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如果麵對不公不感到憤怒,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追求公正。沒有憤怒,個人就不可能維護自身尊嚴,也不可能在受到傷害後找到真正的平靜。 本書考察瞭在親密關係、日常休閑、工作場所、刑事司法係統和社會變革運動中的憤怒,指齣憤怒的核心觀念既幼稚又有害。本書認為,從寬恕而來的“慷慨”精神,結閤公正的社會福利製度,纔是應對傷害的最佳途徑。本書對“憤怒”和“寬恕”的深刻洞察和博學觀點為解決個人問題和政治事件都提供瞭全新的視角。本書源自她2014年在牛津大學開設的哲學講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