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彭波那齊的《論靈魂不朽》(1516)、瓦拉的《關於自由意誌的對話》(1439)以及費奇諾的《關於心靈的五個問題》(1495)三部分組成,展現瞭這一時期哲學的三種麵相及其背後共通的人文主義新興意識。
其中,彭波那齊繼承瞭亞裏士多德的自然哲學傳統,他將強調個體靈魂的尊嚴與價值的新人文主義引入學術傳統之中,並緻力於支持人性論觀念。
而以獨創性和批判精神著稱的瓦拉,則對亞裏士多德進行瞭全方位的批判和吸收,認為靈魂具有尊貴的性質,人類靈魂相比動物靈魂的高貴之處在於,人類的靈魂是不朽的,也就是說,靈魂在人死之後依然持存。
相比彭波那齊和瓦拉,費奇諾意義上的靈魂學說則是柏拉圖(主義)神學式的“靈魂不朽”,他對靈魂論題的論證首先依賴於對於本體論意義上的形而上學的刻畫。
可以說,三位哲學傢從三種不同的維度對靈魂與自由意誌這一議題進行瞭思考和探討,他們以自己的視域開啓瞭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人文主義思潮,也啓發瞭後世對於相關問題的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