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

兩個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裏法阿·拉費阿·塔赫塔維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部分导言
一、赴欧埃及留学团
背景
学生
二、塔赫塔维的生平
吉祥的开端
第一次背井离乡
哈桑·阿塔尔:一位早期的改革派学者
游子回国
老师、教员、译者、编辑(1835——1849)
第二次背井离乡(1850—1854 )
阿里·穆巴拉克:“教育之父”
改革者塔赫塔维(1854—1873 )
伊玛目在巴黎
三、塔赫塔维在欧洲
四、关于本书
缘起与主题
形式与风格
第二部分 披沙拣金记巴黎
序言/83
前言/88
第一章 在我看来我们去往那个国家的原因,那里是异教与顽冥之地,距离我们极其遥远,物价奇高,开销不菲。
第二章 所需的科学与技术和所求的手艺与工艺
第三章 讨论法兰克地区同其他地区相比所处的地位和法兰西民族相较于其他法兰克人所具有的优势,并说明殿下为何专门把我们派去法国,而不是法兰克地区的其他王国
第四章 留学团的领导者
正记
第一篇
第一章 从开罗出发进入亚历山大港
第二章 ―对这座城市状况的概述,总结自阿拉伯语和法语书籍中我们认为正确的信息
第三章 在与亚历山大港相连的海上的航行
第四章 我们见到的山、国家和岛屿
第二篇
第一章 我们在马赛城停留期间「的经历]/124第二章从马赛出发进入巴黎的旅程/132
第三篇
第一章 巴黎概貌:地理位置、土地特征、天气和周边地区
第二章 巴黎人
第三章 法国的治理
第四章 巴黎人的住宅与相关情况
第五章 巴黎人的食物和饮食习惯
第六章 巴黎人的衣着
第七章 巴黎城里的休闲娱乐场所
第八章 巴黎城维护身体健康的政策
第九章 巴黎对医学的重视
第十章 巴黎城里的慈善
第十一章 在巴黎城里谋利及其方式
第十二章 巴黎人的宗教
第十三章 巴黎人在科学、技术、工艺方面的进展和组织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释
第四篇
第一章 我们一开始接收的阅读、写作等教学安排
第二章 对我们出入的管理
第三章 恩主如何勉励我们勤奋学习
第四章 我与除若马尔先生以外的一些法国大学者的往来书信
第五章 我在巴黎读过的书、考试的方式、若马尔先生写给我的信、学术刊物上对最终考试的介绍。我将按顺序介绍我读过的内容,如有与前文重复处,那也实在是在所难免/257
第六章 在巴黎期间给我安排的考试,特别是我回埃及前的最终考试/263
第五篇
第一章〔背景]介绍,以此理解法国人不再服从他们国王的原因
第二章 发生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革命
第三章 国王在这一期间的行动;他同意和解却错过了时机;他逊位给他的儿子
第四章 [各省使者〕议院作出的决定﹔革命以奥尔良公爵被任命为法兰西人之王而结束
第五章那些在敕令上签字的大臣们的下场;那些敕令致使颁布它们的国王的统治终结,而那些大臣们欲求不可得之物却没有考虑后果,正如诗人所说:虽然众生各有别,皆求世间不可得
第六章 革命后法国人对查理十世的嘲讽以及法国人如何不满足于此
第七章 法兰克人听到第一位国王被赶下台和第二位国王被扶上王位后的反应以及他们对该〔变局]的接受
第六篇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的分类;全体学生皆需学习的科目/297第二章―语言的分类和法语的固定用法
第三章 书写技术
第四章 修辞学,包含形象修辞( al-bayan)、句式修辞( al-ma 'ani)和藻饰修辞( al-badi 'a)三科
第五章 逻辑学
第六章 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十范畴
第七章 在法语中叫做“arithmetique”的算术科学
结语
注释/354
参考文献/514
转写说明/499
索引/554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9世紀以來,歐洲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成果已經蓋過瞭東方世界曾經的輝煌。作為嚮西方開放貿易的東方國傢之一,埃及也迫切地渴望參與其中,並分享果實。於是從19世紀20年代末開始,埃及的統治者穆罕默德·阿裏派齣留學生,前往歐洲學習最新的知識。本書的作者,裏法阿·塔赫塔維便是埃及派齣的第一批留學生之一,留學生們來到瞭當時歐洲的中心——法國,展開瞭為期5年的訪問和學習。在此期間,塔赫塔維以一個阿拉伯知識分子的視角,記錄下瞭他對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觀察,更是將現代性思想融入其中。當傳統的阿拉伯社會,與標榜“理性”和“科學”的歐洲社會,通過一群留學生相遇時,塔赫塔維仿佛身處於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讓他的觀察陷入矛盾的漩渦:如何調和傳統信仰與現代性思想之間的衝突?如何看待歐洲反絕對主義思潮與埃及政治體製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塔赫塔維不斷遇到,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阿拉伯世界接觸啓濛時代歐洲社會的先行者,塔赫塔維不僅將現代化的思想帶迴瞭祖國,也為近代以來,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文化、思想碰撞,提供瞭一份寶貴且鮮活的案例。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评分

一场跨文化、跨信仰,令人惊奇又丰富有趣的观察之旅,视角非常独特,提供了非常迷人的世界史一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