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

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伯納德·J. 帕裏斯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第一部分 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诞生
第一章 “永不停歇的自我分析” / 3
第二章 家庭问题 / 7
第三章 卡伦和克莱尔 / 15
第四章 学校与“过渡时期” / 32
第五章 “生命的觉醒”:肖尔奇和罗尔夫 / 43
第六章 罗尔夫和厄恩斯特 / 54
第七章 洛施和奥斯卡 / 62
第二部分 弗洛伊德阶段和女性心理学
第八章 “女性心理学家的使命” / 79
第九章 精神分析和自我分析:1910—1912 / 83
第十章 男性情结:《论女性阉割情结的起源》和《逃离女性特征》 / 95
第十一章 日益重要的母亲角色 / 110
第十二章 异性关系 / 120
第十三章 《对爱情的过高评价》 / 128
第十四章 “我们应该停止纠结什么是女性特征” / 135
第三部分 与弗洛伊德决裂和新范式的发展
第十五章 文化的作用 / 149
第十六章 神经症的结构 / 154
第十七章 文化与神经症 / 166
第十八章 结构还是起源:霍妮的共时范式 / 176
第十九章 新范式和精神分析过程 / 184
第二十章 克莱尔、新范式和精神分析过程 / 192
第四部分 成年霍妮
第二十一章 异性关系 / 211
第二十二章 分裂与领导力危机 / 228
第二十三章 卡伦和她的女儿们 / 244
第二十四章 卡伦·霍妮的多面性 / 261
第二十五章 “伟大的天赋,巨大的缺点” / 267
第五部分 霍妮的成熟理论
第二十六章 真实自我与自我实现 / 279
第二十七章 主要的神经症解决方案 / 289
第二十八章 理想形象与骄傲系统 / 306
第二十九章 霍妮与第三势力心理学 / 326
参考文献 / 341
附录一 霍妮理论的跨学科应用 / 361
附录二 女性对行动的恐惧 / 374
致 谢 / 38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她是社會心理學最早的倡導者之一,敢於刺破錶象,剝離層層禁錮,探索心靈深處的隱秘角落。

她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更是勇敢而偉大的女性主義先驅,她開拓瞭女性心理學發展的版圖,一生都在不斷尋求對內在心理世界的深刻理解。

但在霍妮身上,光輝背後的陰暗卻是不可忽視的——破碎的童年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敏感的性格特質、深度抑鬱癥和強迫癥。然而她卻從未嚮苦難屈服,反而因此挖掘齣自己偉大的天賦,以及對人性更為深刻的理解。

本書由知名霍妮學者伯納德·J.帕裏斯創作,他親自走訪瞭霍妮的子女,拿到瞭霍妮生前的日記、大量信件和未齣版作品,並基於霍妮同時代學者的錄音和錄像文件來刻畫其原貌。在帕裏斯的筆下,我們將迴到霍妮生活的時代,見證她真實的內心,她經曆的衝突與矛盾,以及那些精妙思想的演變曆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评分

先坦白,我只看过卡伦·霍妮一本书(没看完)。最近在《女性史》中读到对她的一笔带过,正好又看到这本作品出版,于是拿来看看,没想到非常受吸引,很顺畅就读进去了。读完觉得,当精神分析学家实在有些悲惨,不但一生无法摆脱过度自我分析,所说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在身前身后被别人拿来仔细研究。不过,卡伦·霍妮实在是个非常立体并因此更让我感到有魅力的人,仅看她的人生经历,我就觉得足够有趣,也很典型,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在父权制社会成长起来的女人,怎样在情欲、爱和野心之间摇摆挣扎,她的很多病灶,在此时此刻,依然于我们身上存在。这本作品不是典型的传记,很多章节都可以算对卡伦·霍妮主要作品的导读,因此缺点也挺明显的,文献综述部分和结合个人经历的部分比较割裂,读起来有断层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