一章作為瞭解時間的每一步,讓我對自然世界的運作方式有瞭深刻的瞭解。一本非常易讀的關於生命及其豐富多樣的時間的科學圖書,值得一讀。

——讀書博客Halfman, Halfbook

從中學生到退休的科學傢,都會享受這本書帶來的閱讀體驗。

——《選擇》雜誌

--------------------------------------------------------------------------------

生命很快,也很慢。

這本書跨越24個數量級,用10個章節依次探究不同時間尺度(從一毫秒到十億年)的生命過程,為我們全景式展現瞭在宇宙的時間尺度內設定的生物學視野。

在時間軸的微觀這一端,人類對時間的感知能力有限,有很多非常快的生命現象無法被我們察覺,比如真菌拋射孢子、水母蜇刺時射齣刺絲囊隻需幾微秒。蜂鳥每秒振翅50次,這種頻率處於我們的視覺感知極限處。自然選擇做瞭權衡,讓人類成為現在的樣子,專注於最常見的危險事物所在的時間尺度。所以,動物心跳的數量級是秒,而晝夜節律和近年節律這兩個內置生物鍾分彆以天和年為單位。

在時間軸的另一端,能輕鬆存活幾韆年的狐尾鬆具有抵抗衰老的力量,從河馬遠親到鯨的演化花瞭數百萬年,生命的起源、地質變化是更為緩慢的過程。

不過,就像一條銜尾蛇一樣,生命的時間軸兩端其實連在一起。生命之快是生命之慢的基礎,生命之慢則為生命之快提供瞭必要的解釋,二者不可分割。眩目的生命之快無處不在,細胞內分子的運動通常需要幾毫秒或幾十毫秒,更快的細胞內化學反應和無意識神經衝動在幾微秒之內完成(細胞內能量傳遞過程則屬於量子過程的範疇),因此生命體的每一秒都要受到這些“快”的約束。研究生命之快,可以讓我們明白生命的運行機製;反過來,探索生命之慢,可以讓我們領悟生命演化那緩慢卻堅定的力量。這本書以充滿詩意、富有洞見的語言,展現生命的豐富、力量和美感,吸引每一個對自然和生命感興趣的人。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